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h20首飛一周之後,h20的整裝和地麵測試工作全部完成。
這架龐然大物第一次離開了車間,落到了地麵上。
603所的試飛場裡,俄方參與項目的技術代表被獲準參與首次試飛,而馬羅科夫也收到邀請,千裡迢迢地飛到了華夏,準備見證這曆史性的一刻。
還在飛機上時,他就已經開始為這次的首飛而緊張不已。
——實際上,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緊張什麼。
那又不是自己家的飛機,甚至己方的技術人員都沒有參與過核心的設計。
充其量,隻是在對方需要的時候,提供了一些成熟的技術思路罷了。
彆說“合作”,連“交易”都不太算的上,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603所給了聯合航空一個參與的機會”。
所以,本來他是不應該對此過多關注的。
但不知為何,在聽到h20即將首飛的消息之後,他就是激動不已。
這樣的感覺很難形容,如果非要舉例的話,就好像是.自己有一個強壯的、不講道理的鄰居,他每天仗著家裡的菜刀欺淩自己,而突然某一天,自己隔壁的另外一個鄰居掏出ak47雖然不知道這個拿著ak47的鄰居會不會也變得跟拿菜刀的鄰居一樣,但至少在此刻,自己確實是揚眉吐氣的.抱著這樣的心思,馬羅科夫趕到了603所,而接待他的,則還是中航集團的王明。
“明,我們又見麵了!”
馬羅科夫滿臉笑容地迎了上去,伸手握住了王明的手。
“能收到你們的邀請,這實在是讓我無比榮幸——我知道,在大多數時候,你們的第一次試飛都是保密進行的。”
“說服上級讓我來參加,花了你們不少時間吧?”
聽到他的話,王明笑著搖了搖頭。
“那倒沒有,這個項目畢竟是雙方工程師同時參與的,伱作為代表參加也是應有之義。”
“這是雙方友誼的見證,當然,對我們後續的技術合作,也有不少的好處。”
這番話說得冠冕堂皇,無論是誰聽了也挑不出一絲毛病。
不過,王明的心裡卻很清楚,之所以要把俄方的代表邀請過來,其實本質上還是一個目的:把他們綁架上船。
畢竟,與其他裝備不同,h20這樣的戰略轟炸機從誕生開始,所肩負的使命就隻有一個,那就是“進攻性威懾”。
它所承載的戰略意圖,甚至可以說是與洲際導彈彆無二致的。
也就是說,它的誕生必將挑動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的敏感神經。
乃至於有可能從“輿論上的壓力”,轉變為現實的對抗。
所以在這種時候,必須拉大鵝一道,讓這樣的壓力分擔到他們的頭上。
你說我們有威脅?可是我們這個項目是受到世界第二大國認可的,如果要批判,那就連帶他們一起批判好了。
不過,你們真的敢嗎?他們瘋起來的時候,可是真的會往你頭上扔花崗岩導彈的——這些話王明不可能跟馬羅科夫說,但可以推斷,其實在對方的心裡,對華夏的潛在意圖也是清楚的。
果然,在聽到王明的話之後,馬羅科夫的臉上露出了一個曖昧的笑容。
他的眼神掃過空曠的機場,咳嗽一聲後,輕輕巧巧地便轉變了話題:
“那個大家夥呢?還在機庫裡嗎?預計起飛時間是什麼時候?”
“這該死的天氣,簡直是比西伯利亞還冷。”
“如果距離起飛還早的話,我們不妨先到你的辦公室裡去喝一杯咖啡.”
“快了。”
王明回答道。
“目前正在進行最後的檢查,不出意外的話,半個小時之內就能進入試飛流程。”
“那我就在這等著吧。”
馬羅科夫識趣地回答,隨後又繼續說道:“不過,你們真的需要那麼多複雜的檢查嗎?這架轟炸機的研發進展那麼順利,我總感覺你們應該是早就已經處理好一切了才對”
王明微微點頭,回答道:
“這是為了保證萬無一失,並且你也知道,這架飛機上應用了許多新技術。”
“那些技術全部都是第一次實踐,我們必須謹慎”
“是啊.”
馬羅科夫歎了口氣。
他的心裡升起一陣酸澀的感覺。
這些華夏人正在不斷地向前走著、不斷地為他們的裝備升級更先進的技術,而自己的國家呢?如果不是前蘇一留下來的那些技術底蘊,恐怕整個國家的航空事業,都已經快要崩潰了吧?
這樣的對比,怎麼能不讓人心生感慨?
本來,俄國也是有機會走上跟他們一樣的發展道路的。
可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錯誤,把自己的祖國推向了寡頭統治的深淵.他的眼睛不易察覺地眯了眯,整理好情緒之後,才開口問道:“所以它到底有什麼特彆的?能說說看嗎?”
“不,不用跟我說具體的技術參數,隻要告訴我,它跟b2相比,哪一個更強就好了。”
王明的臉上露出自豪的笑容,隨後,他回答道:
“b2怎麼說呢?b2在我們的h20麵前,就是上一代的產物。”
“是的,b2很強,但它畢竟老了。”
“而h20,卻是剛剛誕生的新勢力。”
“更敏銳的雷達、更聰明的航電、更強大的隱身性能當然,還有更快的速度。”
“在速度方麵,你應該也很清楚,我們借鑒了圖160的可變後掠翼設計。”
“這項技術的適配過程你們的研究人員也有過參與,所以,你應該對此有一些了解。”
“確實。”
馬羅科夫點點頭。
“我聽說,這架h20最高飛行速度能達到2.2馬赫。”
“這很誇張.一架隱身戰略轟炸機,居然能具有高速突防能力——應該說,它是圖160和b2的結合體吧?”
“但是我有點懷疑,你們的變循環發動機能撐得住嗎?畢竟它也是一個新事物”
“誰知道呢?”
王明並沒有把話說死,而是不置可否地回答道:
“反正試飛馬上就要開始了,它的表現到底如何,一看就知道了.”
與此同時,西工大裡。
李想高高地坐在他住的居民樓樓頂上,手裡端著的熱乎乎的茶,腳下是熾熱的火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