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經過討論之後,我們還想再進一步提出新的采購意向。”
“也就是我此前已經與你溝通過的,有關導彈係統的部署意向。”
“我們認為,在局勢發展到現如今的局麵之後,此前我們的顧慮都已經消失、或者說已經不再重要了。”
“這個時間點,是最合適的時間點。”
“一旦達成一致,對各方而言,都將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所以,在這裡,我要誠懇地向你提出建議。”
“我們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部署,以應對後續我們可能麵臨的攻擊。”
聽到邱正義的話,對麵的麥森眉頭微微皺起。
實際上,這個要求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但無論是國會還是角樓,對他們的提議始終都是采取否定態度。
畢竟,該係統不同於其他常規武器係統,一旦落地,整個亞太局麵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彼時的美方承受不起這種變化的風險。
——但現在,正如邱正義所說,在邁出這一步之後,許多顧慮,都已經不再是顧慮了。
反正都已經撕破臉皮,還在乎撕到什麼程度嗎?
如果讓麥森來決策,當然沒問題。
但問題是,他的想法代表不了整個決策層的想法。
在角樓內部,目前仍然較為謹慎。
想到這裡,麥森開口說道:“邱先生,這件事情我無法給你準確的答複。”
“我能告訴你的是,上麵並不讚同你的提議,因為在他們看來,事態還沒有發展到‘最後一步’。”
“我想,你應該能明白我所說的最後一步指的是什麼。”
“明白,我當然明白。”
邱正義歎了口氣,繼續說道:
“但這就是一個悖論,不是嗎?”
“如果不部署,我們雙方所麵臨的核威脅程度將大大上升,到底是選擇‘降低傷害預期’,還是選擇‘降低發生概率’,其實是個兩難的問題。”
“我方的觀點是很明確的,我們認為,對麵絕對不可能為此而打開核威懾,他們本質上並不是賭徒”
“但你彆忘了,我們曾經被他們打出了南韓。”
麥森毫不留情地打斷了邱正義的話,後者愣了一愣,隨即說道:
“那並不算是失敗”
“不,那就是失敗,這一點,我們無論如何都隻能承認。”
看到麥森的表情,邱正義也不好再多說什麼,於是,他隻好略過了這個話題,繼續說道:
“這件事情其實並非沒有試錯的餘地。”
“我想,我們可以先放出消息,試探對方的底線。”
“這樣做的結果有兩個。”
“第一,他們確實表現強硬,直接提前啟動戰爭。”
“第二,他們口頭抗議,放任係統落地。”
“無論哪種結果,對我們來說,都是穩賺不賠的,不是嗎?”
麥森沉默不語,他知道,邱正義的觀點其實代表了很多人對當前局勢的看法——包括自己。
這些人普遍認為,對手的本質是軟弱的,不可能因為除直接宣戰之外的挑釁而做出極端反應。
或者換一句話說,對手的底線,就是沒有底線。
這一點,在過去的許多次事件中,似乎也得到了印證。
——但為什麼,國會和角樓,都不采信這樣的說法呢?
對此,麥森一直很疑惑。
但他有一個常人不具備的優點,那就是,自己不理解的事情,他並不直接把其他人當成傻子,而是會去反思,有沒有可能,是自己理解出了偏差。
這算是某種程度上的“謙虛”。
就好像在南韓問題上,哪怕邱正義已經把熱臉貼到自己的屁股上了,但他卻絕對不會因此而沾沾自喜。
所以同樣的,他也不會違背角樓的意願,給邱正義做出任何承諾。
思索片刻之後,他回答道:“這一點,我可以向角樓反應。”
“當然,我的意思是,我們可以以這條信息為籌碼,去推動整體事態的發展。”
“但在得到許可之前,事情絕對不可能落地。”
“這一點,你能理解嗎?”
“明白!”
邱正義大喜。
實際上,他就沒有指望對方真的能痛快的答應下來。
隻要允許己方放出消息,就已經是重大的成果了。
一旦這條消息被炒熱,隨著局勢進一步發展,最有可能的結果不是美方知難而退,而是假戲真做。
到時候,這將成為自己最大的“成績”,想要再向上走一步,也變得沒那麼困難了.於是,在結束了與麥森的會麵之後,邱正義馬不停蹄地做出了安排。
此時此刻,眾人的關注焦點還在南島扣押的漁民身上,但就在輿論熱度逐漸有了下滑趨勢時,又一個爆炸性的消息被拋了出來:雙方就部署問題展開了討論,有可能在近期內達成共識。
消息一出,舉世嘩然。
沒有人會不理解其中的意義。
一瞬間,全世界的目光,都彙聚在了華夏。
有人在緊張地籌備應對可能到來的衝擊,有人卻在等著看笑話。
但最後看的是誰的笑話,沒有人知道(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