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碰瓷“我們現在的情況很被動。”
一間不起眼的辦公室內,李想坐在角落裡,靜靜地聽著各路大佬的討論。
這是他在正式入編、簽訂保密協議以後第一次參加情報部門的正式會議,以往那些隻在任務報告裡看過名字、最多也就是有過電話交流的精英們,就坐在他的眼前。
但是,此刻的他沒有任何心情去結識這些自己早晚都要接觸的前輩,而是眉頭緊皺地在紙上寫寫畫畫,記錄下會議上討論的所有內容。
其實在參加會議之前,他就已經隱約感受到了這次的情況不同尋常。
原因很簡單,對方在輿論上發動的攻勢,無論是在專業度、規模、還是頻率上,都要遠遠超過此前的任何一次。
哪怕是之前針對j20b的攻勢,其實更多的也就是一陣風潮,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策略體係。
可這一次,輿論的操作不僅是有體係、有規劃的,甚至還隱隱約約能夠看到多方合作的影子。
也就是說,己方現在麵對的敵人不隻是一個了。
情況很危險,處理難度很大。
想到這裡,他不由得歎了一口氣,會議桌旁的胡立凱已經繼續說了下去:“情況大家都已經基本了解了,簡單來說,對方這次是有備而來,並且輿論上的攻勢,是與現實中的攻勢相結合的。”
“就在幾天之前,我們已經收到了最新的軍力調動信息。”
“航母此時正在向安南方向調動,目的地是安南艦港。”
“這個動作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為安南在海麵上的動作站台,要支持他們與我們進行島嶼的爭奪。”
“但是,他們並沒有理由插手這樣的糾紛,所以,輿論上的攻勢應運而生。”
“他們製造的,是一個完美受害者的形象,講一個‘領海權利受到侵犯,被迫反抗卻遭到重創’故事。”
“隻有在這樣的故事之下,他們才有可能找到介入的理由,從而依靠軍事上的力量,對我們形成壓製。”
“我們可以判明他們的意圖,但問題是,我們所能使用的應對策略極為有限。”
“原因有兩條。”
“第一,他們的切入點極為狡猾,甚至可以說是詭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想要去做對位的抗辯很難,對國際輿論來說,接受度也不高。”
“第二,我們無法使用更加果斷的手段,因為他們很可能早就對此做好了準備,隻要我們一動手,就相當於把把柄交到了他們的手中,反而會造成更加不利的結果。”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次的事件是我們這個輿情部門自成立以來所遇到的最大的挑戰。”
“我們必須集思廣益思索對策,去逐步消解對方的攻勢。”
“現在,我請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什麼策略或者預測,都可以現在提出來!”
說完後,胡立凱環視一圈,靜靜地等待著眾人的回答。
而他的話音剛落下不久,會議室裡就有人舉手說道:
“我們能不能直接禁止特定媒體發布消息?依據就是違反新聞機構管理條例?”
“不行。現在的問題就是,他們並沒有明確違規動作,如果我們以此為依據,實際上也隻不過是把主動遞刀子而已。”
“單點處理相關人員呢?以非關聯的理由。”
“也不行,這次的攻勢是有組織的,抓一兩個人,解決不了問題。”
看著胡立凱不斷搖頭,李想也不由得有些失落。
難道,真的就沒有任何辦法了嗎?
想想也是,這一次對方使用的全部都是陽謀,除非己方也以陽謀的手段去應對,否則一切的動作都隻是給他們的謀劃添柴而已。
但問題就在於,己方並沒有足以跟對方抗衡的陽謀陽謀等等。
李想的腦中靈光一閃,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既然是陽謀,那最大的弱點是什麼?不可更改!
這個謀劃一旦被確定,就必須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否則,早已規劃好的一切行動,就會付諸東流。
那麼,既然是這樣,如果我們能預判他們下一步的行動呢?誠然,正如胡立凱所說的,就算我們能夠預判,也沒有太多的應對策略。
可是,如果我們什麼也不做,隻是提前他們一步,公開他們要做的事情呢?
這是輿論戰爭!
跟其他任何領域都不一樣,它的本質,就是信息上的衝突!所以,隻要拿到了信息的優先權,就等於提前鎖定了勝局!
想到這裡,李想立刻舉起手,迫不及待地開口說道:“我們不需要跟他們做對位競爭!”
“不對,我們甚至根本不需要跟他們競爭,我們要做的,隻是公開他們正在做的事情!”
聽到他的話,胡立凱轉過頭問道:
“什麼意思?具體說說?”
李想沉吟片刻,組織好語言之後,把自己的判斷一股腦地說了出來。
會議室裡的人連連點頭,胡立凱的臉上也流露出讚許的神色。
“很不錯的思路!我覺得,這一點我們可以去做嘗試!”
“畢竟,這不會導致任何不良後果,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影響其他策略的執行。”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應該公開什麼?”
應該公開什麼.李想皺了皺眉頭。
公開他們將會配合航母的行動?公開安南與他們的勾結?
不,這算不上什麼下一步動作。
或者,公開他們即將要發布的其他言論、預測他們將會持有的論點?
這確實能發揮一些作用,但恐怕.還不夠有力。
一時間,李想陷入了沉思。
他反複地琢磨著對方已經發布的那些文章,並且逐漸提煉出了一個核心的要點。
不,不是所謂的客觀、中立。
而是法理。
沒錯,他們一直在拿法理說事。
很顯然,這就是一種鋪墊。
那借助這些鋪墊,他們到底想要乾什麼?海洋法.國際法.法庭?!李想猛地回過神來,他開口說道:“法庭!”
“國際法庭!”
“沒錯.僅僅依靠這種道德層麵上的譴責,根本就不夠他們介入這場糾紛,他們還需要更有力的理由.”
“而這個理由,就是國際法。”
“聯合國海洋公約!我們應該查查這個,看看他們到底還有什麼文章可做!”
而就在國內輿論風雲變幻的同時,遠離大陸的小島上,也是波濤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