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連聲歎道:“孔明運籌帷幄,決勝千裡,深諳火攻、水攻等戰術,老夫遠遠不及也!”
忽然,他發現白虎隊的將領都不在,便問眾人。許褚說:“當時火勢很猛,白眉將軍讓我們先撤出城,白虎隊留下來清剿敵軍,之後就一直沒看見他們了。”
此時,旁邊的徐庶掐指一算,大喊一聲:“完了!”
“怎麼了?”曹操急問。
“我已經感覺不到他們的氣息了,恐怕…”徐庶欲言又止。
“你可以感覺到他們的氣息?”曹操驚訝。
“…對,我天生就有很強的感應力。”徐庶發現說漏嘴了,趕緊補漏。
“你是說,他們已經…死了?”曹操皺起了眉頭。
“恐怕是的。”徐庶神色凝重,“並非葬身火海,而是被敵人所殺。”
眾人大驚。曹操有點不信:“這怎麼可能?他們可是白虎隊的將軍呀!”
“有那麼厲害的人嗎?張飛?關羽?還是趙雲?”許褚質疑。
徐庶搖頭:“不,高手另有其人,或許比其他幾名武將更厲害。”
“劉備還有比張飛他們更厲害的武將?我怎麼聞所未聞?”曹操深表懷疑。
“難道是他?”許褚想到了誌鳴,“我在新野城外遇到一名年輕武者,他持有一把異常鋒利的劍,能瞬間把人劈成兩半。此人年紀雖輕,但武功了得,不像是一般士兵。我與他廝殺了一陣,卻一直無法勝之。後來趙雲放箭傷了我左臂,我看形勢不利,便暫避其鋒,逃走了。”
“許將軍遇到的高手,應該就是我剛才所說之人。畢竟我以前也在劉備身邊呆過,知道那邊的情況。”徐庶說。
“劉備軍中真有此等人物?”曹操還是不信。
“確有此事,此人應該是不久前才加入劉備軍陣營的。”徐庶的語氣不容置疑,“而且,由於他的出現,白虎隊本次損失了不少人馬,包括鬼影虎等幾名將軍;就連他們的娘娘也不幸遇難。”
眾人著實吃了一驚。曹操略顯憂鬱,畢竟雪蟬曾經是他疼愛的人。
徐庶來回踱著步子,說:“劉備軍內部臥虎藏龍,有一股神秘的新生力量正在阻止我們邁向成功之路。”
“神秘的新生力量?難道先生說的那個人,是上天安排去幫助劉備的?難不成他比孔明更難對付?”曹操此刻對徐庶的話半信半疑。
“目前無法斷言。丞相,卑職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可行否?”徐庶請示。
“先生請講。”
“請讓我去一趟樊城,招降劉備。雖說成功率不大,但以我和他的交情,值得一試;若他不降,再出兵也不遲。”
“嗯,也好。”曹操點頭,“其實,老夫剛才也有招降之意。老夫之前是希望先除掉孔明,但看來對方已有所防備,對其加強了保護;如今看來,此舉已行不通,唯有先勞煩徐參軍走一趟,探探劉備的口風再說了。”
“願為丞相效勞。另外,卑職建議先把白虎隊的剩餘人馬儘可能安排回許昌,以防朝廷兵變,畢竟獻帝還是時刻盯著任何一次重掌大權的機會。追擊劉備之事,我心中有數。”徐庶不想讓白虎隊損耗更多的人馬,故作此辭。
曹操想了想,同意安排白虎隊剩餘的大部分人馬先回許昌,隻留下五百人,繼續參與本次追殺行動。
徐庶退了出去,其招降的真正目的,一是刺殺劉備、孔明,二是確認神秘高手的身份。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如果誌鳴真的回到了劉備身邊,他會否已將徐庶的死訊告訴劉備?如果劉備知道此事的話,那他該用什麼措辭,才能順利進入縣衙,並讓劉備相信徐庶沒死?根據之前月弓虎的描述竊聽誌鳴與雪蟬在地牢的對話),誌鳴獨闖白虎寨之事,是沒有經過劉備批準的,屬於擅自行動,從軍紀嚴明的角度來講,誌鳴勢必不敢將上山寨之事告訴劉備,否則有可能遭受軍令刑罰;另外,誌鳴是以護送徐庶的名義上京,現徐庶死了,他也要負軍事責任。因此他斷定,誌鳴從自己的立場出發,絕對不可能告訴劉備徐庶的死;所以,行刺計劃還是具有可行性的。
夏侯惇提出疑慮:“丞相就這樣放心讓他去?說到底,他曾經是劉備的人。”
曹操笑道:“徐庶已經回心轉意,現在一心效忠老夫,不會一去不返的。觀人眼神,知人內心。”
夏侯淵問:“萬一到時劉備不讓他走,怎麼辦?”
曹操不假思索地說:“進攻樊城,直取劉備!”
“丞相,若招降失敗,我們應否先派出探子,去對方陣地探明虛實後再出擊?徐參軍不是說了,有一股神秘的新生力量正在幫助劉備軍嗎?而且,連許褚將軍都打不倒的人,不是更應該萬分提防嗎?”張遼擔心。
“話雖如此,可仗還是要打。專業探子就不必派了,就由徐參軍在招降過程中兼任一下吧。他所說之人,也隻不過是一介武夫,就像關羽、張飛一樣,哪怕再多幾個,也成不了大氣候;真正要提防的人還是孔明。我曹操曆經無數戰鬥,一路披荊斬棘,從不畏懼;凡阻擋我霸業者,無論是誰,我必殺之!”曹操的話擲地有聲,其雄霸天下之心再次展現,令眾將無不生畏。
次日,徐庶獨身一人渡船來到樊城,到縣衙求見劉備。衙役入內通報。
劉備得知徐庶來了,喜出望外地說:“快快有請!”
衙役正欲往回走,被誌鳴叫住:“且慢!他說他叫徐庶?”
衙役點頭。誌鳴說:“把他的大概樣貌告訴我。”
衙役將求見者的外貌描述了一番,和真徐庶完全一致。劉備等人疑惑地看著誌鳴,不知他在搞什麼名堂。
誌鳴解釋道:“我是怕有人冒充徐庶來行刺主公。”
“不可能吧?”張飛不信,“我們這裡的人都見過徐先生,誰敢這麼大膽?肯定是曹操派他來做說客,誠如孔明所言。”
“不帶任何隨從前來,說不定是回來投靠大哥的。”關羽分析。
“不可能,他絕不會置母親於曹操手中不顧的,況且曹操也不可能輕易放他走,此事必有詐。外麵的人絕對不是徐庶,請大家相信我!”誌鳴清楚地記得徐庶在白虎寨自儘的一幕,這是鐵的事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