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計劃“巨浪3進入空中實驗階段,意味著什麼?”
“性能或超越三叉戟?潛射戰略導彈首次超越美俄。”
“釋放信號?緊張局勢或有所變化。”
“宣布進行海上試驗,實驗科目包括哪些?”
伴隨著一係列消息的發布,輿論風向雖然沒有發生180度的大轉彎,但相比起此前的一片壓抑,已經好轉了許多。
此時,距離海上試驗時間還有3天,所有人都在期待著這次實驗的內容——但當然,絕大多數人其實並沒有把它當成一次單純的“實驗”,而是當做一次針鋒相對的演習。
所以,民眾對實驗的期待值是極高的,或許真正期待戰爭的人並沒有多少,但至少,他們確實希望這次的演習,能殺一殺對方的威風。
但具體要怎麼去做?
沒有人知道。
論壇上,關於演習、關於赤尾島的討論迅速火熱起來,而眾多網友的看法,都是驚人地一致。
……
帖子和數量立刻開始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而諷刺的是,下麵的評論絕大多數都是“祈禱和平”、“謹慎理智”,甚至跟一天之前網絡上的風向相比,都可以說是天差地彆.午休時間的辦公室裡,陳念躺在自己的椅子上用最新款的智能機刷著網頁,看著那些葉公好龍的評論,不由得覺得有些好笑。
“所以這些人真的是一批人嗎?前一天還叫囂著要打,第二天就在這理中客地說最好不打了?什麼精神分裂啊!”
聽到他的話,李想搖了搖頭,回答道:
“這不算精神分裂,有幾個方麵的原因吧。”
“一方麵就是你說的,葉公好龍,其實並不想真的打仗,之前隻是跟風叫喚而已,這部分人的數量是最多的,也是最好理解的。”
“說白了,沒有直接利益關係的情況下,大家恨不得熱鬨大點,樂子大點,但真有一天,樂子要落到自己頭上了,就沒有人笑的出來了。”
聽到他的話,陳念微微點頭說道:
“這麼說也有道理——叫著要辭職的人絕對不會辭職,天天說不想活了的,去醫院做個體檢都能嚇死,也算是人之常情吧。”
“確實,不過還有一個方麵,是有些眼界比較高的民眾,已經看出來問題了——這批人普遍都是資深軍迷,對軍事裝備、國際局勢的看法相比普通人要更加成熟。”
“他們能看出來,這次一旦動手,就不可能是小打小鬨。”
“所以,出於對所謂‘末日’的擔憂,他們掉轉頭來反對衝突,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最後一點,是我們最迷惑的一點——這些人中,有對岸的影子。”
“對岸?”
陳念驚訝地重複了一遍,下意識地撓了撓頭。
“什麼意思?老美想,對岸現在反而不想了?”
“不清楚。”
李想的臉上也是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思索良久之後,他才開口說道:“目前我們能想到的唯一一種可能,就是對岸內部出現了分化,並且是高層的分化。”
“有人不想當馬前卒。”
“輿情方麵的動向,就是一個典型的信號。”
“有機會嗎?”
陳念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的關鍵。
雖然從目前情況來講,想要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幾乎已經成為了奢望,但如果對方內部出現分裂,抵抗意誌出現消減的話,我方需要付出的代價,顯然會大幅度降低。
“不知道研判需要時間——算了,先不聊這個了,你們巨浪4的項目準備的怎麼樣?”
很顯然,李想不願意對這件還未確定的事情進行太多討論,並不是因為對陳念不信任,恰恰相反,他是擔心不準確的信息影響陳念的判斷,從而帶來不可控的後果。
畢竟,現在的陳念雖然並不直接參與戰略決策的製定,但他所掌握的技術每一項都能極大程度上影響整個國家的走向。
所以,保證陳念所接收到的信息的“清潔性”,也是一個重要的要求。
而陳念顯然也知道這一點,於是,他開口回答道:
“好吧.不聊就不聊。”
“巨浪4跟巨浪3其實可以說是同步啟動的,目前預研已經結束了,準備轉入正式研發環節。”
“如果順利的話,估計在兩三年之內,就會有成果出來。”
“我就知道。”
李想的臉上露出一個心領神會的笑容,他開口說道:“當時上麵要求公開巨浪3的消息,我就猜到巨浪4肯定是有眉目了。”
“要不然,以你們這些人的性格,怎麼舍得把家底都掏出來.”
另一邊。
私密會客室裡,三個中年男人正在進行著一場密謀。
坐在最中間的是約翰·傑斐遜,左側是皮克林,而右側的亞洲麵孔,則是辜寬敏手下紅人,尤溪澗。
三人麵前的矮桌上除了三個透明玻璃杯以外再沒有任何東西,而這也就意味著,這一次談話的內容,絕對不可能以任何形式被泄露出去。
“.巨浪3的進展,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按照我們的了解,他們絕對不可能在一件武器裝備還未穩定服役之前,就公布與之有關的研發進展信息。”
“所以,在進過與軍情分析部門的討論之後,目前我們的看法是,巨浪3很可能並不是進入空中試驗階段,而是已經實裝在他們的094a型核潛艇上了。”
“這並不是一個空穴來風的猜測。”
“我們都知道,在之前,他們曾經組織過兩次小規模的行動,雖然公開渠道宣稱是進行例行軍事演習,但實際上,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清出航道,讓094能順利進入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