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
眼前的奇妙景象,讓付前很自然地想到了一個經典概念。
雖然這份奇妙,遠不是普通的意誌可以隨便欣賞。
這是一種毫無疑問的神話形態,對於位階低一點的來說,跟直視神祇不會有區彆。
就說自然與數學裡,蘊含著神明的密碼嘛。
雖然如此偉力下,依舊不耽擱付前堅持前麵的比喻,甚至納入理論體係。
不得不說,這種形態轉變還是很有反差感的。
就像花花世界被解離成二進製,前麵那眾多扭曲的身軀,極具衝擊感的造型,抽象的攻擊方式,似乎都在剛才的“凍結”裡,轉化成了簡單的紅白兩色,並以這種類似數學之美來呈現。
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中的混亂與扭曲不再。
眼前這顆布滿紅白流紋的圓球,乍一看尺寸似乎並不比第一顆血星星更大。
但隻要稍加仔細審視,就能發現這個結論極沒有依據。
想要確認目標大小,距離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
然而審視流紋星星的時候,你會發現完全無法量化這個概念,即使是以棄獄之王的視角。
既像眼前之卵,又似深空之巨星。
這種微妙的混亂和難以描述,似乎是祂的本質屬性。
或許表現形式不同,但本身扭曲程度,並不比那堆積成山的人類身軀稍差。
沒錯,祂依舊是祂。
首先眼前的球就是此行的目標“戒天使”,其次付前可以相當程度確認,這並非一個被取走精華的空殼。
那麼問題來了,祂沒有變成空殼,魔女手裡的書又是怎麼回事?
後者可是明明說已經可以了。
“試了一下,效果還是很理想的,這個並不是祂,而是祂的束縛。”
見付前望過來,魔女托起手裡的書,解釋一句。
……
所以真做成傀儡了?
戒天使的核心本質是自我束縛,這個魔女前麵早就提過。
而不是“祂”是“祂的束縛”,聽魔女的意思,似乎是肉身仍在,拿到了核心代碼的樣子。
以至於很容易讓人想起,最初發現戒天使的動靜後,對於後續如何處理的討論。
事實證明教宗果然是虛心納諫,竟是並沒有忘了自己當時出的主意。
而如此一來,她手裡東西儼然已經不隻是用天使之皮製成那麼簡單。
“戒約書嗎?這裡麵難不成還寫了內容?”
付前一時好奇。
“倒也不是,祂的束縛現在是組成基礎,相比寫下的內容,是更深層次的東西。”
一邊解釋,魔女一邊直接翻開,放到付前麵前。
還真是更深層次的東西。
實話實說,比一般各種構想中的禁忌書籍要樸實得多。
除了過分油潤綿軟的觀感,透著難掩的邪氣外,並沒有打開後哀嚎遍野,甚至冒出個惡靈之類的操作。
很清晰,跟封皮上一樣的紅白流紋,密密麻麻也布滿在書頁上。
但即使是這樣,付前對於魔女的說法也是一下理解——
紋理和空白並不矛盾。
一頁頁,一片片,紅白勾勒,難以解讀的同時,卻也留下了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