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開始,他並沒有對這個計劃抱太大的信心,更沒有指望在幾個月之內就能拿出成果。
但事情的進展顯然比他想象的要順利,且不提高強度學習所帶來的超過百點的源點收益,這個成果本身,也變相降低了等離子體控製技術的源點消耗。
以超導線圈為主的磁約束設備的總體源點消耗已經從最開始的900點下降到了780點,幅度雖然算不上太大,但這隻是單項成果的收益。
距離east前期工程建設完成還有接近4個月的時間,在這四個月裡,火絨小組繼續取得新的進展幾乎是毫無懸念的事情。
這麼說起來,自己手裡的源點數據又有富餘了?
本來想著300多點花到ys1000上以後,自己可能要麵臨一段時間的緊縮期,否則就要麵臨線圈建設完成之後第一壁技術青黃不接的窘境。
但按照現在的源點增長速度來看,好像情況也沒有那麼緊張啊?想到這裡,陳念的腦子又活了。
以前有個實驗說的好,一個看上去已經被石子裝滿的杯子,擠一擠還能再裝點沙子。
沙子裝滿了,擠一擠還能裝點水。
現在他的情況也差不多,雖然看上去大頭都要投入在關鍵的核聚變項目上,但溜溜縫,總還是能有點富餘的。
不過,現在這情況下,應該選擇什麼方向倒成了問題。
投入要小,見效要快,還得是能彌補一部分關鍵差距的。
琢磨了片刻之後,陳念突然冒出來個想法:
不如,給陸軍搞批新裝備?是的,這都幾年的時間了,空軍海軍二炮都換了一大批關鍵性裝備了,陸軍呢?
除了最開始的火箭炮和後麵的直升機以外,真的沒有太多殺手級的裝備。
明年馬上要試車的99a,還是他們自己一點一點研發出來的。
唯一算有所安慰的,就是直升機項目了。
但由於後期投入的不足,這個項目也在搞出直30、武直30的工程試驗機之後陷入了停滯。
很顯然,這兩款直升機要運用到實戰中,還有相當的一段路要走。
想到這裡,陳念不由得有些愧疚。
他思索片刻,隨手從桌上拿過一張白紙,開始在紙上初步寫下自己來自前一世的經驗。
其實說到底,陸軍作戰方式進化的方向無非就是一個:合成旅。
以美國的斯特萊克旅為參考,要達到合成旅作戰,其中有幾件關鍵性的裝備。
遠火,坦克,直升機,多功能偵察車,無人機,步戰車,大型運輸機。
其中遠火的發展不用自己操心,坦克方麵,99a馬上就要試車,也不需要額外的投入。
武直30技術解析早已完成,現在隻不過是項目進展緩慢,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上級進行資源科學配置的結果。
無人機有彩虹、無偵9,缺少的蜂群無人機體係可以由軍民聯合企業自己去彌補。
步戰車.這玩意兒的技術含量能有多高,還用得著自己去解析?大概唯一具有挑戰性的,就是大型運輸機了。
但這玩意兒,西飛已經在搞,也用不著自己插手。
寫到這裡,陳念不由得有些茫然。
好家夥,不看之前還覺得你們挺窮的,現在再看,也沒見得窮到哪裡去啊。
——不過當然,這隻是自己作為一個局外人的並不見得透徹看法,想要確定陸軍裝備的真實需求,還得去實地問一問。
於是,他趕緊拿起電話打給陳果,開口就問道:
“陳教授,你能不能幫我問一問,陸軍現在有什麼緊缺的裝備嗎?”
聽到陳念的話,陳果在電話那頭愣了足足有好幾秒鐘。
倒不是因為陳念突然提起了這茬,而是因為他也不知道陸軍缺啥啊!
“.我幫你去問吧,對這方麵我是一點都不了解.”
聽到他的回答,陳念不由得有些汗顏。
組織上對陸軍的關心還是不夠啊。
“那就儘快吧,我最近有一些空餘的時間,可以把陸軍裝備上的差距補一補。”
“明白,我現在就去。”
陳果趕緊回答。
掛斷了電話,陳念等了小半個鐘頭,陳果的結果便反饋了回來。
而這個結果,也讓陳念立刻感受到了陸軍的野心。
他們沒有要任何裝備,他們要的是一套體係。
一套基於合成旅建設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的作戰體係。
或者說得更直白一點,他們要的是,ai。
能夠自行組織決策,直接以作戰單元而非裝備單元為指揮對象,以“解決方案”為導向,具有主動觀察和自適應特征的戰場指揮ai。
看到這個要求,陳念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彆的不說,陸軍作為整個共和國的中堅力量,在戰略遠見上,確實是有獨到之處的。
如果自己真的能給出他們要的東西,不僅僅是陸軍,整個未來戰場,都會因此而發生改變。
這將會是戰術體係和指揮方式的重大升級,甚至有可能直接帶領全軍進入一個.微操時代。
“機槍手前進100米”有可能不再是一個被人取樂的梗,而是能夠真正左右戰局的勝負手了。
想到這裡,陳念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
他的腦子裡瞬間浮現出上一世華夏所使用過的同類指揮係統。
湛盧。
那麼這一次的目標,就是它了。
隨著他思緒調動,係統立刻給出了這套係統所需要的源點數量,而在看到那個數字之後,陳念不由自主地鬆了一口氣。
還好,隻需要60點。
相比起其他幾個關鍵裝備,可謂是經濟實惠了。
不過這個念頭剛剛閃過,他又覺得有些好笑。
自己就像個渣男似的,在外麵大把花錢給小妖精買這買那,等回到家裡,糟糠之妻猶豫了好久之後才開口要個不怎麼值錢的東西,自己卻還嫌貴(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