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回來了,怎麼了?”
實話實說,陳念對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其實還是有些不適應,比如前一天晚上,他隻是隨口在散會之後提了一句說什麼時候有空去海南喝椰子汁,結果今天早上一醒來,廚房裡就已經擺好了新鮮的椰子,頗有一種“無人知是荔枝來”的感覺。
但這一次,徐遠似乎並不是在跟他客套。
“技術組那邊有點問題,想麻煩您過去看看。”
“具體什麼問題?”
陳念的神情立刻嚴肅起來,他知道,在這種晚飯後的時間,如果不是真的有急事,東汽的總經理是不會允許有人來打擾他的。
“是關於透平葉片流熱固特性預測的問題,您昨天提供的模型,技術組那邊看過了。”
“但是,他們驗算的結果,跟您給出的結果有些不一樣。”
聽到這裡,陳念皺起了眉頭。
還真不是小問題!所謂的透平葉片流熱固特性預測,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指對燃氣輪機透平葉片工作載荷的預測。
在高溫下,持續運行的燃氣輪機透平葉片承受著離心力、氣流力、溫度等等多種載荷,要保證葉片運行安全,就必須精確獲取複雜冷卻結構下葉片的運行狀況。
而開展流熱固綜合特性研究,就是目前獲取數據的最基本的手段。
如果這種預測出現了問題,那麼在後續的研發和製造過程中,透平葉片的設計特性就無法準確實現,有可能造成元件工作壽命變短、穩定性下降、甚至引發整個燃氣輪機係統崩潰的風險。
“具體是怎麼不一樣法?”
陳念趕緊問道。
“主要是冷卻結構換熱特性那一塊。”
“按照您之前提供的數據和模型,技術組模擬了簸箕形、圓錐形和圓柱形三種氣膜孔型對孔排下遊局部冷卻效率的影響,但最終的數據結果跟您的結論完全不同。”
“完全不同?”
陳念下意識地重複了一句,心裡無比疑惑。
他仔細回憶著自己之前提供的數據,試圖去找到問題的關鍵。
按照係統提供的模型和結果,在雷諾數為10000~25000、吹風比為0.3~2.0範圍內,徐遠提到的三種孔形的最佳吹風比分彆為0.7、1.0和0.5,且當吹風比大於0.7時,擴張形孔的冷卻效率高於圓柱形孔。
另外,收縮-擴張形孔還能通過形成耦合渦擴大氣膜覆蓋區域,產生110%的冷卻效率提升。
這個數據陳念之前也做過初步的驗算,畢竟模型是現成的,花不了多少功夫,可當時的他,卻沒有發現問題。
難道是給數據給錯了?還是說,是係統出了問題?有可能.畢竟係統給出的是最終的數據,而模型也是根據最終數據生成的。
會不會是,這一套模型,隻適用於agt110汽輪機?那也不對啊.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模型還能叫模型嗎?陳念越發覺得不解,他趕緊對徐遠說道:“走,咱們去看一看,如果真有什麼問題,得儘快解決!”
“明白,都在等您,我現在帶您過去。”
在工作上,徐遠並沒有機關的那種虛與委蛇的作風,兩人當下加快了腳步,朝著實驗室的方向走去。
一邊走著,陳念一邊在心裡暗暗想道:
希望不要出問題。
——但是,哪怕真出了問題,也沒有關係。
自己學了那麼多東西也不是白學的。
要真是係統管不了的事,那我就自己管!(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