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鎮召開黨委會的時候,通海縣常委會議也在進行當中。
張江明看了一下手表,道:“最後一個議題,組織部彙報一下乾部人事問題。”
遲高海清了一下嗓子,彙報道:“兩個月前,孫留家鄉鄉長陳海寬申請調動回原籍工作,鎮長崗位一直空置,影響了該鎮工作開展。我們經過認真細致地考察,建議大山鎮組織委員、副鎮長周海洋同誌任孫留家鄉代鄉長,同時根據大山鎮黨政班子的意見,推薦大山鎮安監辦負責人林辰任組織委員、代理副鎮長。”
常委們翻看著麵前的推薦人選材料,一時間寂靜無聲。
張江明環視會場,道:“一個小鄉的鄉長,空置時間確實有點長。我本來想大範圍調整時再安排,王縣長的意見是儘量不影響工作,越早越好.....”
“這個林辰,是個年輕人,有的同誌可能聽說過,最近表現還不錯,秦海龍讚不絕口。大家議一下。”
張江明的話,給了在場常委兩個暗示:第一,周海洋是王亮推薦的,一個小鄉的鄉長,你們不要太看重;第二,林辰是大山鎮班子極力推薦的,表現不錯。
今天的乾部微調,確實是王亮與張江明主動溝通的結果。孫留家鄉鄉長空缺,對全鄉經濟工作影響很大,徐勝濤向王亮極力推薦周海洋,王亮也需要一個能打敢拚的鄉長,所以向張江明建議由周海洋擔任鄉長。至於林辰,秦海龍和徐勝濤更是極力推薦,而且在張江明眼中也做出了成績,此次捎帶著提個副科,應該是十拿九穩的事。王亮並不擔心林辰,一個鎮的副科,他並未放在心上。他隻擔心周海洋,恐怕有彆人盯著鄉長這個崗位,鼓動常委提出異議。
常委們沉默不語,張江明隻得再次說道:“大家都談一談意見,知無不言。高書記,你先來。”
縣委副書記高平翻看著材料,說道:“這兩個同誌我都聽說過,綜合素質比較高,符合我們黨選人用人的條件,我沒有什麼意見。”
張江明滿意地點了點頭,心想高平打的底不錯,又問:“還有誰要發言?”如果再無人發言,張江明便要提議通過。
這時縣委常委、分管建設和安全生產的副市長丁進陽開了口,他看似隨便地說道:“這個周海洋,我和他打交幾次交道,脾氣有些急呀,急了眼誰也不認,連我也敢懟,哈哈哈......”
王亮暗想形勢不妙,丁進陽這是公開表明不同意了,隻是丁進陽與周海洋素無交集,周海洋怎麼會得罪他?
宣傳部長張科昆緊跟著附和了一下:“確實是,周海洋同誌的本質還是好的,但為人處事確實欠那麼一點,如果當政府班長的話......”
政法委書記薑東康看不下去了,打斷了張科昆的話:“張部長,公安出來的同誌都是心直口快,妒惡如仇,學不會宣傳口的同誌委婉。丁市長,周海洋不認人,也是分事情......”
周海洋畢竟是政法口出來的乾部,此次被提拔,薑東康樂見其成。見周海洋竟然遭到丁進陽和張科昆兩人聯手阻擊,薑東康便出來找場子。
丁進陽不願意得罪薑東康,便早早亮出底牌:“其實我對周海洋同誌沒有任何成見,這位同誌人格品質、工作能力都沒得說,隻是大山鎮一下子提拔倆,也不給直屬部門點機會,似乎有些妥。這幾年,直屬部門壓了好多年輕乾部,許多人有意見,也不利於工作開展......”
張科昆見薑東康語氣不善,也趕快表明態度:“性格問題不是大問題,多加注意就是了,海洋同誌無論乾勁,還是闖勁,都是不錯的,孫留家鄉需要這麼一個人......”
在座常委都明白了,丁進陽和張科昆明著挑周海洋的毛病,阻擊王亮提的乾部,實則是盯上了組織委員那個崗位。但這一段時間以來,林辰表現實在太優秀了,他們確實找不出毛病,所以隻好在周海洋身上做文章。這便是聲東擊西了,逼著王亮讓出一個副科。
王亮思索了一下,剛剛提出人選,便有兩個常委反對,其他常委有沒有會參與進來,這些都不好說。雖然張江明支持自己,但如果強行投票表決,萬一周海洋被否決,那損失就太大了。
王亮決定舍卒保車,畢竟一個鎮的組織委員,遠不如鄉長更重要。更何況林辰還很年輕,再適當打磨一下不是壞事。於是他向張江明點了一下頭。
張江明哪能不明白王亮的意思,他和王亮存了同樣的心思,一般來講,常委會討論乾部喜歡皆大歡喜,無人提出異議,直接通過最好。如果常委會討論乾部搞到投票表決來定高下,那便有可能推翻了一把手的設想,隻要有一次沒通過,那對書記的權威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林辰雖然優秀,但還是太年輕了。於是他便問遲高海:“大山鎮組織委員,還有後備考察人選嗎?”
遲高海點點頭:“有一個,在這一輪年輕乾部考察中,我們發現縣安監局的薑俠同誌,成長很快,在群眾中威望高,比林辰早參加工作兩年,也符合條件。”
大家瞬間明白了,薑明義打算給兒子鋪路,這才請丁進陽和張科昆搞了一出聲東擊西。
張江明道:“既然如此,照顧一下縣直部門同誌們的感受,周海洋任鄉長,薑俠擔任組織委員,大家議一下。”
丁進陽第一個讚同,張科昆緊跟其後,沒有不同意見。
張江明道:“就這麼定了,工作緊急,宜早不宜遲,組織部明天便去宣布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