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他的話,李靜直起身子,歎了口氣後說道:
“現在的情況真的由不得我不緊張。”
“國內的報道你看了嗎?知道他們是怎麼說的嗎?”
胡萬有愣了愣,猶豫了幾秒鐘後,才終於點了點頭。
“看了。”
“這些事情,我本來是不想告訴你的,怕給你心理壓力。”
“沒想到你自己還去看了——平時工作那麼忙,還有空看新聞?”
李靜苦笑著搖搖頭,回答道:“這事兒那麼大,我再怎麼遲鈍也不可能不知道了。”
“本來用埃文德白河區域交換高鐵項目就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質疑了,現在,再加上有些人故意在國內推波助瀾,我們這個項目的合理性更加不受信任。”
“唯一能逆轉輿論的方法,就是確定白河金礦的價值,讓民眾知道,我們不是在做虧本生意。”
“可問題是.哎。”
李靜沒有再說下去,但胡萬有已經猜到了她的想法。
說到底,她並不是對金礦本身沒有信心,而是被網上那些洶湧的輿論摧毀了對她自己的信心。
現在,她擔心的其實不是金礦到底存不存在、儲量有多少、品位有多高。
她擔心的是,哪怕這座金礦最後被證明真的能夠完全彌補高鐵項目上的虧損,也仍然無法說服民眾、無法讓他們對國家的決策恢複信心。
最終,導致這個項目,成為華夏發展曆史上,一個永遠的汙點。
想到這裡,胡萬有拍了拍李靜的肩膀,開口說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你自己好好想想,我們這個國家,有多少事情是真正能獲得完全的理解的?”
“從一開始,這個國家的誕生,其實就已經處於質疑和敵意的風暴中了。”
“再之後,我們打北半島、搞抗美援朝、搞改開、搞戰鬥機、搞高鐵,有哪一件事情,是真的順順利利的?”
“沒有的!”
“我們能做的,隻是把手頭的工作做好。”
“至於其他的,有人會替我們解決。”
聽到胡萬有的話,李靜重重地點了點頭。
而這時,鑽探機的深度已經到達了預定深度,短暫停頓之後,鑽頭開始向上運動。
兩人同時轉過頭,緊盯著鑽頭深入的那個直徑不到五厘米的小孔。
沒有地下水滲出的痕跡,地下砂岩應該並沒有受到流水侵蝕。
這樣的征兆讓人更加摸不著頭腦。
因為,情況開始向兩極化發展了。
要麼,這座山下的金礦儲量遠遠低於預期。
要麼,他們的腳下,就是一座從未被真正探明的,甚至儲量有可能跟蘭德主礦脈上大小礦山相媲美的大型金礦。
揭曉答案的時刻,即將到來。
李靜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當鑽頭徹底提出鑽孔之後,她立刻迫不及待地撲了上去,開始檢查那些被打出來的砂石。
她的手指都有些微微顫抖,甚至連續調整了好幾次,才終於調好了透鏡。
而當那些砂石躺在她的手上時,她緊張的情緒瞬間達到了頂峰。
心跳仿佛在這一刻漏了一拍。
她的瞳孔驟然縮小,因為她在透鏡的視野裡,看到了不可思議的東西。
滿眼的金色。
她慢慢抬起頭看向胡萬有,結結巴巴地說道:“我們好像,挖了個大家夥”
幾天之後,埃文德白河第一次勘探結果出爐。
根據多次勘探和試采結果判斷,埃文德白河金礦的黃金總儲量在400噸以上,金礦石品位達到了驚人的9.6克每噸。
這個數字遠遠超過國內金礦的平均品位,哪怕在南非蘭德礦場中,也屬於優質的水平。
拿到報告之後,李靜一頁一頁地翻完了超過100頁的報告,全程沉默不語。
胡萬有則是喜笑顏開地在旁邊打著電話,向國內彙報著情況。
“.對啊,品位在9.6左右,當然,還有可能更高。”
“畢竟我們現在勘探還不完全嘛低是不可能低了的,下限就在這裡了。”
“這個礦算是拿對了,我們賺大發了!”
“如果考慮全周期收益的話,隻要南非這邊的政策沒有變化,光這個金礦,我們估計就能賺1000億以上!”
“嗬,那些加拿大人估計悔得腸子都青了——不對,他們也沒什麼好後悔的,畢竟他們從一開始就沒看上這塊地。”
“要不怎麼說他們蠢呢.”
“哎呀,不是我們的功勞,主要還是上級領導給的方向正確。”
“這次可不是拍馬屁啊,真不知道他們的情報從哪裡來的.”
“好了好了,不說了,我這裡事情多的很,你按照我發過去的報告彙報就行.”
放下電話,胡萬有轉向李靜,樂嗬嗬地問道:“這下不用擔心了吧?”
李靜點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
“擔心還是擔心的。”
“這裡的開采難度比我們預計的要難得多,礦山基建上.”
“彆扯了。”
胡萬有一揮手,打斷了她的話。
“在基建這事兒上,還有什麼能難得住我們?”
最近狀態不太好,人不舒服,先發一章吧。
這幾天欠的後麵會慢慢補上。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