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閉”在成飛的日子對陳念來說其實並不算多麼難過,因為本來他也沒有太多的社交活動。
而恰恰相反,在排除掉一些不必要的會議和交流之後,他反倒有了更多的時間,去研究“核聚變和常溫超導”之外的、更超前的技術問題。
到現在,他手上累積的源點數量已經超過了6000點,哪怕對於他自己來說,這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如果細分到各個行業、各個技術領域,6000點的源點數量至少可以推動多達20個行業發生重大變革,解決超過100項技術難關。
其中最典型的,比如目前垂直農場所麵臨的特化種苗問題,就可以直接通過係統解析得到需要的育種方式。
但陳念並不打算把資源投入在這些領域上,原因很簡單,就是一個“性價比”的問題。
他已經能明顯地感覺到,源點增長的速率在經過一個周期的爆發式增長之後,已經逐漸進入了瓶頸期。
或者準確地說,這不是瓶頸期,而是上限期。
也就是說,無論後續他怎麼擴大參與知識增長進程的人員數量、無論怎提高自己的學習研發效率、無論怎麼去探索和優化源點增長的機製,源點增長的速度都不會再大幅提高。
現在他日均能夠收獲的源點數量是20點左右,在當前邊際效用遞減的前提下,如果速率能夠再翻一倍,達到40點每天,他一年收獲的源點數量也隻有不到15000點。
而他自己大概能活個.100歲?
那他未來可以獲得的源點總數,就是130萬點。
很多,但隻是看上去很多。
那些真正能讓人類突破宇宙空間這個厚重壁障的技術、那些接近底層邏輯的基礎原理、那些打破時間與空間桎梏的奇思妙想.它們是存在的,但解析他們所需要的源點需求,動輒就是一連串的問號。
所以,陳念必須做選擇。
他要用有限的源點總數,規劃出一條最優的路徑。
規劃出一條至少能把絕大部分的問號、變成可見的數值的路徑。
而要做到這一點,他就必須謹慎,謹慎地節省下所有非必要的支出。
這種情況時常讓他感到一種無力,因為他知道,沒有任何人能幫到自己。
星火小組最初建立的目的,就是為了給他提供一個有關技術、有關發展的建議,它本身其實是一個顧問團隊。
但這個顧問團隊,也隻能在有限的時間尺度之內去預測未來,推演人類的發展。
你總不能指望他們告訴你“量子遂穿效應到底是不是超光速的前置條件”吧?
哪怕是係統都沒有給出這個答案,因為與這個概念相關的技術,解析源點的要求都是問號.
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陳念深深地歎了口氣。
猶豫了良久,他最終還是放下了筆,把畫得亂七八糟的稿紙收到了辦公桌裡。
隨後,他打開電腦,點開論壇,又點開了一個熱度頗高的帖子。
“你所期望的未來到底是怎麼樣的?”
在這個帖子下麵,有超過二十萬人描述了他們眼中的未來世界——當然,這帖子本來不應該有那麼高的熱度,是陳念動用了一點小小的特權,把它頂到了最高關注度的位置。
前麵幾百個回答,陳念基本上都已經看過了。
狂野的、保守的、奇妙的、詭異的,什麼風格的未來都有,從最開始的新奇,到現在已經感到稍許乏味,陳念花費的時間也就不到一個星期。
他隨意地刷新著頁麵,本來沒指望能看到什麼新玩意兒,但也就在這時,一個回答的標題跳到了他的眼前。
“人類可能會永遠生活在地球上。”
這個標題讓他直接愣住了——因為它與其他所有帖子的看法都不同。
無論是樂觀還是悲觀,大家對未來的看法起碼還是一致的,就是都認為,人類一定會走出地球、走向太空。
畢竟,從數千年前開始,人類就已經在向往著“天外”的世界了,而現在未來就近在眼前,誰會拒絕相信呢?
陳念點開帖子,看向了帖子的內容。
“其實這是一個重大的悖論——人類想要真正走入深空,那就必須在基礎物理領域有所突破。”
“但如果我們已經在基礎物理領域有突破了,還去太空乾嘛?”
“在地球上,我們就可以獲得我們需要的一切了。”
“這一切,包括資源、能源和世界的真相。”
“嗯,也許未來會開發出類似於跨星際旅遊的東西,但那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
“總之,我的觀點是,地球是一個孤島——或者說,宇宙本身就是一座孤島。”
“活在島上的人,為什麼會想著離開這座島?”
這幾句話說得很玄,甚至有些不明所以。
這也導致這個帖子基本沒有太多的回應,但陳念看完之後,卻不由得感受到了一種寒意。
是的,不管他後麵的推論是不是真的,但有一點,他真的說對了。
那就是,如果我們真的能在基礎物理領域有所突破的話,有很大的概率,我們真的不會再向宇宙進發。
這是一個本源性的問題,也正如他所說的,是一個悖論。
難道這就是費米悖論、或者說大篩選器的真相?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係統之所以存在,又是因為什麼呢?
為了跨過這個悖論?
看上去似乎.很合理?
陳念下意識地摸了摸頭,他突然產生了一個有些瘋狂的想法——也許自己死了以後,應該把腦子捐獻出來解剖,看看裡麵有沒有類似芯片的東西.
他被自己這個想法逗得笑了起來,剛剛侵入到腦海裡的那一絲黑暗的情緒也消失無蹤。
管他娘的!
世界大同都還沒實現,山區人民還吃不上一塊錢的炸雞,我去思考這種宏觀的問題?
還是留給搞弦論和凝聚態的學者去思考吧!
想到這裡,他關閉了頁麵,但在關閉之前,又好奇地點開了作者的主頁,把它截圖下來保存。
三無小號,看不出背景,ip地址顯示位置在山西。
也許是一個無聊的大學生隨手而就的回答吧。
陳念沒有再糾結,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回答確實在他的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
與此同時,一棟豪華彆墅的書房裡。
留著胡子的男人坐在人群中間,剛剛結束了他的宣講和答疑,正在做著最後的總結。
“.所以歸根結底,我們這個組織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毀滅世界,更不是像nazi一樣去宣揚什麼人種滅絕論——當然,在組織的核心理念當中,確實有一部分很容易被人誤解為要進行所謂的‘人種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