所以排除完之後,泥馬的,還真就李儒能擔大任啊!
身份,學識,能力,除了性子上的一點點小缺陷,簡直完美!
於是,李儒當然就隻能在一堆人的邪笑中趕鴨子上架咯。
招生過程持續時間不短,統計完成之後,總共有六百多人進入學堂。
倒不是說整個領地就隻有這六百多適齡學子,而是當前的第一學堂就隻能容納這麼多學子。
至於剩下的那些適齡學子,可以暫時跟從那些私塾先生學習,有問題的私塾全都清理掉了,剩下的私塾大多都是有些真本事的人,心性也沒問題,完全可以放心。
而在之後,領地裡還會陸續修建第二學堂,第三學堂等等,所以暫時沒辦法入學的適齡學子也完全不必擔心,入學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得到答複的百姓們陸續散去,等待著後續招生。
但是很快又一件事就再次掀起巨大風波——官刊的正式發布。
大量的信息在官刊上登載,許多人傻傻看不明白,同樣有許多人瞬間如獲至寶。
同時,一項新的熱潮也很快興起,看報喝茶,你值得擁有!
尤其是許多老人,乾不動活,許多娛樂又進行不了,於是看報就成了唯一樂趣。
找個閒適的下午,在樹蔭下擺個小桌,找把椅子,躺著
喝茶看報,那滋味彆提有多巴適了。
再甚者,找三倆好友,一起喝茶看報,就其中的一些內容侃大山,趣味自是更加濃鬱。
這些是在休閒方麵的,對於某些有心者,這官刊就是他們獲取必要信息的重要來援。
通過官刊,他們能夠迅速了解領地當前的情況,然後作出相應的選擇。
比如,領地急缺處理政事的人才,那麼許多有著相應才乾,並且足夠自信的人,立即就能去毛遂自薦,能不能通過兩說,至少知道有這個機會可以去嘗試。
就算不能通過,也能得到些啟發,回去消化後如果還有相應的機會,再次嘗試便是了。
又比如領地將會對某些政策進行調整,涉及到一些相關的產業,那麼這些產業的所有者,就可以考慮如何在這個政策中獲利或者存在下去。
另外,上麵刊登的許多名人軼事和趣味故事,老少皆宜,男女皆可,完全可以當做休閒時間中的小小調劑,緩解領地高速發展所積攢的緊張氣氛。
總之官刊發布之後,反響激烈,大受追捧,領地也因此迅速充實了府庫。
每一份官刊的利潤雖薄,但整個領地累加起來,就十分可觀了。
並且相應的,許多眼見的人也從中發現商機,既然官刊這麼受追捧,他們難道就不能搞個類似的東西?
有這個想法的人不少,真正嘗試的人其實也不少,其中做的好的做的壞的都有,賺的虧得也有。
對於這些,領地的態度就是,隻要發布的內容正當,盈利的手段正當,領地就不會多管。
畢竟從一開始,李楓等人的打算就是以官刊為引子,激發領地百姓對應新鮮信息的追捧。
這條引子一點燃,隻要把持住一個度,經過領地的正確引導,潛移默化之中就能變成領地獲取信息的一個巨大來援。
哪怕現在隻是小小撕開一條口子,獲得的收獲就已經非常可觀。
比如一家主打探險的報刊,通過召集人手自主探索,領地獲得了不少周圍之前沒有注意到的信息。
這些信息有些有用,有些沒用,但不管有用沒用,對於領地都是豐厚的收獲。
因為誰都不知道,現在看來沒用的信息,在將來會不會成為一條至關重要的信息。
而領地要做的,就是將這些信息全部收集歸檔,以備不時之需。
從這方麵看,領地顯然才是那個最大的受益者,節省了大量相關的人力不說,還通過官刊充盈了府庫,提高了領地的經濟,更無形中建立起一條隱秘的信息來源,還有各種各樣的好處,屬於是一箭不知道多少雕。
隻要領地牢牢將報刊的主導權掌握在手中,相應的好處就會源源不斷的集聚。
這裡麵的一些東西和算計,即便是諸葛亮和李儒等人,也是在效果不斷呈現出來之後才發現的。
最初的時候,也不過是以為是主公的一時興起,並且確實有一定好處,才按
照李楓說的去完成。
結果發現這其中的收益居然如此之大,頓時對李楓驚為天人。
我們以為主公是站在第九層,結果這特麼是站在第九十九層啊!
這也並不怪他們,時代的局限畢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徹底抹除的,哪怕李楓已經在竭力地去開拓他們的思維,但想要真正提升到一定層次,仍需要不斷努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