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這真不是f35b,這是j20b!
殲二十項目遇到的困難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歸根結底,就一句話:太慢了。
但扯開來說,這中間涉及了許多環節。
首先是,基礎設施跟不上。
現在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本來就不足,尤其是需要高精度機床、先進焊接、冶煉設備的四代機領域,絕大部分資源都已經被二十二號項目吸乾,601的觸手甚至都已經伸到了巴蜀來,把本土企業供應商的產能分走了一部分。
這也就導致了611所可以拿到的產能相當有限,隻能滿足基本的需求。
想要靠錢砸,都砸不出來,畢竟設備也不是一天就能造出來的。
第二點,是研究人員的經驗不足,在更新了設計方向之後,轉向比較慢,進度自然也慢。
他們確實需要一個資深的領頭人去牽頭轉向,但楊偉作為項目總工,又發揮不了這樣的作用。
第三點,就是外部的壓力。
殲二十項目可以說是近代以來麵臨外部滲透壓力最重的一個項目,尤其是在二十二號項目悄無聲息地放了一個大炸彈之後,外部更是加快了節奏,想要獲取殲二十項目的信息,並從中作梗。
無論是人員審查,還是保密製度的更新,都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資源。
這些問題疊加起來,就導致殲二十項目的進度遠遠達不到預期。
所以,為了尋求解決方案,楊偉想到了陳念。
陳念的風格他是知道的,突出的就是一個簡單粗暴。
不管什麼問題,在快速的技術迭代麵前都不是問題。
當研發速度、應用的速度足夠快,信息足夠完整,很多時候,大部分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這倒也是一條思路,不過.陳念有些猶豫,思索片刻後,他開口問道:“他們主要希望我去解決什麼問題?我的意思是,技術上的那種,跟你說了嗎?”
“說了,主要是發動機偏轉噴口、升力風扇、傳動齒輪的問題。”
“什麼?他們要上stov係統?”
聽到這裡,陳念大驚。
雖然早就已經知道殲二十將會往艦載機方向轉型,也在追求短距起飛性能,但他最近這段時間都忙於高鐵和深藍16項目,沒有太過關注殲二十項目的進展。
怎麼才過了幾個月,這個項目就直接跨越到垂直起飛的階段了?要知道,所謂的stov係統最典型的代表就是f35,如果殲二十要搞stov係統的話,豈不是意味著美國的兩個先進戰鬥機項目,全都被我們截胡了?——你彆說,想想還真有點刺激。
先不管現階段垂直起飛的性價比如何,但至少,這一步的探索確實是有必要的。
按照華夏生產一代、研發一代、預研一代的策略,現在上stov,好像也真是那麼回事畢竟,深藍16之後,華夏海軍就要迎來下餃子的時代,海上平台會越來越多,如果殲二十能實現stov,航母戰鬥群在第一島鏈之內的戰鬥力,幾乎可以說會提升到無敵的程度。
所以,從戰略上說,611所的決定並不算激進。
但要支撐這樣激進的戰略,對技術的需求就極大了。
難怪楊偉會想讓自己過去援助看著陳念驚訝的表情,陳果略微點頭後回答道:
“是的,這個策略是經過上級審批,與深藍16項目進度相匹配的。”
“按照規劃,殲二十將會有三種型號,分彆是j20a、j20b、j20c。”
“a為常規型號,b為短距起飛和垂直起飛型號,c為艦載型號。”
“其中,a型的進展順利,有二十二號項目的技術基礎,基本上沒有任何困難。”
“c型相對複雜,但在f119發動機的加持下,也不算難搞。”
“目前最難搞的,就是b型了”
聽到陳果的話,陳念忍不住扶額。
兔子,你還說伱不會武功?!
好家夥,連f35的型號劃分都抄過來了,你還有什麼是不能抄的?
這玩意兒要真搞出來了,你讓海那邊的鄰居怎麼想?你讓洛馬公司的臉麵往哪兒擱?“.我知道了,我收拾收拾,飛一趟成都吧。”
“不過,問題能不能解決,我沒有必然的把握,隻能說是去看看。”
陳念說這話並不是自謙,實際上,此前f22的解析並沒有涉及到垂直起降這塊的設計,而他又不願意再浪費額外的源點。
所以,他能依仗的,其實隻有這段時間以來學習的成果,以及他前世看過的一些有關f35的文獻。
要說對問題有沒有幫助,那肯定是有。
可幫助有多大,那就不好說了。
“明白,你去看一看吧,如果不行就回來,還是以你的學習為主。”
“或者你去都不用去,直接讓他們把文檔發過來,你照著文檔看就行了。”
陳念皺了皺眉頭,回答道:“該去還得去,紙麵上的東西,很多時候是沒有現實中那麼直觀的,隻有到了現場,才能有靈感。”
實際上,f35b最核心的設計,就是那一台座艙後麵的兩極對轉升力風扇,這東西的設計原理說複雜不複雜,可真要上機,就要考慮各個係統和模塊的匹配,不在現場的話,陳念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回憶得起來那些設計和參數的。
“那行,你選合適的時間,我給你安排行程。”
“對了,近期如果有什麼特彆的活動,最好提前跟我說一聲。”
“原因你也知道的,最近某些勢力比較活躍,盯我們也盯得很死,我給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知道了。”
陳念點頭應允,隨後便離開了陳果的辦公室。
走出門外,看著一碧如洗的天空,他突然有種不真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