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州大營之中的辛弘高與返回的薑鴻與李虎有著同樣的想法。
趙國的皇帝向來是能議和就絕對不打架,為什麼軍師還要讓他們進行這樣的一個套路呢?
對麵要是真的議和了,那他們蜀州豈不是就什麼都撈不到了嗎?
浪費了這麼多的震天雷,集結了這麼多的兵力,莫不是過來給對麵放煙花玩了?
不過本著軍師這樣做肯定是有他的深意的原則,辛弘高還是沒有專門寫信過去問一問。
反正他們現在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充當隨軍參謀的薑鴻除了剛才做了個議和使者之外,根本沒有其他的用處。
一天到晚淨參謀些沒有用的。
而邊城之中的李虎也沒有過多言語,隻是將議和的事情寫了下來。
雖然李虎表麵上說著不會受他們的威脅,其實從心的很,不該說的東西絕對不亂說。
這要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蜀州的手段他還是知道的。
雖然蜀州沒有辦法將一個心不甘情不願的人帶走,但是絕對有能力將心甘情願離開的人帶去蜀州。
他家娘子正是那個心甘情願的人。
這一刻李虎更怨恨自己副將了,你說沒事給自己找個花魁跳舞乾什麼?
哎呀呀,看看這事情鬨得。
被人抓住把柄了吧?
不過幸好,無論他說與不說,就憑借陛下那脾氣秉性,結果是不會有什麼不同的。
兩名內侍也是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在了戰報之上而後讓傳信之人將之送往京城請求陛下定奪。
消息很快便是通過奏疏傳到了京城之中。
趙皇下了早朝之後便是來到了禦書房之中批閱奏疏。
若是一般情況的話趙皇肯定是將這些奏疏儘數交給左右二相來做了,自己也圖個清靜。
不過自從趙國經曆了這麼多事情之後趙皇也隨之成長了不少。
倒不是說他腦子裡的知識儲備增加了,隻不過他想要試一試一個一國之君究竟該做怎麼樣的事情了。
當然了,想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
雖然趙皇現在勤勤懇懇的批奏疏但是並沒有讓朝廷上的大小官員感到多麼欣喜,反而是憂心忡忡。
陛下現在雖然隻要關心政務了,但是在他們看來還不如不關心的好。
因為陛下雖然有批奏疏的心,但是並沒有批奏疏的能力。
彆看他勤快,但是事情是越辦越糟,讓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哭笑不得。
批出來的奏疏根本沒有用,到最後還是要讓文武百官想法子補救。
而且補救也不能盲目補救,因為陛下看到下麵沒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做的話會不高興。
可是將文武百官為難壞了,他們補救的話必須保證大體上的做法是跟陛下奏疏上的意見是相符合的。
要讓陛下看到他自己這麼辛苦是有用的,努力是沒有白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