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所有情況。”
“殲二十項目,負責人為楊偉,他是華夏資深的飛行器設計專家,曾經參與過殲八、殲十項目,技術實力很強,威脅性很高。”
“這個項目的最初目的是研製一款跨時代的四代機,但在殲二十二首飛之後,項目進行了調整。”
“具體的調整方向未知,但從對方對外采購品類變化、部分人員變動來看,應該是與飛行器氣動布局有關。”
“我們有理由懷疑,他們是打算將原本的四代機改造成一架可以在航母上使用的艦載機,這與我們正在進行的f35項目相似。”
“項目由611研究所,也就是成都飛機研究所牽頭,但在它的上方,還有一個更強大的組織在統籌。”
“我們懷疑,這個組織應該是某個特殊工作小組——這符合對方一貫的工作方式。”
“所以,我們的主要方向有兩個,其一,是調查這個特殊工作小組。”
“其二,是想辦法中斷這個項目的研發進程。”
“情況介紹完了,問題?”
肖恩默默沉吟片刻,等消化完所有信息之後,才開口問道:“我們的目的?我的意思是,我們為什麼要中斷這個項目?”
“為了保證f35項目能順利進行。”
邦德嚴肅地回答道。
“可這兩者並不衝突.我的意思是,難道他們有了類似的戰鬥機,我們就不繼續研發了嗎?這很不合常理.”
“你搞錯了,這就是常理。”
邦德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的話,隨後繼續說道:
“你應該知道,殲二十二的首飛已經給f22項目帶來了重大影響,現在整個項目基本處於停滯階段,不僅僅是五月會,連國會也開始質疑這個項目的必要性。”
“在最開始,我們以為f22會是一架淩駕於整個時代之上的戰鬥機,依靠它,我們可以搶占絕對的製空權。”
“但很顯然,現在這個夢已經被打碎了。”
“迫不得已,國會將重新評估這個項目的收益和成本——它花了太多錢,但卻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
“我們蒙受了重大的損失,而這種損失本來是不必要的。”
“隻要我們快一點,哪怕僅僅隻快一年,結果都會完全不同。”
“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肖恩再次點頭,他已經理解了邦德想要表達的東西。
是的,對於國會來說,新裝備的誕生永遠都是一場競賽,就好像上個世紀曾經做過的那樣。
如果能夠在競賽中比彆人更快,你就能掌握完全的主動權,甚至能憑借短期的裝備優勢,進一步打開局麵。
但如果慢了一步.那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畢竟,在上層決策者的眼裡,慢了,就意味著均勢,甚至是落後。
但他們不要均勢,他們要的是碾壓式的領先。
所以,當技術研發的速度無法保證領先的時候,就必須去想想彆的辦法。
這是慣常的思路,也算是一個.正確的思路。
“我明白了.但具體怎麼執行,我沒有任何概念。”
“我也沒有。”
邦德坦然地回答道。
“你也沒有?我以為你對這種事情經驗豐富來著。”
肖恩愕然問道。
“怎麼可能!之前確實有過類似的行動,但那都是針對其他小國,這裡嘛.還是第一次。”
“而且,這也不是我們的主場,陌生的環境也是一種劣勢。”
“總之,這任務並不像你所想的那麼簡單啊”
“好吧.也許我們需要更多的支持。”
肖恩無奈地說道。
“隻靠我們兩個人的話,那實在是太難了。”
“沒有更多的支持了,隻有我們兩個人。”
“當然,如果你說的是資金、設備和關係,有人會想辦法幫我們搞定的。”
“五月會?他們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慷慨了?”
肖恩略帶調侃地問道。
“不是,是洛馬公司。”
“洛馬?!”
肖恩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隨後,他猛然醒悟過來。
沒錯,一旦項目被叫停,損失最大的是誰?
不是五月會,而是洛馬。
所以,他們才會不擇手段地去達成自己的目的,哪怕用一些卑劣且危險的手段,也在所不辭。
他的嘴角勾起一絲嘲諷的笑意。
剛接下任務的時候,他還以為自己真的是為了合眾國衝鋒陷陣呢。
沒想到到頭來,其實隻是給資本打工罷了明天恢複中午更新,會多跟點。
最近不是更得少,是單章字數多了,彆再說我更得少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