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鎢合金,搞石墨吧,抗輻照性能差的要死,而且基本上沒辦法做改良,但有一點,這玩意兒燒爐子最容易燒出新東西,潛力比較大。”
“中間層的,碳纖維複合材料這一塊,我們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但目前還沒辦法解決氧化和燒蝕的問題,力學性能退化這一點也是個大難關。”
“最靠譜的方向,鈹銅鋼複合體,短期內可以滿足實驗要求,但也僅此而已,畢竟這連合金都算不上,隻能算‘複合結構’。”
“要想進一步改良,最好的方向就是硼化鈹材料,但我們現在使用的反應燒結法操作難度比較大,並且幾次實驗之後發現,產出物的性能是低於預期的。”
“好煩啊,下次試試把硼氮化硼和鈹鋁合金再加點鈦合金放一起燒燒試試,說不定就能搞出新的材料來了.”
聽到陳念的話,一旁的李想不由得有些好笑。
他開口說道:“我是真沒想到,你也會因為心煩。”
“要不是知道你啥都能乾出來,我還真以為你就是一普通的研究員呢。”
“我本來就是。”
陳念翻了個白眼,沒有多說,而李想則是好奇地問道:
“所以材料學這塊,真的就沒有什麼基礎的原理嗎?”
“當然有了。”
陳念歎了口氣,回答道:
“材料學最基礎的原理,就是‘化學鍵結合形成分子和晶體結構’,原子的尺寸、相互作用和排列方式,就決定了材料的性能。”
“理論上說,隻要能理解這條基本原理,就能理解絕大多數材料的性能。”
“但問題是,這就是一句屁話。”
“它本質上,跟‘隻要理解人類基因中的每一個序列,就能理解人體的秘密’一樣,都是比天還大的大餅,你看著挺香的,可基本上不可能吃到.”
話說到這份上,李想也基本理解了陳念的為難。
不過,他畢竟不是這方麵的專家,所以也給不了陳念什麼安慰。
於是,他也隻好轉移話題,開口說道:“搞科研總是慢慢來的,不可能一開始就有好消息——不過我這裡倒是有點好消息,你要聽嗎?”
“什麼好消息?”
陳念轉過頭,好奇地問道。
“有關金屬氫工廠的好消息。”
“俄方那邊的天然氣談判結果出來了?”
陳念立刻問道。
這幾天他雖然忙於學術研究,但終究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對金屬氫應用項目的進展,他還是有所關心。
聽到他的問題,李想點了點頭,隨後回答道:“是的,而且結果比我們預計的要好得多。”
“1500億?”
陳念問道。
“不止,1500億,並且承擔全部工程建設成本。”
“臥槽,白送啊!?”
陳念大驚,他萬萬沒想到,俄方居然還有這等魄力。
這個條件幾乎等同於要掏空他們未來幾年全部的財政預算了他們是瘋了嗎?打算要豪賭一把?而李想的表現卻極為淡然,他隻是語氣平靜地說道:
“確實跟白送差不多了.不過他們還不是最狠的。”
“還有更狠的?”
這世界上的天然氣出口國就那麼幾個,除了俄方,陳念實在是想不出還有哪個國家能拿出比他們更強的條件。
“當然有,澳大利亞完全白給,自帶運輸船,自建倉庫——當然,他們要求的技術份額也更高。”
“除了他們,加拿大也開出條件了,他們會把原本屬於老美的份額給我們,並且能簽訂優先出口合同——不過,看著不真,他們像是在跟老美玩雙簧,搞曲線救國。”
“畢竟,老美是肯定拿不到金屬氫的份額了,加拿大能拿到,跟他們拿到也沒啥區彆.”
陳念微微點頭,看來這些人確實是瘋了。
在華夏金屬氫項目宣布正式進入應用階段之後,此前的那一點點質疑全部煙消雲散。
真假問題、性能問題根本不用考慮了,怎麼儘快搶占“最緊密合作夥伴”的地位,才是他們關心的唯一事情。
“確實夠狠的尤其是澳大利亞,這麼一搞,老美還沒跟我們脫鉤,他們反倒要先跟老美脫鉤了。”
“老美那邊是什麼反應,他們沒跳起來?”
“跳起來了。”
李想隨口回答,但轉而又說道:
“不過不是因為澳大利亞。”
“是因為卡塔爾。”
“卡塔爾?他們乾啥了?”
陳念莫名其妙地問道。
卡塔爾雖然是天然氣出口大國,但國家的體量太小,根本掀不起什麼風浪。
就他們,還能讓老美跳起來?“嗯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他們邀請我們直接到卡塔爾建設金屬氫工廠。”
“.憑什麼?”
“憑他們允許我們在他們有這麼多權利.”
“???”
陳念目瞪口呆地看著李想。
他理解為什麼老美要跳起來了。
居然能做到這一步?——不過想想也是,一旦超導及核聚變技術發展起來,像卡塔爾這樣的資源小國的生存權會被壓縮到極致。
那既然這樣,為什麼不乾脆賭一把,哪怕犧牲部分主權,也要跟華夏牢牢綁死呢?
這可不是一個好的開頭——對老美來說絕對不是。
如果他們真的達成目的了,其他同類的國家,還不競相模仿?
到那時候,恐怕不用等核聚變真的商用,老美的全球霸主地位,就要開始動搖了真狠啊。
陳念有些哭笑不得地想道。
為了華夏的技術,這些國家居然狂熱到了這種地步搞什麼鬼無論是超導還是核聚變,本質都是為了發展生產力。
而發展生產力,本來就是為了彆卷的。
結果現在,事兒都還沒正式談妥,你們這就卷起來了?嗯.卷吧,反正受傷的是老美,爽的是我們(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