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沒辦法就是沒辦法,咱們整個國家都沒解決的問題,你想要去解決,哪有那麼容易啊?”
王青低垂著眼,他的心裡反複想著剛才劉茂才提到的那三個詞。
液壓,軸承,電控。
是不是解決了這些問題,自己想要的那種挖掘機,就能造出來了?
一時間,他不由得有些出神。
直到王利民再次叫了他的名詞,他才反應過來。
“你想什麼呢?那麼入迷?”
王青長長舒了口氣,回答道:
“我在想,有沒有什麼路子,能把這個技術上的問題幫三陽廠解決了。”
聽到他的回答,王利民啼笑皆非地說道:“你要真有那麼大能耐就好了!”
“真要是把技術問題搞定了,幫三陽廠造個新產品出來,彆說縣裡,市裡我都給你宣傳去!”
“但問題是,這種問題你怎麼解決?”
“你是學文的,又不是學理的,難不成你還自己畫圖、自己搞研究?”
王青搖了搖頭,回答道:
“我自己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建成不是在西工大上學嗎?”
“我聽說,他在那邊學的挺好的,還參加了學校裡的科研項目。”
“如果問問他呢?他說不定有辦法.”
“你可快彆鬨了。”
王利民打斷了他的話,繼而又給他潑起了冷水。
“建成學的那是航空的,這我都知道。”
“造飛機的,你讓他來造挖掘機?開什麼玩笑呢”
“那總要試試啊.”
王青抬起頭,神往地看著遠處的天空。
這一刻,他的心裡充滿無力感。
他也知道王利民說的是對的。
王建成哪怕再優秀,他所學的專業,跟自己要解決的問題也完全不對口。
自己也是個大學生,在這一點上,其實是心知肚明的。
但,冥冥之中,自己就是有某種預感。
或者說,某種期待。
萬一呢?萬一,他真的有辦法呢?
總得試試吧.畢竟,這可以說是落腳村唯一的希望了。
靠人力去開路,實在是太難了。
這一次是有人受傷,下一次呢?
如果鬨出了人命,那修路的任務,就不可能再繼續下去了.一個小時之後,遠在西工大的王建成接到了來自王青的電話。
在電話裡,王青向他敘述了落腳村修路的困難,同時又說出來自己的想法。
這個想法讓王建成大吃一驚。
“為什麼不去租一個成熟的產品?調不來嗎?”
電話那頭的王青沉默了片刻,回答道:
“國內找不到這樣的產品。”
“如果想要買,就得是從國外進口,這錢我們真的出不起。”
“但是,如果三陽廠能造出來,湊湊合合,我們村自籌資金,再加上縣裡支援一點,還勉強能夠.”
“明白了。”
王建成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對自己出生的那個村子,實際上他是再了解不過了。
雖然在小學之後,自己就搬到了縣城裡居住,但是,每年回家祭祖的時候,那條險峻的山路、以及山路儘頭那個貧窮、落後的小村莊,仍然在一次一次加深著他對那裡的記憶。
他也曾經想過要去改變那裡的一切,但總是覺得自己能力不夠。
現在,王青做起了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也許,自己也確實應該儘一份力想到這裡,他開口說道:“那我幫你想想辦法吧。”
“我沒法保證一定能成,你也彆抱太大希望”
“行,你幫我問問就行!”
電話對麵的王青明顯忽略了後一句話,語氣也為之一變。
王建成愣了愣,最終沒有再說什麼喪氣話。
掛斷了電話之後,王建成陷入了沉思。
這玩意兒找誰呢?自己身邊的同學、老師,好像沒有一個是做這方麵的研究的。
——除了喬麥。
她好像還勉強算有點聯係。
不過,她能懂嗎?要不還是找李想幫幫忙吧。
他雖然專業上不怎麼樣,但人脈廣的嚇人,就算自己幫不上忙,應該也能找到能幫上忙的人.想到這裡,王建成立刻給李想打去了電話。
而李想在聽到他的問題後,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就給出了答案。
“這個事情,你找喬麥是沒錯的。”
“她最近剛參加了一個工程機械項目,在這方麵有一些資源。”
“如果項目的進展順利,說不定可以順帶著幫你解決問題。”
“不過,我個人的建議是,你找喬麥的時候,把陳念叫上。”
“學長?找他乾嘛?”
王建成疑惑地問道。
在他看來,陳念所研究的領域跟挖掘機這玩意兒那是真的一點邊都不沾,找他來幫忙.專業不對口啊。
然而,李想卻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模棱兩可地說道:“要解決問題,就要找聰明人嘛。”
“咱們幾個裡麵,陳念顯然是最聰明的那個。”
“你要是信我,你就去找他。”
“真要是解決不了,那再去想彆的解決方案唄”
“明白了。”
王建成鄭重點了點頭。
謝過李想之後,他分彆給喬麥和陳念打去了電話。
而陳念接到電話的第一反應,不是驚訝,而是驚喜。
臥槽,鄉鎮企業開始產生技術革新的內生動力了?這他麼可不僅僅是一個八爪式——或者說全地形挖掘機的新產品那麼簡單。
這意味著,技術快速迭代的影響,已經逐漸下沉到底層區域了。
一旦形成規模,以後國內技術的發展,會更加健康。
所以,這一次的“示範項目”,他還真就必須得幫著做出來.(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