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二次點火。”
“三級二次關機。”
“長江六號跟蹤正常。遙測信號正常。”
電視畫麵上,從地表視角已經看不到嫦娥三號的影子,但火箭上搭載的相機,仍然在實時傳回最新的畫麵。
“器箭分離。”
伴隨著指揮台的播報,馬斯克和納爾遜同時歎了一口氣。
“結束了。”
“接下來,就是多次變軌,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始繞月飛行了。”
馬斯克說道。
“真是遺憾,居然一點意外都沒有發生,我還以為,就算不出大的事故,至少也會有一些小問題呢。”
“還真是一點樂趣都沒有啊.”
“就算有,他們也不會在直播中表現出來。”
納爾遜接話道。
“總之,接下來就看他們能在幾天之內登陸成功了——按照他們之前披露的方案來看,大概是一到兩周?”
“這個時間點,對我們來說已經足夠充裕了。”
“稍晚我會安排下去,阿爾忒彌斯正式啟動登月,我們要趁著嫦娥三號的熱度,搞一個大新聞出來。”
“也不知道他們會怎麼想.鋪墊了那麼長的時間,最終還是被我們搶先。”
“也許會很崩潰吧。”
馬斯克笑著說道。
納爾遜搖了搖頭。
“官方是不會崩潰的.畢竟,他們在公開發言中從來就沒有明確說過要搶在我們前麵‘登月’,這就是他們的謹慎。”
“嗯或許應該叫膽小更合適?”
“也許吧,但這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問題了。”
兩人的神色放鬆下來。
是的,對他們、對美國來說,嫦娥三號順利入軌算是一件大事,但也沒有大到他們會為之沮喪的程度。
入軌又怎麼樣?
我們馬上就要登月了啊。
想到這裡,馬斯克拿起了手邊的遙控器,打算關掉電視離開辦公室。
但就在這一刻,他卻突然發現,電視上的畫麵,有些不同尋常。
那是一條3d模擬的軌跡圖,而軌跡圖顯示的著陸器航跡似乎有點問題。
缺少繞月航程。
他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隨後轉向納爾遜問道:
“我們錯過什麼了嗎?”
納爾遜茫然地搖了搖頭,看向仍然站在屏幕前的同聲傳譯問道:
“我們錯過什麼了?”
同聲傳譯一臉懵逼,他有些不知道從哪裡答起。
畢竟,他的工作不是記錄,而是翻譯。
但好在,時間還沒有過去多久,他還能大致回憶起自己剛剛看到過的內容。
於是,他回答道:
“額我們從器箭分離開始?”
“從器箭分離開始!”
納爾遜立刻說道。
“好吧,器箭分離之後,他們繼續跟蹤了一段時間,主要是各個地區的跟蹤數據。”
“bj飛行正常,長江五號發現目標,長江六號跟蹤正常,上行.上行載.”
“上行載波。”
馬斯克提示道。
“沒錯,發送上行載波,然後是探測器建立巡航正常”
“巡航姿態正常,然後呢?!”
馬斯克的語氣變得有些急切,因為從電視直播的畫麵,他已經能明顯看出,事情已經開始超乎他的預期了。
“著陸器緩衝機構展開,進入轉移軌道.”
“應該是先進入轉移軌道,再展開緩衝機構等等,太陽翼呢?”
這時候,納爾遜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太陽翼沒展開?!”
兩人的神情極為嚴厲,同聲傳譯不由得心生畏懼,猶豫良久之後,他才結結巴巴地說道:
“沒我沒聽到太陽翼展開。”
而此時,電視上還在進行著漫長乏味的科普,馬斯克指著屏幕問道:
“他們現在在聊什麼?快告訴我!”
“轉移軌道!在說轉移軌道霍曼轉移軌道是一種變換太空船軌道的方法,途中隻需要進行兩次引擎推進.”
霍曼轉移軌道。
馬斯克愣在了原地。
而納爾遜臉上的表情,則是如喪考妣。
一切都清楚了。
華夏人根本就沒打算按照正常方法著陸。
他們所說的“實驗”,原來根本就不是實驗一種“登月技術”,而是實驗一種“以最高效率登月的技術”!
直接通過霍曼轉移軌道登月如果類比起來,就相當於車子以二百邁的高速、不經過任何調整地直接穿過一道窄門。
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不選擇更安全的方式?
毫無疑問,這就是一種技術的鋪墊
果然,嫦娥三號,根本就沒有那麼簡單。
它是先鋒,但不是探月的先鋒,而是“月球大開發”的先鋒!
它所驗證的,就是大規模開發月球所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至於那些所謂的傳感器,那些所謂的月壤分析儀器,其實反而是次要的。
在它的麵前,阿爾忒彌斯,就像是一個笑話。
馬斯克和納爾遜對視一眼,誰也說不出話來。
而此時,被他們寄予厚望的阿爾忒彌斯,還在月球軌道上,一圈一圈地轉著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