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第一次感覺到個人力量的渺小,他思來想去,決定給文忠誠打個電話,向他請教一下。
文忠誠接到林辰的請教電話,很是高興。上次張江明安排他去給林辰傳授應對督導組的經驗,實則是讓林辰去頂雷,事後文忠誠想起來,一直有些愧疚,這嚴重違背了他自認的君子標準。
所以這次接到林辰電話後,文忠誠就不再拐彎抹角,上去就批評林辰說:“你犯了個人英雄主義錯誤,園區既然快要落實了,不要再捂在大山鎮這個層麵,需要趕快向縣一級彙報。這種跨市作業的事情,哪是你一個小小的副鎮長能協調得了的?”
“可是,劉銳對這事不太熱情,他的意思是等正式確定了再說;秦海龍又是快要走的人了,我也不好意思打擾他。”
“既然劉銳對此不感興趣,你就找秦海龍。不好意思也要打擾,這是工作,秦海龍既然在位一天,就要履行一天大山鎮一把手的職責。”
林辰聽了文忠誠的指導,又拿著那份報告去找秦海龍。
秦海龍看著報告內容,眉頭緊皺。上次他直接給林辰簽了字,是看林辰願意折騰,但想儘著他折騰。但折騰到最後,林辰又要請他出麵,他心裡打了嘀咕。項目是個好項目,但要費心費力去推進,他實在沒那個精力。琢磨了半天,秦海龍開了口:
“林辰,這件事不好辦。”
林辰急了,“秦書記,正因為不好辦,我這才請您出麵;一般的事情,我也不會麻煩您。”
“你先彆急,我給你分析一下。第一,要讓清河市搬遷垃圾填埋場,需要海西市和清河市層麵協調,這需要市級部門出麵,難度大。第二,你的理由還不是特彆充分。現在園區項目雖然有了希望,但沒有簽約,就沒有落地,你拿園區項目說事,理由不是很充分。”
“可是秦書記,等國家部委的領導來考察現場時,垃圾場如果還在那裡,他們肯定會給負分的。”
“這樣吧,我給政府辦主任薑明義打個電話,讓他幫你協調一下。”說完秦海龍找到了薑明義的電話,打了出去。
“薑主任,你好,我是海龍。都好都好,薑俠在我們這裡乾的也非常好,新來的劉銳鎮長也很器重他,對,對,你客氣了,我沒沒什麼關照,都是應該的。”
“我今天打電話找你,是大山鎮前幾天報了一個文件,關於清河市垃圾填埋場的......你知道這事?......好,好,那我讓林辰去縣府辦找你。”
秦海龍放下電話,對林辰說:“你去找薑明義吧!我都和他說好了,他會儘力協調。”
林辰隻得從秦海龍屋裡出來,看得出,秦海龍把這件事的難度估計的很大,不想上手。
那就去薑明義那裡碰碰運氣吧!林辰馬不停蹄到了政府辦,找到了薑明義的辦公室。
薑明義見到林辰,非常熱情,先吩咐手下打電話通知城管、環保、環衛三個部門負責垃圾轉運填埋的科長過來開會,他親自泡了一杯茶,端給林辰。
“小林啊,關於垃圾填埋場的事,三個部門各有說法,一會兒他們來了,一起聽聽他們的意見。”
“那太好了,給您添麻煩了,薑主任。”
“客氣什麼,你和薑俠既是同學,又是同事,我理應做的。”
薑明義又詢問了一番林辰的近況,以及薑俠最近的表現。林辰隻能說劉銳很器重薑俠,給他又加了兩副擔子。薑明義聽林辰說,劉銳把硬化中心大街的事交給了薑俠,臉上現出擔憂的神色,說:“薑俠在鄉鎮工作經驗不足,有事你多指導指導他,乾萬彆吃了虧。有時我問他,他也不會和我說。”
林辰道:“薑鎮長乾的很好,劉鎮長這麼器重他,不會有事的。”
說話間,三個科長都到了,薑明義帶著林辰進了會議室,五個人開始討論垃圾填埋場的事。
城管局的科長說:“林鎮長,不是我們不想作為。收到你們的文件後,我們就派人去查看了現場,清河市的垃圾填埋場確實有異味,有汙水,但它是在清河市的地盤上,與你們王家村村居直線距離超過2000米。根據上級文件規定,垃圾填埋場距離居民區,隻要超過500米,就不違法。”
林辰辯解到:“可是,我們準備在王家村南建一個生態園區,這個園區的最南邊,正好挨著垃圾填埋場,那就沒有500米了,連50米都不到。”
建設局的科長接過了話,“林鎮長,物權有先來後到的原則,在我們處置相鄰建築物產生糾紛時,依舊適用。如果咱們先建了生態園區,清河市後建垃圾填埋場,我們讓海西市有關部門發一個函了過去,他們就必須停工。而現實情況是,清河市先建的垃圾填埋場,而你的生態園區還在規劃當中,這就不好辦了,你讓人家把垃圾填埋場搬走,於理不合,於法無依。”
環保局的科長說道:“林鎮長,在處理這種跨市的糾紛時,我們一般先私下裡征求海西市相關部門的意見,評估一下可行性。如果不可行,發文過去,隻會白白丟人。海西市裡相關部門認為,你的生態園區還沒落地,他們不適合去協調。”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
“最佳方案是避開垃圾填埋場,”建設局的科長說:“林鎮長,以住宅建設為例,規劃部門在安排住宅用地時,隻要周圍有汙染的工廠,就不在其周邊建設小區,以免將來打麻煩。萬一在工廠周圍建了小區,小區居民投訴有汙染,要求工廠搬遷;工廠則提出先來後到之說,絕不搬遷。這種事情已有先例,真是左右為難。”
“工廠和小區居民鬨騰得久了,輿論壓力太大,最後不得不逼工廠搬遷,政府要花一大筆錢補貼工廠,損失很大。”
“所以,我們認為你不適合在那裡建設園區。”
三位科長擺事實,講道理,讓林辰明白,試圖搬遷清河市的垃圾填埋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在目前,還沒有任何人有興趣,並且有能力推動。
林辰思來想去,決定把寶押在最終簽約上。
隻要簽約了,就可以向縣領導彙報,那時縣裡領導應該有了動力來推動此事吧?
林辰決定把垃圾填埋場的事暫時放一放,先把園區項目簽下來再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