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對彆人來說的滅頂之災,對我們來說也隻是一場遊戲而已。
而在聽到陳念的話之後,王建成緩緩搖了搖頭。
思索片刻,他開口回答道:
“不能說兵推數據不可用,應該說,我們現階段所用的兵推模擬軟件的數據不可用。”
“學長,你也知道,湛盧的項目目標是要立足實戰、達到麵向實戰指揮的效果的。”
“而實戰跟兵推相比,最大的差彆在哪裡?”
“我們的士兵會累,裝備會故障,因為不可控力導致的意外情況隨時會發生。”
“在很多時候,這種沒有數據化的因素才是真正決定了一場戰鬥的勝負。”
“當然,我們可以說,現階段我們所要的隻是一個‘基礎版’的湛盧,他隻要能具備指揮功能就好,不需要對它提出太高的要求。”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了,這玩意兒不是一個民用化的ai係統,它是軍用的,是用來打仗的!”
“而在一場戰爭中,我們是不能容許出現任何意外的。”
“勝敗都很常見,但如果是因為湛盧導致的失敗,那不是太可笑了嗎?”
“明明士兵已經到達極限了,卻還按照預定的所謂最優策略下達命令;明明裝備已經損壞了,卻還要讓它去承擔重要的作戰任務。”
“這都是不合理的,而這種不合理隻要存在,就代表著湛盧的完全不可用。”
“坦白的說,這是一個不能接受瑕疵的任務”
陳念緩緩點了點頭,他意識到,李想在參與項目之後確實進行了很多思考,而他的這一番話,也確實點出了自己沒有考慮到的問題。
湛盧是不允許出錯的。
隻要它有出錯的可能,就不可能被咬使用它的軍方所接受。
看來這個項目的難度,比想象中的還要高啊。
係統為什麼不能給一個訓練好的ai呢?比如那種兌換了拿出來就是一個u盤,插到電腦上就能直接用的那種.不過想想也是,那種超出時代十幾年的東西,就算真的插電腦就能用,也不可能真正發揮作用。
戰場環境不一樣嘛。
歸根結底,還是要解決數據集的問題。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們還得先把兵推係統給改了?”
“是的。”
王建成一臉認真的回答。
陳念哭笑不得地搖了搖頭,心裡暗想道:這工作量是越來越大了,早就該想到陸軍的要求不會那麼簡單的。
兵推係統要更新?好啊,那各型號裝備數據要輸入進去吧。
但你要輸入數據,肯定是不能輸紙麵數據,你得實地去測啊。
要測出數據來,信息化數字化體係你得跟上吧。
信息化體係要更是,裝備電子係統要升級吧?裝備電子係統要升級,雲環境你要搭建吧?
雲環境要搭建,人才隊伍你得有吧?好家夥,他們要的根本就不是湛盧,他們要的是adts!
上一世,這玩意兒哪怕美國都是在2021年才開始搞,目的就是為了搭建陸軍數字化轉型的基本框架,去適應新戰場環境下的多域聯合作戰。
現在才什麼時候?2010年都還沒過呢!
這種超前的戰略眼光、以及新穎的要錢方式,還真是讓人歎為觀止這就好像有人找你說,我不要彆的,就要你手裡的那根繩。
但問題是,這繩後麵牽著牛,牛後麵拉著車,車上還裝著你的家產和老婆簡直是過分。
但項目起都起來了,也沒有不去做的道理。
好在ai訓練是一個長期工作,倒也並不像王建成所說的那樣,真的是一個“緊迫且重要”的問題。
想到這裡,陳念開口說道:“後期訓練的問題就先不要管了,我們現在要做的隻是先把算法實現,把成熟可用的產品交付出去。”
“至於訓練的問題,後續會有軍方的技術人員去跟進的。”
“你不用想太多,要相信他們的技術能力。”
“國防科大可不是鬨著玩的,畢竟,他們才是”
陳念的話戛然而止,他本來是想說,他們才是湛盧真正的開發者,但顯然,這個信息王建成沒有必要知道。
“好吧,我明白的。”
王建成的神情稍稍有些失望,其實他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想儘快見到自己設計的東西被實際使用。
但現實又不是遊戲,不可能在科技術上點亮一個光點,整個世界就立刻發生改變的。
略過了這個話題,陳念跟王建成一起再次排查了湛盧整體框架和算法的問題,做了一些新的調整、確認優化到位之後,王建成便告辭離開。
此時時間已經到了晚上八點多,陳念收拾好東西正準備離開辦公室,放在桌上的手機卻突然響了起來。
打來電話的是潘慶偉,也是火絨工作組的小核心之一。
“潘工,怎麼了?”
陳念開口問道。
“陳工,有點問題。”
“利弗莫爾實驗室剛剛發布了一篇通報,是有關等離子體控製的。”
“更具體一點,是關於撕裂場和磁波紋場形成原理的實驗數據結果。”
“按照通報的內容,他們做出來的結果,跟我們的理論預測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現在各方都已經炸了,我們的論文才剛剛發布,但好像,就已經被證明結論不可信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