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危機升級晚點還有一章)陳念之所以沒有返回成都,而是直接從上海飛往大連,其實為的就是在最後的衝刺時間裡,給這艘航母保駕護航。
畢竟,055雖然同樣先進、同樣複雜,但相比航母這樣巨無霸級彆的係統性工程來說,難度還是要小得多的。
對於沒有任何航母製造經驗的華夏來說,也許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就會導致重大隱患。
所以,必須要有一個絕對熟悉航母、並且技術上也足夠過硬的人來負責全盤檢查。
可以說,陳念就是唯一的人選。
——當然,劉老同樣也有這樣的能力,但他的身體太過衰弱,已經不能適應這種高強度的工作了。
可即便是這樣,他仍然硬挺著完成了一小部分的工作,並且在陳念到來的第一時間,就將自己掌握的信息交接給了陳念。
可想而知,他對這艘航母的期盼,到底有多深。
陳念不敢辜負劉老的期望,在到達大連後,也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中。
距離航母正式下水還剩下不到50天,他要對航母所有裝置完成檢查。
這並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
對普通人來說,也許航母就是一艘大點的船,船艙裡能停飛機,甲板上能放飛飛機,僅此而已。
但實際上,一艘航母僅最核心的模塊就包括飛行甲板、阻攔裝置、雷達、天線、機庫、升降機、油料、輔機、通信、動力等等多達數十個部分。
陳念要做的,就是帶領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對所有這些部分逐一完成檢查。
當然,這一項工作的意義,也不僅僅是為了排除風險。
從另一個方麵來說,陳念在場,就可以用自己所掌握的細節信息,來進一步提升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幫助他們完成在自己領域的“融會貫通”。
飛行甲板一側,陳念站在一眾經過多次篩選、審查的工程師中心,指著地上的阻攔索說道:
“.這條阻攔索我們目前使用的是巨力集團生產的超聚乙烯加合成碳纖維內芯鋼纜,相比起老美的聚酯芯阻攔索來說,抗剪切、抗拉能力更強,但抗摩擦能力相對來說是較弱的。”
“所以,在日常維護和使用的過程中,我們主要需要關注的,就是阻攔索纏繞部分的疲勞程度。”
“特彆是滑輪組內、尾鉤接觸點這些曲度大的位置,尤其需要注意。”
“因為扭曲後的鋼鎖內部摩擦力會損耗索芯,導致索芯消耗加快,如果不及時更換,就會損傷鋼索本身,導致鋼索斷裂.”
一邊說著,陳念一邊蹲下身,指著阻攔索說道:“你看,現在健康的阻攔索是不會出現任何油漬的,但這條索的鎖芯內包裹了一層極細的染色纖維,如果發現鋼索出現異常著色,就一定要注意了.”
一旁圍觀的眾人紛紛點頭,實際上,他們對這條阻攔索的了解也並不在陳念之下,但這個步驟仍然不可省略。
陳念必須要保證所有人都完全清楚、嚴肅地對待艦上的每一個細節,最大程度排除風險。
“我們現在使用的電磁攔阻係統屬於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從優勢上來說,這套裝置體積小、靈活性高,過程中可以采用閉環控製策略,能夠顯著降低阻攔過程中的峰均力比,安全性更高。”
“但同樣的,這套裝置也有缺陷。”
“目前來看,我們使用的電容儲能方式能量密度高——甚至有時候可以說是過高,所以對整套電力係統載荷的要求也相應變高了。”
“同時,因為智能化設計要求,這套係統的阻力設置是實時的,如果短時間內起降多種不同重量的戰機,有可能導致電力係統在重複充放電過程中出現短暫疲勞。”
“這種情況下,隻要直接重啟係統就行了——不用擔心,我們的儲能不是飛輪式的,重啟速度很快。”
“當然,這也是最極端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出現這種問題的。”
實際上,陳念所說的這個問題確實是極小概率問題,它的根源就是之前劉老所說的,中壓直流係統的靜態穩定問題。
要想解決,就要從整個船舶綜電係統下手,設置更多儲能單元,保證供電穩定性。
兜兜轉轉,這就又回到所謂“電池”的問題上來了。
陳念不由得有些感慨。
在最開始進入到科研領域時,他總以為各個係統、各個技術、各個裝備之間是獨立的。
但等到現在,攤子大規模鋪開了,他才發現,原來大多數時候,看似毫不相關的兩個項目也會存在共同的聯係。
航母和高鐵共用一套電容方案,殲二十二和挖掘機涉及相似的液壓技術。
沒有哪個裝備高人一等,隻有解決了最基礎的問題,更複雜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陳念花費了一整天的時間完成了攔阻係統的檢查,直到太陽西沉時,眾人才收拾起東西離開甲板下船。
其他工程師們還在消化著今天的檢查要點,想要把陳念檢查的內容歸類彙總,定型成一套流程。
大家相互討論著,速度也不由得有些慢。
走在最前麵的陳念背影有些孤獨,他下意識地想要放慢腳步等等後麵的人,但卻又突然覺得沒有必要。
如果,他們不願意的話,其實自己也真的不需要太在意隻要解決問題就好了。
然而,等他們走下航母、踏上堅硬的地麵之後,後麵的工程師們卻一個一個地趕了上來。
他們主動跟開啟了話題,跟陳念聊著剛才檢查的細節。
“陳工,我剛才看了我自己記下來的要點,我發現一個細節,是可以優化的”
“陳工,電磁攔阻裝置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設置一個指標參數。我的意思是,先進行一次極限實驗,確定好極限閾值.”
“陳工,如果要徹底解決攔阻裝置的缺陷,我們應該是要從綜電係統整體上改進,我打算找馬總聊聊,您看這麼聊行不行”
陳念一邊回答著眾人的問題,一邊慢慢地向前走。
不知不覺間,原本的隊形已經發生了變化。
大部分人保持著同樣的速度,一兩個有了新發現的工程師則跑到了前麵,打算趕緊去實驗室,驗證自己的猜想。
看著他們的背影,陳念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笑容。
大概,這才是他想要的結果深藍16項目最後衝刺工作按部就班的進行,一切都井然有序。
但在另一邊,遙遠的非洲大陸上,情況卻已經徹底陷入了混亂。
市中心的某間辦公室裡,季風默默地看著桌麵上的地圖,眉頭緊緊皺起。
他是華夏某公司常駐喀土穆的財務人員,也是傳說中的“老蘇丹”。
實際上從中石油剛剛進駐蘇丹的時候,季風就跟隨隊伍到達了這片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