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光刻機!隻有老美受傷的世界達成了陳念並沒有為張瑞的遭遇感慨太久——不,應該說他這不是遭遇,而是報應。
那就更不用擔心了。
所以,他的心裡其實連一絲波瀾都沒有起,隻是暗暗想著,國內像他、像他家一樣的情況應該不少。
什麼時候把這批人都清洗乾淨了,國內的經濟和金融環境,才能算是真正走上正軌。
不過,這不是自己應該擔心的問題。
以陳飛雲為代表的那一批專家會去處理的。
自己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配合陳果交給自己的白皮書,去幫助國家,在美國讓出來的那些空間裡,火速去搶占領先陣位。
趁著對方潰敗的機會拿下越多陣位,以後的仗就越好打。
要從哪裡開始呢?
電池?稀土?糧食?
正當他在腦子裡默默規劃的時候,一旁的李想突然開口抱怨道:
“話說,你有沒有發現,現在的手機越來越貴了?”
“本來技術發達了,應該越來越便宜才對,你猜怎麼著,那天我去看手機,居然要大好幾千塊錢!”
“一堆不知道能有什麼用的功能,好像把我當冤大頭似的,我都不知道那些功能有什麼用”
陳念心思不在這裡,聽到他的話,也隻是隨口敷衍地答了一句:“沒辦法,高通稅嘛.”
“高通稅?什麼玩意兒?”
李想莫名其妙地問道。
陳念猛然回過神來。
他突然意識到,這年頭還沒有高通稅這一說。
畢竟,高通現在主要的發展,還是在基站芯片上。
他們的業務還沒有大規模擴展到手機這類終端產品,因為,需要強大芯片性能的智能手機,壓根就還沒出現.這恐怕是個機會。
現在是2006年4月,距離明年蘋果發布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手機,還有整整一年的時間。
如果我們自己的企業能搶占這個先機,先一步發布智能手機,那很有可能,以後智能手機的市場,就是我們說了算了。
並且,它的意義還不止於此。
對於一款在未來適用最多、影響範圍最大、普及程度也最高的智能設備來說,它的長尾效應極為驚人,技術裂變所產生的收益也必然是可觀的。
甚至於,它的一些小小變動,就會牽動無數相關公司的發展。
剛才自己還在想要選擇哪一個陣地,現在看來,智能終端市場,不就是一個重要陣地嗎?
想到這裡,陳念壓下心裡紛亂的思緒,開口回答道:
“高通是家公司,他們有很多專利,在手機和通訊領域收了很多錢,所以手機價格就被拉高了。”
“這就是所謂的高通稅,不過,現在這個說法還不算普及.”
聽到陳念的話,李想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隨後,他開口問道:“所以高通的專利,主要是在哪些領域?”
“很多。包括通訊協議啦,芯片啦,傳輸設備啦.等等等等。”
“簡單地來說,跟通訊、智能化相關的領域,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哦那就是說,如果要讓手機價格降下來,我們還得先把高通乾倒?”
“那也太複雜了吧還是算了,這個體量,搞不好又是一個移山項目了。現在移山項目都還沒做完呢吧?”
陳念微微皺眉,隨即又舒展開。
他輕輕搖了搖頭,回答道:“是沒做完。”
“不過,這一塊的項目規模,應該用不了那麼大.”
“我們隻需要解決核心的問題就好。”
“至於乾倒高通.有人會出手的。”
告彆了李想,回到自己的住處之後,陳念立刻坐到桌前,開始準備自己的下一步計劃。
很顯然,陳念口中所說的“核心的問題”,指的就是芯片。
但實際上,他還想要更進一步,直接打到光刻機上。
原因很簡單,按照他從前一世獲取到的曆史經驗來看,在芯片領域,我們被卡脖子最嚴重的,無非就是eda、光刻機這方麵。
而eda,本質上並不涉及太多“硬障礙”。
或者說,它是一個靠錢砸就能砸出成果方向。
歸根結底,最難的東西隻有一件,那就是光刻機。
解決了光刻機的問題,芯片問題的窘境就能迎刃而解。
因為,它不僅僅能解決最核心的芯片製造問題,還能作為某種交換條件,去換取更多的東西。
想到這裡,陳念鋪開白紙,開始逐一寫下一條一條的判斷。
客觀的來講,在這個時代,國內芯片工業的發展是極度落後,並且前景渺茫的。
雖然因為陳念穿越者的身份,所謂的漢芯事件在陳念取得影響力之後就已經被叫停,但基礎的薄弱,仍然使得這個行業發展極度緩慢。
典型的表現就是,中芯國際連工廠都建到第九座了,但生產標準卻仍然停留在300微米的級彆,連納米的門檻都沒摸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自己強行要上納米級彆的光刻機,很可能出現的結果是:
技術有了,但基礎建設不足,工藝不足,導致科研人員隻能對著圖紙望洋興歎。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基礎技術拉上來。
但問題是,芯片所涉及的基礎工業太過於繁瑣和複雜,如果一個一個去突破,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
最好的辦法,還是用“旗艦項目”拉動產業發展的方式去解決.一時之間,陳念不由得陷入了矛盾之中。
這完全就是一個悖論。
想要搞光刻機,就得先發展基礎。
但是要發展基礎,光刻機的項目又必須存在。
他長長歎了一口氣,心裡暗暗想道:果然,有些涉及到底層規則的事情,哪怕是開掛也解決不了的.要不然,就直接把問題丟出去,讓星火小組來解決?
對啊!
為啥所有事情都要壓在自己手裡?如果所有問題都靠自己解決,那還要星火乾嘛?念頭通達了。
陳念的臉上一下子有了笑容。
於是,他馬不停蹄地打開係統,開始研究光刻機的解析源點需求。
現在,他自己手上有6.8個源點,這是上一次移山項目把他榨乾了之後,好不容易才攢出來的。
&n光刻機所需要的源點達到了19個點。
&n,也到了16個點。
&n級彆的光刻機技術。
僅僅隻需要5.2個源點。
&n以下的技術似乎有點不夠看,但轉念一想,這畢竟是光刻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