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丙文歎息一聲,看著已經停止哭泣的譚真真,不知該如何安慰。
譚真真滿臉淚痕,卻不見哀傷,展顏一笑:
“謝謝崔大哥了,今天沒有白費功夫,頗有收獲。”
在崔丙文詫異的目光下,譚真真開心說道:
“起碼鳴大哥沒有給我一巴掌,也沒有對我冷嘲熱諷,惡語相向,說明他並沒有那麼恨我了,慢慢來,我相信水滴石穿,終有一日,我會將鳴大哥奪回來的。”
崔丙文卻覺得譚真真有些過於樂觀了,百裡鳴雖未表現出怒意,反而很平靜,但就是這份平靜才讓人絕望,因為這意味著他對譚真真已經是視為路人,不再關注,不再理會,永無交集。
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幾乎是每個人的通病,當你擁有的時候覺得理所應當,而不加以珍惜,等到失去了,才感到惋惜。
後悔當初所有的不應該,甚至總是抱有著幻想,幻想著錯過的人還能回來,但幻想終歸是幻想,回到現實中,還是失去了。
可惜,譚真真依舊抱著幻想,她仍舊覺得人是重利的,自己隻要付出肉體、付出尊嚴、付出臉麵,以此來交換一個原諒是沒問題的。
而隻要有了原諒,就可以換來更多,哪怕百裡鳴不再像以前那麼愛自己,但隻要他能接受自己,將自己娶過門,那自己的目的就達到了。
但往往現實很刻骨,它總能讓人明白一些道理,總能用最殘忍的方式來豐富人的成長經曆,有些人,有些事,錯過了就真的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的不僅僅是曾經擁有的美好,還有兩個人之間的心有靈犀。
其實在錯過的那一瞬間,無形之中便有了一層屏障,如此一來,原本一個世界的人便已成了兩個世界中的人。
就好像隔江相望的兩個人,雖同飲一江水,卻已是兩個互不相乾的陌生人。
有些人,有些事,錯過了就真的再也回不去了,哪怕再挽回也回不到當初的模樣。
譚真真滿心歡喜的離開了,內心充滿了期待與幻想,心中更是盤算著如何執行第二個計劃。
崔丙文看著少女離去的身影,心中鄙夷,但麵帶微笑。自己要與人為善,去攀附高人,也要不得罪小人,萬一譚真真成功了呢?
……
夕陽終於沉入了遠山,夜幕降臨,明月剛剛升起,月華淡淡如水。
袁朝夕獨自坐在小院中,靜靜地發呆。月光靜靜地傾瀉而下,把小院裡的一切都塗抹上了一層銀白色。
這方小院並不是從小住到大的袁府,而是開陽宮給袁朝夕臨時安排的一處居所。現在的袁府已經不存在了,建築依舊在,卻已人去樓空,門匾被摘走,暫時還沒有新人入住。
這處小院,一間正房,兩個廂房,庭院不大,不過十米見方。灰瓦青磚搭配,紅綠相間的油漆彩繪儘顯古韻。
院子角落裡栽著十數棵青竹,為庭院空間營造出一種清雅澹泊、風骨傲然的意境。
庭院中,有一處小型的假山布景。精致的石塊與池塘中的水波相互交融,使靜謐的空間變得靈動起來。
就在這時,有人扣響了門環,聲音不大但在寂靜的小院裡卻顯得格外明顯。
袁朝夕心中一喜:“難道是百裡鳴過來了?可是還沒到約定的時間呢。”
帶著疑惑和激動的心情她打開了院門,出乎意料的是門外竟然站著一個少女,一個她意想不到的人,正是譚真真。
譚真真莞爾一笑,帶著歉意的說道:
“袁道友,打擾了,我有點事想跟你商量,耽誤你一炷香的時間如何?”
袁朝夕看清門外來人之後,心中不禁有些失望,隨後她看向一臉懇求的譚真真,微微頜首,而是轉身返回院內。
譚真真款步邁入門內,將院門關閉後,快走幾步隨著袁朝夕來到庭院中心。
袁朝夕沒有繼續向前,而是望向譚真真,語氣平淡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