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閉門造車不可取,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裡路。
一朝實地體會下,內容一下變得容易理解得多。
雖然理論上門後的場景,其實是有點兒抽象的——台階居然是向上的。
就像前麵說的,這扇門最大的就是象征意義。
在自己選擇推開後,各種元素的結合,已經不太需要遵循無趣的規則,意在形先。
既然如此,不妨就好好體會一下書裡想要表達的主旨。
沒有介意那不良的味道,付前直接邁步走進了抽泣聲中。
“嗬……哈哈……”
而毫無征兆的,那一瞬間抽泣化為了神經質的笑聲。
……
所以這究竟是應激呢,還是純粹的巧合?
突然的變化下,付前腳步依舊不停。
而一邊端詳著四周,他甚至不忘好奇這份轉變的原因。
一方麵兩種聲音的切換實在是毫無征兆,另一方麵此刻的笑聲同樣充滿感染力,讓人仿佛有撕碎整個世界的衝動。
沒錯,雖然在笑,但情緒不穩定程度不減反增,幾乎已經到了黑暗襲心,墮落成魔階段。
但依舊是同一個人,同一個年輕女性。
可惜啊,書不僅意識流,甚至明顯缺了很大一部分。
以至於自己不僅沒有翻到名字,甚至也沒有翻到此刻這種特彆的精神狀態。
然後直到此刻,也沒人出來迎接,幫忙做個介紹解讀之類。
……
涅斐麗閣下如此賣力的邀約後,竟是又如此的懈怠,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不過沒關係,閱讀這種事情本來也是很主觀的。
考慮到每個人的立場和經曆,很容易有不同的解讀。
更不用說涅斐麗閣下,其實已經給過自己讀書筆記了。
猶記得當時送自己這顆眼眸的時候,就對它的來曆做過介紹——某尊貴之人受刑後的遺留。
悔恨與痛苦下,王妃執拗地想要目睹自身被肢解的過程,最終形成了這對怨念十足的眼眸。
而除了發出聲音的確實是個年輕女性外,這地方看著竟也是越來越格調奢華的樣子。
早已經走完上行的台階,按照正常的距離和方位感判斷,付前表示自己這會兒應該站在比二樓臥室更高的空氣裡。
然而眼前建築不僅巍峨高大,甚至頗具複古樣式。
外加難掩華麗的裝飾,可以說跟“刑妃”的稱呼越來越對得上了。
所以不僅是溝通工具,甚至還自帶成像功能?
在呼叫自己未獲得接聽的情況下,涅斐麗閣下激發了其中殘留的古老怨念?
聽上去倒是很通順,但凡事總要有個目的。
涅斐麗閣下應該不至於因為自己不接聽,就直接做這種幼稚的打擊報複——或者說不幼稚的打擊報複還在後麵?
那一刻付前停下腳步,抬頭仰望。
拱形穹頂上,除了金光閃閃的紋飾,甚至還繪有畫作。
而創作者的手藝是如此高超,在充分考慮了角度及光暗變化的情況下,畫中造物過分傳神,以至於軀體上密密麻麻的眼球,仿佛在真的盯著這邊看。
毫無疑問,雖然技藝高超,但題材多少有些獵奇了。
那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天使聖堂之類,一眼望去卻是更動人心弦。
作為背景和煦綻放的,並不是璀璨的聖光,而是一種血一樣的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