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去割他們的韭菜吧陳念的計劃其實很簡單,他知道,既然有些事情必然要發生,那還不如自己插一手,讓它提前發生。
這麼做並不是沒有壞處,但在製裁已經露出苗頭的前提下,陳念認為,這是製造窗口期的唯一機會。
誠然,引爆金融危機、尤其是在美國金融環境比前一世更差的情況下引爆金融危機勢必會導致更嚴重的全球性通脹,為了轉嫁國內矛盾,對方一定會不要命地放水維穩,連鎖反應之下,國內必將受到輸入型通脹的衝擊。
但是,陳念現在所處的世界有一個絕對的優勢,那就是,自己手裡有掛。
隻要有掛,自己就可以用越過經濟和科技發展規律的速度去發展科技,創造科技成果,並通過這種科技成果,來反向提高生產力、擴大需求,消化掉嚴重通脹引發的負麵影響。
這樣一來,哪怕官方像前一世一樣,用“透支潛力”的方式來應對危機,最終的結果也將是可控的。
熱錢不會流入房地產,而是會流入到自己創造出來的那些新技術、新產業中去。
尤其是工程機械領域發展帶來的長尾效應,狂飆基建的效果會變得更明顯。
到時候,08年金融危機中典型的鋼材行業蕭條可能壓根就不會發生彆說蕭條了,大興基建的環境下,鋼材夠不夠用還兩說呢。
畢竟,哪怕是現在,在武器出口訂單增多、飛機產量升高、以及深藍16及周邊項目的影響下,國內鋼材市場都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增長勢頭了。
到時候,怎麼去多搞點礦、多煉點鐵,恐怕才是真正要考慮的問題。
想到這裡,陳念輕輕舒了一口氣。
方向算是基本明確了,那麼,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儘快輸出技術,把工程機械所需的所有關鍵節點,全部以文檔的方式呈現出來了.陳念告彆了陳果,回到自己的住處之後,他馬不停蹄地展開了早就準備好的白紙,開始根據自己腦中的知識,逐一去輸出技術成果。
不得不說,這是一項艱難的工作。
他的麵前有兩條路。
要麼,就是不管不顧,腦子裡有什麼,就全部都寫下來,全部放到紙麵上。
要麼,就是先自己提煉,理順邏輯,搞清楚關鍵點,評估完各個模塊、各個環節的難度之後,再把關鍵位置的內容寫出來。
前者需要大量高度重複的工作,純粹是個體力活。
後者則需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實際上也並不能節省太多時間。
綜合考慮之下,陳念還是選擇了第二條路。
這條路雖然同樣不能帶來知識增量,也不會有源點收益,但至少,是可以鍛煉他的邏輯思維能力的。
於是,整整一個晚上,陳念都在跟移山項目的第一個設備死磕。
一直到天色放亮、太陽初升的時候,他才終於完成了重型挖掘機k75的所有關鍵技術的輸出。
這已經是簡化到不能再簡化的版本了。
但是他相信,哪怕光是憑借這個版本,徐工集團也應該能完美地複刻出這一台堪稱傳奇的重型挖掘機.整理好堆成了厚厚一遝的文檔,陳念終於鬆了口氣。
他打電話給陳果,讓他過來取走了文檔,隨後撲倒在床上,倒頭就睡。
而此時此刻,移山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也正式開始了上海。
在確認完陳念提供的信息之後,陳飛雲的心情可以說是久久都不能平複。
從那幾條有限的信息裡,他看到了重大的機會,甚至可以說,他看到了傳說中的“國運”。
金融危機就要來了。
而且,這次金融危機一旦爆發、並且己方引導得當,那麼傷害最深的,就是美國整個經濟體係的地基,也就是他們的中產階級。
畢竟,無論是投機房產、還是cds,都不是掙紮在所謂“平均水平線”上的底層民眾能玩得轉的東西,而真正的前1富人,大部分又不會去插足這種風險過高的投資方式。
隻有那些具有一定經濟實力,卻嚴重缺少投資渠道的中產階級,才會為了去搏一個一夜暴富的機會,參與到這樣的賭局中來。
他們沒有想過自己會輸——或許想過,但他們確實太過高估自己的能力了。
他們對於後果的淺薄預判,將會給他們一個慘痛的教訓。
陳飛雲緊緊盯著眼前的屏幕,屏幕上是他從各個渠道收集來的有關cds、美國房價的最新數據。
從這些數據中,他試圖去分析出一個可以利用的關鍵節點。
現在,整個金融市場就好像一堵城牆,它看似堅固無比,但隻要找到了那個“應力集中點”,就能用極小的代價,把整麵牆全部推倒。
到底從什麼方向下手.陳飛雲的大腦飛速運轉,排除著一個又一個的可能。
首先,試圖直接去衝擊cds市場是絕對不行的,截止到今年9月,美國cds的市場名義持有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49.2萬億。
在這種體量下,想要依靠己方的資金去操控整個市場,無疑是癡人說夢。
按照這個邏輯,自己所擅長的純金融的手段應該說全部是失效的。
那麼,就隻能從實體經濟領域下手。
方向很明確,就是要降低美國房產市場上整體的價格預期。
隻要“房產期貨”的價格降低了,現貨的價格也將隨之崩盤。
而現房價格的崩潰,就會立刻導致違約率上升,隨後引發雪崩效應,造成規模化違約。
可到底要怎麼做?降低需求?不可能。
由於次級貸的特殊性,大部分買房者的需求都是所謂的“剛需”,想要說服他們不再買房,不能說難,應該說是幾乎沒有可能性。
而投機者則更不可能了,他們本來就是看到房價上漲的趨勢才參與到這個市場裡來的,現在你去跟他說,彆買了,免得房價漲的太快,這不是欲蓋彌彰嗎?
政策?
彆鬨了,現在美國政府恨不得房價再漲高一點,彌補當前的財政缺口,他們怎麼可能在這種時候自斷一臂?需求不可能降,政策也不會變化,那降低房地產商的成本呢?不,房地產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成本並不是決定售價的主要因素,就算成本真降了,唯一的影響,也隻不過是讓地產商賺的更多而已一時之間,陳飛雲陷入了迷茫。
這種感覺,就好像明明看到了山頂上的金礦,卻無論如何都找不到上山的道路一樣。
他所能看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擴大房屋供給。
但問題是,這個動作,由誰來做?
陳飛雲突然靈光一閃,他想到了一種可能性。
也許,國內的房地產商出海的時機,確實已經到了兩天之後,富力地產總部大樓內。
張立倫坐在辦公桌後的老板椅後,神態悠閒地喝著廉價搪瓷茶杯裡價值上萬元的茶水,開口對麵前的陳飛雲說道:
“陳教授,您說的這件事情不是我不幫您,但問題是,我們確實無能為力。”
“您也知道,國內的房地產市場發展迅猛,我們公司每年依靠國內的投資,就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了。”
“現在,您要求我們抽調出資金,放棄國內的項目,轉而去一個風險更高、環境更差、對我們來說也更陌生的市場去進行投資,您這不是為難人嗎?”
“再說了,退一步講,我們也確實考慮過美洲戰略,但問題是,我們缺少一個合適的,進入美國市場的契機。”
“同樣的,我們也缺少一個.抓手。”
“要端碗吃飯,那起碼碗得有抓手,要不然的話,容易被燙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