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希望另一邊,陳念也早就收到了j20b成功首飛的消息,他的心裡倒是沒有太多波瀾,因為對他來說,這就是一個勢在必得的結果。
從最開始的殲二十二,到現在的j20b,這隻不過是他的科技版圖的小小一角,即使達成了,也隻是跨出了第一步罷了。
但當然,他也知道這件事情意義重大。
這意味著,我們在中、近距離上,都已經完成了空中戰鬥力的部署。
如果繼續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等航母出來時,第一島鏈將被牢牢控製,成為一道死線,而第二島鏈,也將真正被納入版圖。
現在,我們缺少的唯一一件東西,就是遠程打擊能力了。
戰略導彈在發展,但光靠它,還是遠遠不夠的。
真正能讓一個國家形成超遠程戰略威懾的,隻有一件東西:戰略轟炸機!所以,他的目標很明確。
在軍工領域,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就是h2o的問題。
在已經有了殲二十、殲二十二的技術積累的前提下,h20的製造難度已經大幅降低,可以逐漸提上議程了。
不過都已經到了這一步了,區區一架h20,真的就能滿足野心嗎?
或許,它將像殲十一樣,成為一個跳板,為更進一步、更具有威懾性、壓製力的裝備開路。
想到這裡,陳念打開係統,查看了h20的解析要求。
4.8個源點。
相比起他手頭的8.6個源點的積累來說,倒不算是太多,不過,如果能進一步拆分的話,解析要求顯然是可以進一步降低的。
但這玩意兒不能靠自己來拆解,畢竟,2005年的時候,h20項目應該都還沒有正式立項,設計方向也不確定,自己盲目去拆,隻能造成拆出來用不了的尷尬局麵。
想到這裡,陳念拿起了電話,直接打給了大總管陳果。
僅僅幾分鐘之後,陳果便走進了他的房間。
“怎麼了小念?有事?”
陳果熱情地問道。
陳念點點頭,回答道:“陳教授,確實有事情想跟你了解一下。”
“我想問問,我們現在有已經立項的戰略轟炸機項目嗎?”
“戰略轟炸機?”
陳果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隨後開口問道:“轟6k改型項目算嗎?這事兒西飛603所正在做,融合了新的雷達、航電係統,發動機也有升級,算是比較大規模的改造項目了。”
“按照他們的報告,這個改造項目在轟6h的改造比例達到了90以上,無論是航程,載彈量還是電子化信息化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除了這個之外,西飛那邊還有幾個小型的改造項目,也是基於轟6h的.”
“不是。”
陳念打斷了他的話。
“我說的是,全新的,下一代的戰略轟炸機。”
“這個沒有。成飛那邊倒是有意向,不過他們做不了,按他們的說法,是打算603,611,601三所聯合,一起看看有沒有機會。”
“但目前也隻是有人提出了這個看法,連討論的階段都還沒有到呢。”
“這樣.”
陳念微微點了點頭。
果然跟他想的一樣,這架之前從來沒見過的h20,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要立項的跡象。
按照時間線來推理,正常發展下,估計要到08年以後,這項目才會正式上馬。
難道自己也要等到那個時候?陳念下意識地皺了皺眉頭,開口問道:“陳教授,你覺得,我們如果現在上馬一個大型的戰略轟炸機項目,在資源上、經濟上能吃得消嗎?”
“吃不消。”
陳果果斷地回答道。
“短期內我們不可能再上馬超大型的軍用裝備項目了,資金完全不夠。”
“你看看現在在進行的項目有多少,除了星火小組下屬的項目,海軍那邊還有055項目,陸軍還有99a項目、各類戰略導彈項目,這都是吞金獸。”
“在這個時間點再搞戰略轟炸機,不僅沒有收益,反而會拖累其他必要的項目。”
“小念,伱有想法?”
陳念嗯了一聲,回答道:“是有點想法,但聽你這麼一說,好像確實搞不了啊。”
他歎了口氣,臉上全是無奈的神情。
沒辦法,在這個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有其客觀規律的。
哪怕是自己有掛,也要被限製在這個客觀規律的範圍之內。
技術可以通過解析獲取,那資源呢?沒有足夠的材料,你不能解析出來吧?
沒有人才儲備,係統不會告訴你怎麼造人吧?沒有錢,總不能解析一台美鈔印鈔機吧.——哎?這倒不是不可以看著陳念的表情,陳果安慰著說道:
“有些事情是急不來的,我們的進度已經夠快了,有時候,該慢就需要慢一點。”
“再說,你手頭的項目也不算少,深藍項目還在進行中,也會有需要你去幫忙的地方。”
“要實在是閒不下來的話.那就先做做技術準備,不要實際啟動好了。”
聽到這話,陳念眼前一亮。
“你說預研?”
“是啊,預研戰略轟炸機。”
“隻要不進入實物驗證環節,其實消耗的資源是有限的,人員規模也可以控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以前窮的時候,我們很多項目都是這麼走的。”
“要麼怎麼會有服役一代,研發一代,預研一代的說法呢?”
“有道理啊!”
陳念欣喜地說道。
是的,這個時間點上h20項目確實很不合適,強行啟動的話,哪怕能撐下來,那也是窮兵黷武,會給國民經濟造成重大傷害。
但預研就不一樣了,先做技術準備,先攻克理論難關,等條件成熟了,再一鼓作氣地造出來。
殲二十項目走的不就是這條路嗎?
如果不是資源齊備,哪怕自己解析出來的技術再怎麼牛逼,也不可能那麼快出成果。
這就是一個韜光養晦,厚積薄發的策略。
想到這裡,他立刻開口道:
“我覺得可以,我們先成立一個小組,把預研的工作準備起來吧。”
停頓了片刻,他繼續說道:“而且,我覺得這個項目不需要完全由我們自己來做!”
“拉上俄國,他們在這方麵很有經驗,技術也先進。”
“我們聯手的話,對雙方都有好處!”
陳果鄭重點頭,回答道:
“好,這件事情我來安排!”
得到了他的回答,陳念心滿意足地舒了一口氣。
其實,拉俄國入夥算不上是臨時起意。
他在想到戰鬥機的時候,腦子裡就已經閃過了一個名字。
pakda。
那是一款具有可變後掠翼的隱身戰略轟炸機。
如果能把這款飛機的技術嫖過來,那真的就是賺大發了而另一邊,莫斯科,uac總部大樓。
馬羅科夫安靜地喝著茶水,悠閒地與對麵叫做伊柳申科的男人聊著天。
“.所以,他們真的把stov四代機造出來了?”
伊柳申科問道。
“不知道該遺憾還是該高興,但確實是的。並且,根據我們的情報,這架飛機的潛力還遠不止他們目前表現出來的那點,在之後,他們甚至有可能會上變循環發動機。”
“到那個時候,這架飛機可就不是一般的四代機了——它會殺死所有四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