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深入學習、研究,林辰和郭釗、趙蘭決定以大山鎮果業為依托,建立一個果、糧、畜、漁、菌為一體的半開放循環生物經濟圈。
初步設想是:選擇一片山坡,坡下建設魚塘,魚塘既可養魚,也可貯水,留作乾旱天灌溉果園和糧田使用;糧田種植玉米、小麥,用作喂雞喂魚;雞糞用作喂魚,也可和魚塘淤泥一起,用作果園和糧田肥料;果園產出蘋果,作為經濟作物創造利潤,用作雞苗、魚苗采購、生物圈維護等費用;山坡上朝陰的地方開挖山洞,在山洞裡用修剪下來的廢棄蘋果枝養蘑菇。
由於牽扯農、牧、漁、果四個產業,他們決定分工負責,林辰負責果業和農業,趙蘭負責牧業,郭釗負責漁業相關知識。要求相關知識點掌握得越深越透越細越好。
為了確保這個生物圈符合實際,他們到王家村管區走訪了許多老農,向他們了解蘋果和農作物種植、漁業養殖、畜牧養殖的有關知識。並且到市場進行調研,了解各類農產品、畜牧產品價格及走向,每個人都做了厚厚的筆記。
經過詳細調研,林辰三人形成了“王家村管區生態循環農業區及大山鎮農業長遠發展規劃”的相關材料,在此基礎上,又對整個通海縣三農工作的發展提出自己獨特的思路。
這是林辰首次提出明確思路,對大山鎮乃至通海縣今後發展的一個指導性想法。
林辰的思路是:
爭取國家循環園區落戶王家村管區,依托國家循環園區,借助其政策優勢、品牌優勢、產業鏈優勢,建設生態農業園、精品工業園、觀光旅遊園;
並以王家村管區為基礎,將三類園區擴大覆蓋到全鎮,最終實現農村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地域特色鮮明、創新創業活躍、業態類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提升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把整個大山鎮建成安居樂業、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家園。最後將大山鎮模式複製推廣到全縣各鄉鎮。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儘,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詩的原句是煙花三月下揚州,是在農曆三月寫下的。今年的春天來的特彆早,正常的農曆三月,應該是陽曆四五月,但今年陽曆三月底就到了。
縣委組織部乾部考察組最後一站來到大山鎮,考察徐勝濤任職期間表現。考察組在大山鎮住了兩天,與副科級以上乾部進行了談話,召開會議投票。
林辰遇到了帶隊的董黎明副部長,林辰直言組織部這活太不容易,日以繼夜,周末也不能休息。董黎明一臉輕鬆地說:這個活終於結束了,今天便回部裡開會,彙報考察情況,再有幾天調整名單就要上常委會了。
既然調整名單要上常委會,那麼徐勝濤離開的日子便不遠了。
不過林辰又聽到一些小道消息,說徐勝濤的雙河鎮黨委書記崗位也並非十拿九穩。雖然徐勝濤業績突出,作為第一號人選,書記張江明和縣長王亮極力推他,但紀委書記杜洪剛的小舅子田訊現任雙河鎮鎮長,正在爭取就地接班。
小周給父母和林蕁報的揚州行的日子也到了,他們此行除了揚州,還要到江南一些名勝景點旅行一番。
父母和林蕁出發頭一天晚上,林辰特意從大山鎮趕了回來。父母出遠門比較少,林蕁又沒大有經驗,林辰少不得給他們普及了一下出門在外注意事項、防騙技藝、防強製購物技巧,羅嗦了半個晚上,直到最後林蕁翻起了白眼。
“行了哥,你要是不放心,你跟著去吧。”
林辰訕訕地笑了,閉上了嘴。他們的參賽時間馬上也到了,明天就要和趙蘭、郭釗一起出發去省城。否則的話,林辰真想請個假,陪著父母一起出去。
第二天一早送走父母後,林辰回到大山鎮,和趙蘭郭釗一起,根據比賽流程,對路演需要的ppt和相關視頻,三人再次演練了一遍,一直到了中午,他們確認沒有任何漏洞。
三人這才起身,相對直擊雙掌,激動地喊出“噢耶!”
林辰長吐一口氣,說:“吃飯吧!飯後好好休息一下,下午兩點半,咱們正式出發。郭釗,供電公司那邊,告訴他們時間了吧?”
郭釗道:“你放心吧,這種大事我還能忘了不成?我專門讓他們派了一輛商務車,空間大,座椅又舒服,咱們路上好好休息一下。”
林辰又說:“吃完飯後,抓緊收拾行李。根據日程,咱們要在省城住幾天,該帶的東西帶齊了,特彆是資料,乾萬彆落下。”
趙蘭補充了一句,“吃完飯回宿舍睡一覺,最近實在是太疲憊了。”
吃完飯後,林辰把那份關於“王家村管區生態循環農業區及大山鎮農業長遠發展規劃”的材料交給孫德峰,讓他結合管區實際,提提修改意見。
孫德峰看著這半尺厚的材料,小心翼翼地捧過來,說:“你上次買的專治婦科病人失血的藥,我給王大海家送去了,兩口子感動得要命,非要給錢。我說不值多少錢,林主任也沒說要錢。”
林辰倒沒在乎錢的事,而是關心地問道:“收據你鎖好了啊,彆給不相乾的人看,讓彆人看見會笑話我的。”
孫德峰道:“這個你放心,我鎖在抽屜裡呢。你去省城比賽,不要有後顧之憂。管區要是有什麼事,我肯定擺平。”
送走孫德峰,林辰在辦公室睡了一會兒,醒來以後,他看了看表,還有四十分鐘就是約定出發的時間。
“也不知道郭釗和趙蘭收拾得怎麼樣了,一會下去看看。”林辰想。
林辰站起來,他走到窗前,看著窗外。樓下,市供電公司的車已在鎮政府樓前等待。
一切準備就緒,現在,是到省城大展身手的時候了。
這次比賽,事關王家村管區能否趟出一條新的轉型致富路來。
林辰和郭釗、趙蘭,為了這一天,已經準備很久了。
他有信心,在全省比賽中,拿到最好成績,讓那些反對循環園區落戶通海縣的人閉嘴。
“人生就是不斷地拚搏啊......”
門“呯”的一下被推開了,林辰急忙轉過身,卻是譚計策,他腦門上頂著一頭汗,倚著門框,呼哧呼喘著粗氣。
林辰疑惑地說:“老譚,你怎麼有功夫過來了?”
譚計策一臉慌張地把門送上,對林辰說:“不好了,紀委查到咱們送給湯鈺冰那五萬塊錢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