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真是水深火熱啊。”
成都,辦公室裡,陳念感慨地說道。
這句話聽著有些陰陽怪氣的味道,因為在上一世,確實有不少人用這種口吻來嘲笑那些堅定的華夏支持者。
但現在,這句話所陳述的,卻變成了一個冷冰冰的事實。
那就是:老美真的要變天了。
跟此前任何一次都不同,如果說金融危機傷害的隻是他們的經濟,軍事對峙上的失利傷害的隻是國際威望,那麼到現在,隨著新技術的誕生和世界格局的扭轉,就連他們賴以生存的“體製”,也開始發生悄無聲息的轉變。
“何止水深火熱.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陳果麵帶嘲諷的說道。
“雖然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老美的底層民生還處於基本可以維持的階段。”
“但政策出台之後,大規模的兼並和壟斷已經開始露出了苗頭,現在的溢價紅利,不過是最後的回光返照。”
“資本都是逐利的,它們太知道怎麼去收割平民的韭菜了。”
“依靠短期的回報掠奪市場上僅剩的籌碼,然後再在全麵操控了經濟之後大肆收割”
“可以想象,什麼國家托拉斯還隻不過是美官方一廂情願的幻想,他們最終的結局,還是走上大公司化的道路。”
“真的會往這個方向發展嗎?”
陳念略微有些猶豫地問道。
在他看來,“大公司化”畢竟是一個相對超前的概念,在很長一段時間,它都隻存在於某些賽博朋克類型的文藝作品裡。
理性地來說,在現實世界中想要達成“大公司化”,確實也不太容易。
它首先要求一項壓倒性的技術,能讓某個、或者某幾個公司占據全麵的競爭優勢。
其次,它還要求政府管理失序,行政權力下放到中層,並迅速被資本徹底腐蝕。
最後的最後,尤其關鍵的是,大公司必須獲得與官方對抗的武力,否則不管它的規模多大、影響力多大,也不可能逃脫被強製拆分收割的命運。
——哎?等等,這三個關鍵要求,好像老美都已經集齊了常溫超導+核聚變技術早晚是要擴散到美國的,必然會有幾個被選定的公司去做技術承接。
與此同時,行政權力的下放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有了端倪,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州與聯邦的對抗。
最後一點,武裝問題。
這一點本來是最難突破的,可隨著美方的軍事收縮和軍費削減,突破口卻已經被打開了。
要知道,他們的軍方也不是一塊鐵板,由於“資金不足”,某些軍事單位已經開始接受來自企業的捐贈、甚至啟動所謂“防務合作”了。
大名鼎鼎的黑水防務,就已經開始與國民警衛隊合作.靠,賽博朋克就在眼前?
陳念不由得有些好笑,他搖了搖頭,開口說道:“要是真有那麼一天就好了——以後科幻作品取材都不用靠想象力,直接去那邊轉一圈,立馬變成紀實文學。”
“那倒也沒有那麼誇張”
陳果接著解釋道:“美國的大公司化會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在時間尺度上,是要以十年為單位的。”
“另一方麵,這個國家的承受力能不能支撐他們達到下一個平衡點,其實也還是未知數。”
“黃石和泰森集團的衝突就是典型的案例,一旦基層權利被分化,大規模的反撲就會立刻出現,而這樣的反撲帶來的必然是人口、秩序和生活水平的全麵崩潰。”
“說句不好聽的,他們的人夠不夠燒,其實都還是個問題。”
“燒完了,大公司化還沒成型,那就連‘低生活’都無法維持,就像一個圓環,循環出現了斷點,在‘社會固有消耗’這個重力的影響下,會從環形、轉變成向下的螺旋。”
“而隨之到來的,就是生產力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倒退,到那個時候,賽博朋克?廢土朋克還差不多。”
“.你對這些文化名詞還挺了解的。”
陳念略有些意外地說道。
“那都是為了跟你們這些年輕人有點共同語言,不光是你,我自己的孩子也喜歡研究這些東西,不了解不行。”
陳果的臉上浮現出幾分驕傲的神情,隨後繼續說道:
“其實很早之前,我孩子就談到過有關美國未來發展的問題,他一直都說美國以後一定會進入賽博朋克社會。”
“但那個時候我沒怎麼當回事,覺得就是小孩子的幻想而已。”
“沒想到幾年的時間過去,還真讓她預言成功了.”
“那是挺厲害的。”
陳念的語氣很真誠,實際上他知道,陳果的女兒到現在也就是18歲而已,在幾年之前就能有這樣的判斷,先不管她邏輯從哪來的,至少見識方麵,確實超過同齡人不少。
陳果話裡的那種自豪感,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過,話題聊到這裡,他又有些好奇起來。
於是,他開口問道:“那她是怎麼看待我們自己的發展的?”
“這個嘛伱要說社會結構和政體,其實沒啥新意,無非就是共產化。”
“但是在國家結構上,她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看法——未來我們可能會成為一個以母國為主體,多國聯合的邦聯形態國家。”
“類似蘇聯?”
“類似,但中央控製力更強。”
“懂了,附庸體係。”
陳念一副了然的神色點點頭,算是認可了陳果女兒——或者有可能其實是他自己的判斷。
實際上,這玩意兒還比較敏感。
當然不是內部敏感,而是對其他國家而言敏感,沒有人會願意做附庸的嘛。
但你不做又能怎麼樣呢?
全球布局基本落定。
非洲,實驗基地和主要資源、廉價勞動力產地。
歐洲,次級技術轉移目的地,首要外部市場,中級人才培養皿。
美洲,養殖場,某種意義上也是超前技術的孵化器和試驗場。
中東,戰略緩衝區。
照著這個思路去想,其實很多事情,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了端倪。
老謀深算的兔子啊。
大概在確認了自己的特殊性之後,這一係列的計劃,其實就已經上馬了?
中間的波折,也不過是一種動態的變化而已。
想到這裡,陳念不由得為決策者的超前視野而歎服。
如果是讓自己來做決策,技術上的路徑倒是可能不會有太大問題,不過全局的布置,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略微停頓了片刻,他繼續開口問道:“如果富力集團能拿下黃石農場,他們的下一步發展計劃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