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縣滑石礦產業發展座談會第二次會議在縣長專用會議室召開。
徐勝濤代表大山鎮彙報了大山鎮滑石礦產業三年發展規劃,
他提出,今後三年,大山鎮滑石礦產業發展目標是:進一步提高礦石產能,逐步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發展,高效利用技術更加成熟,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初步形成“高產、高效、集約、安全”的行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總體目標是實現滑石礦山規範、有序開采,年產量在5萬噸以上的,安全生產和環保達標後繼續生產,並引導其擴大產能;對年產量小於5萬噸的礦山,達到采礦權限後,引進大型企業並購本鎮的滑石礦,最終全部改造為現代化的礦井。此外,依托滑石礦資源,引進一批精細滑石粉生產加工企業,全麵消化大山鎮滑石礦石,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三年內,將大山鎮打造成全省產業鏈最齊全、生產規模最大的滑石粉產業基地,全行業直接銷售收入達到10億元。
大山鎮的產業規劃,既符合了王亮的發展思路,又在安全生產和環保問題上下了筆墨,與會部門沒有異議。
王亮僅僅補充道:大山鎮要有全縣一盤棋思想,引進的滑石深加工企業,隻要在通海縣內即可,沒必要全部落在大山鎮。
隨後,財政局、稅務局、礦業辦聯合形成的礦產資源征收辦法改革方案也獲得通過,三部門一致同意,采用林辰提出的電費模型計稅方式,用一個月的評價期進行評價,隨後在全縣推廣。王亮原則上同意這三個部門提出的按電價征稅方案,要求抓緊選擇合適的滑石礦企業進行試運行。
王亮最後進行了總結講話:“同誌們!這次全縣滑石礦井產業會議開的很好,很成功。各部門和大山鎮集思廣益,提出了很多好辦法,好舉措,很有實踐意義。下步關鍵是如何抓好政策落地。”
“大山鎮出台的產業三年規劃,非常好,從中看出大山鎮時不我待,隻爭朝夕的奮鬥精神。希望大山鎮圍著三年規劃,製定具體實施辦法,按節點完成任務目標,儘快在東部突破上做出文章。”
“財政、稅務和礦管聯合提出的新型征稅方案,可以說是開了一個創新。我們創新征稅方案,並不是與民營企業家爭利,大家一定要糾正這種錯誤想法。這是拓寬財政增收渠道的需要,是完善稅收體製做到應收儘收的需要,也是淘汰小舊難礦,實現礦山產業化現代化的需要。下步工作,各牽頭部門要進一步細化,拿出工作配檔表......”
就在這時,林辰的電話不停地振動起來,他掏出電話,看到是宣傳委員由萱萱打來的。林辰掛掉電話,回了一個短信:開會中。
一會兒功夫,由萱萱回道:秦書記讓徐鎮長會後速回。省城報業記者李莉寫了篇稿子,近日即將發表,是針對孫青海礦井的事情。
林辰起身,把手機放在徐勝濤麵前桌子上。
徐勝濤看了幾眼,不動聲色地繼續記錄王亮的指示。
王亮講完話後,宣傳散會。王亮走出會議室後,徐勝濤這才起身,對林辰說:“走,回鎮上。”
上了車,徐勝濤對小曲說:“快點趕回鎮上。”
小曲應了一聲,發動車出了縣委大院,便風馳電掣般往回趕。
徐勝濤在閉目養神,林辰有些擔心,叫了一聲:“徐鎮長——”
“沒事,天塌不下來,以前遇到類似的事太多了。”徐勝濤鎮定地說。
徐勝濤的底氣在於,他擔任縣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以來,參與過多起處置輿情事件,處理方式都非常簡單,由縣委宣傳部找到發稿媒體,經過溝通後達到雙方滿意的結果,稿子胎死腹中,雙方皆大歡喜。
林辰知道輿論的殺傷力,甚至能達到顛倒黑白,裹脅民意的效果,這篇報道一旦發出來,對徐勝濤和自己的殺傷力,可不是一般的大。聽了徐勝濤的話,林辰心中才稍微安定下來。
車到了樓前,徐勝濤和林辰剛下車,馬勝利就上前說:“徐鎮長,秦書記在二樓會議室等您。”
徐勝濤點點頭,三人來到會議室,秦海龍、林為民、由萱萱都在。徐勝濤坐下後,秦海龍說:“由主任,你把來龍去脈給徐鎮長再彙報一下。”
由萱萱說:“關於省城報業特約記者李莉的事,我經過海西日報省城記者站陳方東站長了解到,她完成了一篇關於青山礦的新聞報道,名字是《投資環境全省行第五站:通海縣民營企業家受打壓,遭通緝又傾家蕩產》,計劃三天後在省城報業集團下屬的千情網發稿。陳站長說,這個李莉長年關注‘三農’問題,聚焦農村基層,多為負麵報道,尤其是針對鄉鎮乾部,外號‘鄉乾殺手’。”
秦海龍扣了扣桌子,道:“從題目來看,這篇炮製的報道,定是黑白顛倒,一派胡言!這些記者,自詡為無冕之王,卻喜歡帶著有色眼鏡看人,特彆是遇到基層政府和個人產生矛盾的,習慣性地拉偏架。”
林為民點了點頭:“你聽這外號!我看她是欺軟怕硬,如果真有擔當,為什麼不去監督高級乾部......當前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想法摸清對方想乾什麼。”
由萱萱說:“從以往經驗來看,這種專做負麵報道的記者,一般有三出發點:第一,她是想發現我們縣投資環境存在的問題,隻是被人利用了,坐偏了位置;第二種,用網絡暴光作要挾,這種人的目的是錢,不管黑白,拿錢撤稿;第三種,幫助孫青海出氣。”
徐勝濤道:“最怕她是第三種情況。”
秦海龍道:“一時強弱在於力,萬古勝負在於理。我們問心無愧,不要在乎。”
由萱萱說:“秦書記,我建議請領導出麵,去拜訪一下省城報業集團的領導,從源頭上解決。”
秦海龍道:“由主任的提議非常好。這樣吧!我給宣傳部張部長彙報一下,他們和省城報業集團聯係緊密。讓張部長派個人,咱們這邊——”秦海龍環顧四周,把目光放在林為民身上,“林書記,你陪著去一趟,再加上林辰,小林對這事自始自終最熟悉。”
林為民著實不願意去,但又無法推脫,隻得應了。
秦海龍去辦公室打了個電話,回來後說:“張部長同意了,派分管新聞宣傳的文忠誠副部長跑一趟!”
林為民這才咧開嘴,“我和文部長是同學,關係挺熟。”
由萱萱笑著說:“我們管這種事叫作撲火,林書記,你的撲火行動開始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