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技術進展
長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內。
一間布置簡陋的辦公室裡,李炳忠滿臉困惑地看著麵前的助手羅文,有些難以置信地問道:“你的意思是,我們的rb項目要被並入成飛無偵9項目了?這兩者.怎麼說,不說完全不搭噶,但技術關聯性也強不到哪裡去吧?”
“而且說白了,我們的rb項目是一個小項目,無論是人員配置、還是資源配置,在所裡都是倒數的水平。”
“你們現在把我們搞到無偵9這樣的大項目裡麵去.我們能有什麼用啊?”
聽到他的話,羅文輕輕搖了搖頭,回答道:
“這事兒您問我,我也不清楚。”
“今天早上才剛剛收到的通知,具體的項目信息還沒發過來。”
“不過,我已經提前跟星火那邊溝通過了,他們的意思是,rb項目要轉成tb項目,後續還會跟帝都胡增平那邊的預冷器項目結合,目標是在三個月之內,做出一款tb發動機來。”
“並且,這款發動機還要應用到無偵9上,協助達成無偵9的技術目標。”
“.這也太誇張了吧?時間哪來得及?”
“我也覺得來不及——但您也知道,星火的項目規劃一向都是非常激進的,而且每一次他們都能完成。”
“所以,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不是怎麼去做技術實現,而是人員準備。”
李炳忠眉頭微皺地點了點頭,開口說道:“確實.現在星火是名聲在外。”
“但是說實話,這一次他們的要求確實是有點.rb和tb兩種發動機的技術路線是完全不同的,臨時改方向,估計下麵不少同誌會有意見。”
這確實是一個現實的問題,雖然說rb項目的規模極小,但參與項目的研究員們也算是傾注了不少心血。
並且,從最功利的角度來講,很多研究員是要靠手裡的成果吃飯的。
一篇論文、一個階段性成果,決定的是他們之後的職稱評定問題,雖然說起來有點可笑,但幾百塊錢的工資漲幅,對他們來說確實彌足珍貴。
要知道,他們現在的平均工資,也不過才4000多塊錢而已讓他們跟著去冒險、讓他們從零開始去做一個不擅長的領域,真的沒那麼簡單。
一旁的羅文沉默不語,他雖然是李炳忠的助手,但待遇上也不會比基層研究員要好多少,所以他非常理解李炳忠所說的這個問題。
兩人就這樣相顧無言,片刻之後,羅文才開口說道:“無論如何,星火提出的要求,我們肯定是沒有理由拒絕的。”
“從宏觀來講,這次的無偵9項目跟海上局勢息息相關,之所以提出這個目標,恐怕也是因為那邊的壓力。”
“從微觀上來講.對吧?”
羅文沒有把話說透,但李炳忠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長歎了一口氣,沒有說話。
tb項目還沒開始,但他已經感受到了一種截然不同的壓力。
“算了.這些先不考慮了,你組織個會議,把人都拉起來,咱們先把情況說清楚吧。”
“好。”
羅文簡潔地回答道。
於是,半個小時之後,rb項目組的所有成員都集中在了會議室裡,而在聽到李炳忠宣布的消息之後,會議室的氛圍肉眼可見地變得凝重起來。
看到眾人的反應,李炳忠的表情嚴肅起來。
“我知道大家對臨時變更項目方向這件事情意見很大,但我也請大家理解上級的決策。”
“無偵9項目是國家重點項目,它的意義絕對不僅僅是一架高空偵察機那麼簡單。”
“所以,為了達成它的項目目標,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犧牲的。”
“在國內,我們根本想要湊齊一支tb研究團隊,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的,而我們的rb團隊,是唯一有技術積累的隊伍。”
“選擇我們,是對我們的信任,也是在給我們加擔子。”
“隻要能挑起來,大家以後的發展,都不會有問題。”
這話說的不免有些畫餅的成分在裡麵,但很顯然,項目組裡的老油條們都不吃這套。
“領導,要不伱還是爭取一下吧這個事情吧,大家都知道是家國大義,但是,家國大義不能當飯吃啊”
角落裡,有人語氣猶豫地開口說道。
他的用詞很尖銳,但不得不說,這也確實是事實。
李炳忠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於是也隻好避重就輕地回答道:“隻要搞好研究,還怕沒飯吃嗎?”
“咱們雖然沒有跟星火有過合作,但他們的項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隻要是參與其中的,有吃虧的嗎?”
“但人家那是專業對口!我就直說了吧,領導,咱們就是一塊墊腳石,後期人家必然是要組建專業團隊的,帝都預冷器團隊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嗎?我們能撈著什麼好處啊?”
“放棄了我們自己的方向,去給彆人做嫁衣裳,這事兒我真不想乾!”
“.你不乾也得乾!”
李炳忠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怒容,但也就在這時,他的手機突然響起。
而在接通之後,他的表情立刻變得鄭重且謹慎起來。
“是的,我是李炳忠。”
“明白,領導,已經在安排了,順利的,順利的.”
“大家都很配合.”
“確實有困難,讓領導見笑了.”
“啊?好!明白,明白!”
李炳忠的臉上逐漸露出了笑意,接連說了好幾個“好”字之後,他心滿意足地掛斷了電話。
隨後,他重新轉向會議室裡的眾人,開口說道:“接上級通知,rb項目封存保留,後續tb項目完成之後,可按照個人意願決定是否重新回到rb項目。”
“另外一點,對此次被抽調參與tb項目的所有同誌,上級給予一次性特殊津貼,具體發放數額,將單獨溝通。”
“我能告訴你們的是,數額不會小——六位數以上。”
“另外,本次tb項目成果,將由參與項目的研究員共享,列入個人履曆。”
聽到他的話,原本還死氣沉沉的會議室裡,氛圍瞬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