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在黃珊珊家隻住了一晚,第二天,他去省城醫院接了王大海和他老婆,便返回大山鎮。
丁桂芬為林辰隻住了一晚表示不滿,林辰歉意地告訴丁桂芬,下次等到五一假期再來,一定多住幾天,他要好好表現一下廚藝。
回到大山鎮後,林辰便和郭釗準備去京城見王中敏的材料,因為王中敏強調不見領導,所以這次隻有他們倆去。
王中敏想法的改變,是由幾個因素聯合促成的。
首先,洪智慧的大山鎮之行,讓王中敏改變了對大山鎮的負麵看法。洪智慧和王中敏在電話裡進行了溝通,把大山鎮對張桂梅所做的一切,以及當年張桂梅之所以下鄉的原因講得清清楚楚。
其次,省城園區所用土地已經不保,園區易地建設勢在必行。
第三,是因為王中敏前幾天剛讀到部委內部刊物上發的一篇內參。
這篇內參的題目是:《把農科實驗基地建在最需要的地方》:
要想做好科研工作,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麵深入的調查研究和配套的科學實驗。隻有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和科學實驗,才能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實事求是。當前,國內外環境都處於深刻複雜變化之中,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需要我們不斷加以認識、加以總結。
廣大科研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實地調查研究,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不斷增強看問題的眼力、謀事情的腦力、察民情的聽力、走基層的腳力,了解實際、掌握實情,充分反映實際情況,使理論和政策創新符合實際、解決問題。
在這份內參上,某領導做了一段批示:當前,正在建設的國家循環示範園,就是一項造福國家、造福人民群眾的好事情,要把事情辦好,辦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王中敏浸淫官場多年,敏銳地嗅到了一股味道,所以痛痛快快答應接見林辰。
林辰和郭釗一早到達海西機場,他們從這裡坐飛機去京城。
按照約定,洪智慧從省城直接飛到京城機場,與林辰在京城機場會合,然後上午10點到王中敏辦公室見麵。
林辰和郭釗乘坐的是最早一班飛機。
林辰和郭釗進了候機室,取了票以後,過了安檢,找到登機口最前麵一排位置坐下。
郭釗翻看著手中的資料,林辰則在思索,見到王中敏以後,王中敏會提問什麼問題,如何作答。
飛機7點起飛,眼看快到登機時間了,林辰突然看到幾個人從貴賓室走了出來。
最前麵一個人,頭頂有淡緋色官運!
陪同他的人,有一個是純橙色官運,另一個也是淡藍色官運。林辰立刻想到,這個人應該是海西市的一位副廳級領導!
此時登機口已經打開,此人從貴賓登機口上了飛機。
林辰和郭釗排隊上了飛機,林辰注意到,那個副廳級乾部並沒有坐在頭等艙,而是坐在頭等艙後麵第一排,那是相對寬敞一點的座位。
根據國家規定,省部級乾部才能坐頭等艙,司局級和其他乾部隻能坐經濟艙。
飛機起飛後,林辰睡了一會兒,再睜開眼看了一會兒外麵的風景,便到達京城機場了。
飛機落地後,林辰打開手機,收到洪智慧發來的信息,洪智慧和葉鋒已到達京城機場,等待林辰到達後一起出發。
林辰和郭釗按洪智慧提示的位置,找到洪智慧和葉鋒。一見到洪智慧,林辰急忙道歉:“洪院長,實在不好意思,我們小地方航班少,這是最早的一班了,還是比您和葉教授晚到。”
洪智慧大度地說:“沒關係,我到的早了,正好找地方休息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