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的時間,從保羅和傑斯那裡能夠獲得的信息基本都已經被榨乾。
讓陳念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居然真的絲毫都不在意自己的身死。
在他們的身上有一種近乎病態的執著和迷信,難怪李想會說“他們是激進版的我們”。
辦公室裡,李想坐在陳念的對麵,講述著那個組織的詳情。
“總結起來,這個組織的終極目標有兩個。”
“第一個,促進人類進化。”
“第二個,推動人口質量優化。”
“他們認為,人口質量優化是人類進化的必然前提,其基本原理與進化論高度契合。”
“按照他們的理論,現代社會是一個加速版的原始叢林,各個物種聚集在這個叢林中,要麼被淘汰、要麼就淘汰彆人。”
“就像進化論一樣,大部分的人類亞種都隻能作為最終的‘智人’的食物,為智人提供養分,以便這種走在正確路線上的人種能最終占據主流。”
“但同時,他們又認為,由於科技進步和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影響,這個原始叢林的運轉速率正在逐漸下降。”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正如我們所說的一樣,核聚變誕生以後,越來越多的人類可以被供養,人類的生存底線不斷提高,很可能發展到最後,一個人類‘亞種’想要被自然淘汰,就變成了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對於這一點,他們列舉的是黑人數量增長這個例子”
“總而言之,他們想要做的,就是以某種特殊手段,在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前提下,重新將‘現代叢林’的淘汰機製啟動,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篩選出真正能夠代表人類未來的種群,並繼續推動這個種群的壯大”
“等一會兒。”
陳念打斷了李想的話,敏銳地指出了這套理論中的漏洞。
“首先,他們認為現代社會是一個大型叢林,那麼就意味著,這套淘汰機製應該是建立在自然選擇的前提下的。”
“但現在你又說,他們要篩選出‘能夠代表人類未來的種群’,這一點難道不矛盾嗎?”
“他們怎麼判斷哪個種群能代表人類未來?如果一個種群能達到這個要求的話,又怎麼會需要他們去篩選和推動?”
李想搖了搖頭,臉上帶著些無奈的笑意。
“我當時也是這麼反駁他們的——但他們的邏輯高度自洽。”
“你知道,在漫長的曆史上,最終進化成我們的智人,他們的種群數量最低曾經下降到不足千人。”
“那可以說是人類最危險的時刻,雖然最終我們挺過來了,但實際上,按照很多學者的觀點,如果在那個階段,再出現哪怕一次‘部落級’的滅絕,整個人類種群都將不複存在。”
“而造成部落級滅絕的因素,很可能小到隻是一頭發瘋的野獸。”
“所以,他們認為,人類的優質種群必須得到優先保護。”
“你等等,我知道伱要問什麼。”
看著陳念欲言又止的神態,李想抬手暫時製止了他,隨後繼續說道:
“你肯定要問,他們怎麼能判斷出哪個種群是優質種群,對吧?”
“答案是,他們不判斷。”
“他們隻排除他們眼中的劣等種群,並努力去摧毀劣等種群建立的秩序.也就是保羅和傑斯正在做的事情。”
“沒錯,他們認為美國是典型的劣等種群建立的國家。”
“為什麼?”
陳念疑惑地問道。
“按道理來說,美國截止目前來講,仍然是這個世界上紙麵實力最強的國家,哪怕他們確實在衰落的路上,但要落到世界第二,恐怕也還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
“就這樣的國家,怎麼會被判定成劣等種族?”
“這不符合西方常見的價值觀吧?”
“我什麼時候說了他們是西方價值觀了?在他們眼裡,他們所秉持的是‘物種價值觀’。”
李想斟酌了片刻,最終說出了這個具有代表性的詞語。
“其實我們也不能完全確定他們講美利堅民族判定為劣等民族的標準,因為這並不屬於下層執行人員能接觸到的範圍。”
“以保羅和傑斯為例,他們做那些事情,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情緒化的理由,比如仇恨、憤怒、不甘等等。”
“但他們都提到了一點,就是‘對抗而非合作’的戰略,會成為判斷標準之一。”
“在組織高層看來,合作帶來的收益天然高於對抗,而如果一個組織選擇了對抗,那就意味著他們在遠期判斷上存在生理性的缺陷——嗯,這裡,傑斯用了一個例子。”
“朝三暮四的猴子,對,他們就是這麼評判現在的美國政府的.”
聽到這話,陳念不由得點了點頭。
“難以想象.這套邏輯真的是極為完備,我甚至感覺我快要被說服了。”
“但問題是,人種判斷是絕對不符合當前社會的普世價值觀的。”
“這也是他們的判斷標準之一——我要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客觀上來講,人種差異是絕對存在的。”
李想沉重地歎了口氣,隨後繼續說道:
“狗和狗之間都存在種群差異,人和人之間怎麼會沒有?”
“正如他們所說的,現代社會之所以對人種差異避之不及,很大的原因是生產力發展掩蓋了人種差異所帶來的‘效率差異’。”
“沒有任何一個種群敢百分之百保證自己就是最優秀的那一個,所以為了避免某一天被淘汰,大家就隻能優先建立一個共識:不以人種優劣定勝負。”
“這樣的共識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穩定性,也是過去幾百年時間裡,人類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之一。”
“正式這樣的共識為我們贏得了長期的發展時間,大大降低了戰爭發生的頻次,但這真的對嗎?”
“這就是他們提出的問題。”
“他們的論點就在於,這樣掩蓋衝突的共識,其實是在對抗進化,從遠期來看,是會極大地拖慢人類發展的速度的。”
“極致的功利主義。”
陳念立刻總結出了這個組織的關鍵思想。
“沒錯,極致中的極致的功利主義,按照他們的理論,如果有一天,殺掉世界上50的人,能換來51的額外發展進度的話,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動手。”
“而相反的,如果讓所有人或者才是最優解的話,他們也會不擇手段地讓所有人活下來。”
“很離譜。”
陳念深深吸了口氣。
“我怎麼感覺他們不像是真真切切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反倒是像.遊戲玩家一樣?”
“你玩過p社係列嗎?他們的思路跟p社玩家真的很像.”
“不擇手段換取利益最大化,道德不存在,法律不存在,唯一存在的隻有終極的利益。”
“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組織會達到這種境界我覺得這是個思路。”
陳念頓了頓,繼續說道:
“普通的富豪、政客是不可能以這種思路去看待世界的,他們必然來自於某個寬泛意義上的‘頂點’。”
“我認為,你們應該從這個角度去做做篩查,說不定很快就能把人找出來。”
“已經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