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過去了李文揭開鍋蓋看了看,“嗯!水也開了,可以下魚肉了,婆,你先下魚頭,魚頭比較大比較難熟,多煮一會。”
不一會魚頭湯加紅油的味道已經被熬了出來,香味撲鼻,李文看見鍋裡魚頭上下翻滾,已經熟了,喊道:“婆,魚頭熟了,可以放魚片了。”
用雞蛋澱粉醃製好的魚片白嫩嫩的,被老太太逐一劃進鍋裡,李文坐在灶台後麵燒鍋。
好香啊!我和你爺爺年輕時去長安做工,路過一座大酒樓飄出來的味道就是這樣,老太太聞了聞鍋裡散發出來的水煮魚香味,呆滯了一下回憶道。
“婆,今天我就讓你吃上這個味道,魚肉已經漂上來了,咱們可以出鍋了,李文指了指鍋裡笑著說道。”
“好,好,今天我好好嘗嘗,老太太手腳麻利,”一鍋水煮魚湯湯水水一共盛了四大盆出來。
李文給每個盆裡都撒上蔥花和花椒。
“婆,你看本來出鍋後需要放上辣椒段,花椒香菜蔥花,再潑一層熱油的,但是現在條件有限就不講究了,以後等生活好了我一定讓您吃上正宗的水煮魚。
“你先嘗一下看味道怎麼樣,李文夾起一片魚肉給老太太喂了過去。”
“好吃,好吃,真不錯,魚肉很鮮嫩啊,麻麻的辣辣的吃到嘴裡油汪汪的,很好吃,比咱們縣國營飯店的都好”,老太太嘗了一口誇道。
其實並沒有老太太說的那麼誇張,老太太誇獎,一是孫子的孝心,二是最近幾年確實生活比較艱難,很久沒吃到這麼有油水的肉食了。
李文嘗了一口,味道確實還不錯,雖然油水少了點,但是放到現在已經是很難得的美食了,即使到縣國營飯店也很難有這麼硬的菜了。
“好了,阿文你也出去喊你媽他們吃飯,我再做個鯽魚湯就可以開飯了,今天難得這麼多肉大家可以吃好點了,”老太太開心的笑著。
“好嘞,婆,您先做著,我去叫我媽他們吃飯,”李文看隻剩下一個湯了自己留下也沒用了。
此時已經快到午飯時間了,村裡有的婦女已經開始急匆匆趕回來做飯了,李文加快腳步向麥場走去。
生產隊麥場很大,就在村委會門口,有十幾畝地大小,此時麥場裡數百人正熱火朝天乾著,有的大牲畜拉著大石碾,不停的碾著麥子,也幾個男的一起拉著小石碾。
婦女們則用木叉不停翻著秸稈好讓石碾壓的乾淨一點,有的用木叉把秸稈轉移到一邊,有的通過風來揚掉麥子裡的雜質,一些年齡小點的孩子則用木掀鏟著麥子去曬場晾曬。
咚咚咚,生產隊的大鑼敲響了,下工時間到了。
大人們紛紛找一些樹蔭底下開始歇息,孩子們則回家去幫忙帶飯。
大人們中午不回家就是想多抽點空休息一會,畢竟一天半餓著肚子乾活人遭不住,很多人餓極了乾活時偷偷吃一把小麥充饑,一下工紛紛找陰涼處開始席地而坐休息起來,隻有淺睡一覺才能緩和疲憊感。
“媽,二嬸,李文老遠的看見母親和二嬸正往遠處樹蔭底下走去,”急忙喊道。
二人看見李文遠遠喊他們,停了下來。
“怎麼了阿文,不是讓你歇息,你跑地裡乾什麼去了,”母親王春梅問道。
“媽走,你和二嬸二姐咱們今天回家吃飯,有好吃的,”李文小聲說著,神秘道。
“呦嗬!文子,有啥好吃的,神神秘秘的,給嬸也說一下,讓嬸子饞饞嘴,”鄰居花嬸也在旁邊一起笑嘻嘻道。
“嘿嘿,不告訴你,你家阿強也來叫你回家吃飯了,你看,”李文指了指現在村委會門口的李強。
花嬸老遠看見李強,也急匆匆的走了過去。
“那行,回家,看今天有啥好東西吃,二嬸把草帽一帶,喊了喊遠處的二個女兒。
幾人匆匆跟著李文從場裡往家走了回去,半路上花嬸知道了今天的魚是李文釣的正在等著幾人。
路上也沒其他人,花嬸笑嘻嘻道:“他五嬸,你家文子可真能乾,今天我家強子幫他打豬草,文子給了阿強二條魚,小二斤重呢,晌午肯定也是叫你們回家吃魚的!”
王春梅看了看李文,笑著對花嬸道:“阿強幫文子打豬草,他當哥哥的釣了魚給阿強應該的,不說了回家吃飯,吃完還得歇一歇,這幾天農忙累的不行。”
幾人回到家,父親和二叔他們已經到家了正在洗漱。
看見李文幾人回來,正趴在廚房門的小李娟蹦跳著跑了過來,“哥哥今天的魚好香啊咱婆剛給我吃了一塊,說是你做的,你真厲害,”小家夥馬屁拍個不停。
“你個小饞貓,小馬屁精,”李文刮了刮小家夥的鼻子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