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這個可就太有趣了。
魔女最後補充的一句,無疑很有點兒童話故事句式。
然而不管是講述的她,還是作為聽眾的付前,都完全沒有等閒視之。
“彼岸?”
嘖嘖讚歎間,付前直接確認著重點。
“彼岸,非常明確的說法。”
而魔女語氣肯定。
兩名正經上位者,儼然就故事裡的用詞問題,展開了認真的探討。
“聽上去雖然侵蝕是早就發生,但我們到底還是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一點兒變化啊。”
輕歎一聲,付前感慨著世事之玄妙,完全理解了魔女剛才的反應。
“你也覺得跟我們之前待過的那個彼岸有關係?”
微微點頭,魔女知道騎士跟自己想法一致。
“有,而且怎麼產生的關係,我想我也隱隱有點兒思路了。”
熔爐,安樂天使,彼岸,付前回憶著某個跟自己多有牽扯的所在,聖杯教派的隕落之殤。
“還記得最後我問過你的問題?如果彼岸裡的人走出去會怎麼樣?”
……
作為一本兒童讀物來說,彼岸這個詞,多少有些畫風不一致了。
以至於付前第一時間就捕捉到這份異樣,進而聯係到了自身不久前的經曆。
此次能夠順利造訪畫中世界,核心自然是魔女的幫助。
在自己失去靈感無法鎖定的情況下,直接親自趕往邀請。
鑒於天塹難越,魔女趕往的方式,則是讓自己通過那根骨鏈,獻祭掉疑似上位者血肉以提供錨點。
而最終事實證明,自己選擇的某個名為“熔爐”的所在,真的疑似神明遺蛻,成功擔此重任。
而後就是成功降臨的魔女應自己要求,幫助具現出了留在畫中世界這邊的血,讓自己無需靈感就能鎖定目標,並最終跨越而來。
而作為消耗品的熔爐,趙然兄親口認證的“彼岸”,也是徹底湮滅。
過程很清晰,聽上去也沒什麼問題。
但現在看來,自己當時就好奇過的一點,似乎得到了證實。
那就是魔女之所以能以較為不錯的狀態降臨,很可能有“彼岸”自身特殊性質的原因。
當時魔女也提到過,她感受不到彼岸之外的任何東西。
而看上去這份特殊性,甚至不僅僅是當時表現出來的那些,後麵還有延續。
自己當時跟魔女確認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熔爐內部,已經被打上“彼岸”標記的那些人,如果離開了會怎麼樣?
魔女的回答是,鑒於彼岸的這份特性純粹且極端,那種情況很可能導致它直接崩潰。
因為被打上印記者,很可能即使出去,還是會保留一定自身信息被抹殺的性質,以至於影響彼岸內外的定義,進而形成悖論,也就是內外不分。
本身就是死物的它,經不起這樣的衝擊。
而這樣的場景,跟魔女剛才複述的那一句,卻似乎又有異曲同工之妙——說客明明回到家鄉,卻依舊身處彼岸。
甚至“離開彼岸回到家鄉”這樣的用詞,讓人都有點兒懷疑,噩夢回廊跟彼岸間有沒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