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看上去還是挺享受早餐氛圍的。
珍把東西放下就退了回去,而說過謝謝後,哈克並沒有急著吃東西,轉而微微皺眉望著窗外。
早餐店的結構有些狹長,這裡是倒數第二排靠窗的位置。
很容易能看出來,哈克選擇這地方的時候甚至沒有思考的過程。
一樣的菜單,一樣的位置,無需多言,對男性熟客來說,確實是一種常見的偏好。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選擇是被隨意處理了。
雖然窗戶很大,但最後一排明顯還是有些閉塞了。
即使窗簾全部收起,打量外麵依舊費力。
而如果太靠近早餐店的門口方向,則因為外麵一幢四層樓高的水泥建築,早晨的陽光完全被擋住。
唯有目前這個位置,可以同時避免這兩個問題。
且並沒有位於碩大窗戶的中央,不會有被過往行人盯著的不適感。
感受著前輩的智慧,付前也是鎖定了前輩看的東西。
這地方的規劃還是比較亂的,前麵提到的水泥建築明顯是廠房一類的東西,可以看到旁邊聳立的煙囪。
而就跟它一條小路之隔,是一片稍矮一點的建築。
更加精致典雅的外牆,樣式稍有區彆的各色陽台,無不說明屬於居住所在。
而隻要對比一下兩者,似乎就很容易理解,早餐店的生意為什麼差了。
工廠的煙囪沒有在排出任何煙塵,而已經早過八點,居住區則還有很多窗簾沒有拉開。
包括拉開的很大一部分,從這個距離不難看到,房間內部幾乎跟自己住的地方一樣空蕩。
甚至典雅外牆的下緣,都不止一處紅綠塗料的塗鴉,哈克老爺子的目光就落在那上麵。
這地方在死去,跟他一樣,曾經的居住者離開了相當一部分。
當然並不是說哈克喜歡這種衰敗之象,在付前看來,老爺子享受的應該是已經發生過千百次的早餐過程。
吃同樣的東西,坐同樣的位置,看同樣的景象,以至於既在生活,又可以最大化把自我從中剝離。
至於為什麼這麼覺得——老爺子皺眉可不是因為看到塗鴉。
某個服務生翹班這種事情,似乎引起了他的警惕。
然而即使這樣,他還是沒有把珍喊住詢問更多,隱隱不想破壞這個早餐過程。
共情同時,身處倒計時競速的付前甚至也沒有催促,一起感受著這平凡的一幕。
“他們沒有來過這裡。”
不過哈克先生的精神享受沒有持續太久,很快他就收回目光,並突兀地給出了一個結論。
“哦?為什麼這麼說?”
付前從善如流,注意力也是轉回早餐上。
……
“他們”,指的無疑是那對失蹤的青年男女了,或者應該叫少男少女。
十四歲,於老師這個年紀的時候甚至還沒斷奶呢。
“這地方已經很少有陌生麵孔了,如果有,瑪姬會主動告訴我。”
麵對新人的質疑,哈克十分自然地回答。
而他口中的瑪姬,能想到正是櫃台後的女店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