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第一壁材料,已經有人提前做出來了?
對美方提出的條件,華夏方麵暫時還是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態度,畢竟,在一場交易中,先出價的人往往是占據劣勢的。
更不用說現在還是典型的賣方市場,在老美沒有拿出足夠引起華夏興趣的條件之前,不回答才是最好的回答。
不過陳念其實也很好奇,到底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引起華夏的興趣呢?
單純的技術交易是肯定不可能的,就像陳果說的,“nasa需要出麵”,而不是“nasa需要給出技術交換清單”。
倒推幾年,無論是航空、航天、精密製造、電子、生物等等方麵,對華夏都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但現在嘛一力降十會,在常溫超導材料誕生之後,這些領域的技術關隘是自然而然地降低的。
就拿這一次美方提出的用農業方麵技術來說,他們能拿出來的技術包括哪些?無非是種苗、轉基因方向,其核心還是提高農產品產量。
但問題是,我金屬氫都有了,聚變堆也近在眼前了,我還缺你這個?大規模的垂直農場建起來,直接用多層種植架和營養液取代土地的作用,用人造光源取代太陽光照,甚至連空氣成分都可以精準調節。
這樣的技術環境下,種苗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可以得到取代——當然,轉基因和基因編輯技術仍然有用,但在絕對的能源優勢麵前,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都並不凸顯。
農業尚且如此,其他領域就更不用說了。
常溫超導進入應用階段之後,絕大部分領域都會進入快速變革期,電力飛行器很可能會迅速取代現有的化石燃料引擎飛行器,芯片、微電子領域更是會麵臨顛覆性的巨變。
總而言之,世界將要發生巨變了。
現在對華夏還能產生吸引力的東西,除了不受巨變影響的那些“孤島技術”,恐怕就隻剩下能在短期內形成巨大過渡作用的、承上啟下的技術了。
或者,不隻是技術,還包括資源、資金、乃至人力?陳念搖了搖頭,這確實已經超過了他需要關心的範疇。
第一壁材料的問題還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今天下午他的工作,仍然是去跟火絨小組的成員繼續討論有關耐高溫、抗輻照材料相關的技術問題。
坐上專車,到達星火為了他的工作便利專門在成飛附近建成的材料實驗室,陳念推開實驗室的門,早就已經到位、或者說其實從小組成立以來就沒怎麼離開過實驗室的工程師們齊齊看向了他,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些期待。
他們並不了解上一個等離子體小組的工作細節,但或多或少都聽說過一些有關等離子體控製技術實現過程中的故事。
在他們看來,陳念就是一個類似於“高等級信使”的角色,每一次他的到來,都有可能帶來所謂“星火核心組”的研發成果。
但遺憾的是,陳念讓他們失望了。
“昨天關於本尼戴克輻射損傷多尺度建模的討論結果怎麼樣了?數據輸入後有新的發現嗎?”
他開口問道。
“有,我們已經完成了建模,並且對一些數據進行了模擬分析,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個模型的完整度是沒有問題的,分析結果也與我們的預期相符。”
“對後續的輻射損傷分析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工具——但說實話,他能提供的幫助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
“相對而言,我們昨天討論的有關輻射誘導分離的原子尺度探索的內容,反而更有指導意義,至少在晶體再結晶方麵的研究上,它提供了一些不錯的思路”
回答陳念的是郭琦,他跟陳念算是老熟人了,也很清楚陳念的工作方式,所以在陳念出現以後也迅速進入了狀態。
雖然他之前的研究方向跟抗輻照方向沒有太大關聯,但他適應的很快,基本上也能跟上小組的進展了。
“但我們也需要更好的模擬方法算了,先不討論這個了,今天的爐子燒了嗎?”
陳念繼續問道。
這幾天,除了做一些基礎的理論研究,小組最終要的工作就是燒爐子,嘗試去製造一種以硼氮化硼為基礎的新材料。
但截止目前為止,成果並不突出。
“燒了燒了,剛剛做完進料,很快就會出第一批硼氮化硼薄片。”
陳念微微點頭,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
接下來的實驗過程基本都是標準化的——或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跟煉金也沒有太大區彆。
根據已有的理論去嘗試給材料中添加各種“雜質”,或者用熱等靜壓設備去做一些壓製、燒結,嘗試改變材料本身的晶體結構,達成更穩定的效果。
至於能不能成?
看命。
要不然怎麼說材料學就是一門抽卡的學科呢?現在對抗輻照特性的研究還算比較多了,小組至少還可以確定一個“通過原子擴散來實現晶體自修複”的大方向,如果是放在其他比較新的方向,那就真的是摸黑往前走,連前麵有沒有路都不知道。
半天的時間下來,小組的成果仍舊不儘人意。
不過,倒也沒有人對此表示失望。
事實上,大家早就已經習慣了——你也不能期待隻買一張彩票就中個頂級大獎,都是要堅持不懈地買下去,才有可能出成果的。
晚上八點,這一天的工作宣告結束,有幾個研究員還要留下來處理剩餘的收尾工作,郭琦叮囑他們注意安排好休息時間、注意收拾好設備和原料之後,才緊隨陳念走出了實驗室大樓。
此時的他臉上完全沒有任何“頹喪”的神情,反而是自信滿滿地對著陳念問道:
“咱們現在這個實驗,大概還需要做多久?”
陳念愣了一愣,下意識地問道:
“啥叫還需要做多久?”
“就是大概多久能出成果唄——反正我知道你肯定心裡有數。”
聽到這話,陳念不由得有些好笑。
郭琦的想法確實跟其他人不同,在彆人眼裡,這個小組的實力確實很強,但伱說一定能折騰出第一壁材料,那也不一定。
畢竟材料學的事情隨機性太強,有時候也不是單純靠技術實力就能解決的問題。
可郭琦呢?
他大概覺得,陳念現在做的事情隻不過是前期的驗證而已。
等心裡的想法驗證得差不多了,順其自然地就會拿出最終的成果了。
——不得不說,他猜得雖然不一定對,但也不算錯。
陳念不打算對他隱瞞太多,於是思索片刻後,回答道:“具體的時間確實沒辦法確定。”
“不過,我們也是對著east項目的進度來的,在超導線圈搭建完畢之前,肯定是要做出成果的。”
“三個月吧,目標暫時先這麼設——不過你可彆在組裡說,這玩意已經涉及保密信息了。”
雖然同屬一組成員,但郭琦的地位與之前的潘慶偉等人是完全不同的,陳念還在西工大的時候他就跟陳念有過密切接觸,也參與過星火最早期的項目,所以在保密層級上要高上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