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世界的中心
“第一壁材料誕生,華夏再一次創造奇跡?!”
“兩年之內,兩次突破人類曆史關鍵技術節點?”
“2012年3月10日,記住這個日子,人類的新時代從此刻開始!”
“成果發布,east項目組多國學者共同見證曆史性時刻!評議?不需要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在此刻再一次被驗證!”
ht7對t12材料的測試結果剛剛發布,整個輿論場上還沒醞釀起的波瀾便以雷霆萬鈞的方式被掀翻,由於east羨慕的特殊性,這次的測試可以說是在全球核聚變領域最頂級專家的眼皮子地下進行的。
造假的可能不是微乎其微,而是根本就沒有。
甚至在測試之後,幾乎所有人都親眼看到了材料被從ht7裝置的內壁上取下,隨後又被送往實驗室進行掃描,最終的結果也沒有任何滯後,便直接呈現在了他們的麵前。
沒有比這更可信的實驗方式了。
陳念一直覺得,以後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學術圈的驗證方式會逐漸從“論文”轉向“直播”的方式,但他倒是也沒想到,在2012這個念頭,east項目就會以這樣的方式來了一場小範圍的“直播”。
據吳濤描述,當天在場的學者的情緒甚至超過了當初金屬氫發布的時候。
從最開始的竊竊私語、交頭接耳的討論、質疑,到材料被送進ht7後的屏氣凝神,再到實驗結束後的迫不及待,直到最後結果出爐後的狂熱。
本該被延長到數月、乃至數年時間裡逐漸釋放的情緒壓縮到了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劇烈的情緒衝擊甚至讓兩名上了年紀的學者直接暈厥在當場。
沒有人在意誰是這份材料的發現者。
沒有人在意他是華夏人、美國人、英國人還是島國人,他們記住的隻是一連串的名字。
吳濤,陳曉東,李揚.那是中科大實驗組的成員名字。
當然,還有星火,這個被吳濤特彆提到的、本來就已經光芒四射的組織。
甚至連這兩個對他們來說其實並不簡單的漢字的形態,也深深刻在了每個人的眼睛裡。
它似乎變成了一種強有力的象征——一種有關人類未來的象征也許,這個象征的符號,會徹底嵌入人類的曆史之中,無論時間如何流逝,都不會再被抹去.“時代是真的要變了。”
科學島,湖邊的小道上,塞巴斯蒂安對走在身邊的艾興多夫說道。
“我原本以為,在解決了等離子體控製問題之後,他們至少還需要幾年的時間來突破第一壁材料的技術,但沒想到,事情發生得比我想象的要快得多。”
“兩個月?甚至兩個月的時間都不到。”
“艾興多夫,你覺得,他們是早就有了技術積累,隻是等待在合適的時機拿出來,還是真的如吳濤所說的那樣,隻是恰巧在這個時間點迎來了突破?”
艾興多夫搖了搖頭,目光始終看向湖對岸影影綽綽的遠山。
沉默了片刻,他才開口回答道:
“科研領域、尤其是材料學領域是存在巧合的,但我想,在同一時間,不可能出現兩個巧合。”
“他們不可能恰好合成出了t12材料,又恰好發生在east項目建設的關鍵時期。”
“所以,我覺得,他們至少是已經在這個領域獲得了不少的積累——或許隻差最後一步,隨後星火給予了他們關鍵的支持。”
“這就是為什麼吳濤要專門提到星火這個組織我真想知道這個組織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很多時候,他們的技術就好像是從虛空中來的一樣。”
聽到這話,塞巴斯蒂安哈哈一笑。
“至少這次不是。”
“吳濤小組的實驗路標非常清晰,從7年以前開始,他們就已經在鑽研有關高熵合金的技術了,要知道,那時候這個概念才剛剛誕生。”
“恐怕連提出這個概念的楊學成自己,也不會預料到它能給人類帶來如此大的貢獻。”
“確實,這是一支嗅覺敏銳的團隊,他們的成績不容置疑。”
“不過楊學成吧.你要知道,他可是院士。說不定他就是吳濤背後、星火裡的那個幕後掌控者。”
“.這麼說起來確實有可能。不過最好還是不要去探究這個問題。”
塞巴斯蒂安謹慎地說道。
艾興多夫點點頭,順水推舟地轉移了話題:
“話說回來,在第一壁材料的問題解決之後,east項目的難點幾乎已經全部排除了吧?”
“僅剩的一項設備難點,就是偏濾器的問題了。”
“你覺得,這一次,華夏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解決?”
“誰知道呢?也許是一天?”
塞巴斯蒂安半開玩笑地說道。
“也許是一個小時。”
艾興多夫的表情嚴肅,就好像他篤定這項技術已經牢牢掌握在了華夏的手裡一樣。
“應該沒有那麼快的.氦灰清理一直都是一個大難題,也是技術積累最薄弱的一個環節。”
“畢竟,現在人類的所有聚變實驗,其實都還沒有發展到需要清理氦灰的階段。”
塞巴斯蒂安回答道。
他這番話說的很中肯,也確實是事實。
所謂的氦灰,其實就是指是指核聚變反應中產生的氦核,這種副產物會導致等離子體能量損失、放熱效率降低、內部材料退化,在實驗階段也許還沒那麼明顯,但一旦進入商用,就必須去考慮怎麼用偏濾器去掃除這一類雜質了。
而這項工作,可不僅僅是給聚變堆內部加裝一個吸塵器那麼簡單。
“但我還是覺得,他們一定是有辦法的——這是一種直覺。”
艾興多夫終於從遠處收回了視線,他看向塞巴斯蒂安,語氣變得輕鬆起來。
“所以無論如何,現在伱應該能相信,我把你帶到這裡是正確的選擇了吧?”
塞巴斯蒂安灑然一笑,回答道:“實際上,從第一批等離子體理論成果放出之後,我就已經認可east了。”
“不過,現在嘛,我感覺自己的想法也在發生變化。”
“與有榮焉——這是一個華夏成語。”
“你知道,他們在很多時候其實是一個封閉的民族,或者說是一個封閉的文明集體,但在這種時刻,文明的邊界卻被突破了。”
“east讓我感覺到一種.侵入?或者說是注入?”
“總之,我的直覺告訴自己,也許未來的某一天,他們會真正消除掉這個世界上不同種族之間的邊界,他們會把所有人,都變成跟他們一樣的人.”
“這聽起來很可怕。”
艾興多夫下意識地說道。
“不,這並不可怕。”
塞巴斯蒂安搖了搖頭,繼續說道:
“這是我們共同的命運”
而與此同時,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