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肥的很,他爸在招待辦,各種票據從來沒缺過,不過唯一有個缺點,就是他老子摳門,不給錢。”
“不過,彆說他了,我們這些單位,大院子弟都一樣,票據夠,但是家裡一月給那十塊八塊的,根本不夠花啊,”鄭凱苦笑著道。
“那這可真是一個大“缺點”啊!我們農村人即使有錢,沒票,也買不來東西,”李文語氣深長道。
“嗨,文子,你以後缺啥票據跟我說,咱們現在這關係,小意思,”鄭凱說著掏出一疊票據在桌子上甩了甩道。
“呦嗬,你這真是財大氣粗啊,這麼多票,我看看還有一張手表票,”李文驚訝道。
“這有什麼的,百貨公司定期會獎勵和發放一些票據,我爸不用,扔人在家裡,我就拿來了,”鄭凱無所謂道。
“這些票據在黑市可值不少錢啊,你們不去換?”李文疑惑道。
“不去,在黑市被抓住了丟人”,而且被家裡知道了,免不了一頓收拾,我們一般缺錢了,找朋友換點夠用就行了,太多了也紮眼,”鄭凱笑著道。
李文這下才知道這些大院子弟的生活是怎樣的了,為人低調,卻個性。
“來咯,大家今天有口福了,五菜一湯,夥食硬的很,”周小豪說著,端著一盆魚湯來到了李文桌前。
不一會兩桌飯菜都陸續到齊;紅燒雞腿,竹筍炒臘肉,紅燒肉,碳烤兔肉,還有一道素菜清炒西葫蘆,再有一個鯽魚湯,主食是白米飯,眾人看著這一桌硬菜眼前一亮。
“今天這飯菜可真硬啊,鄭凱讚歎道。”
雖然他們大部分都是大院子弟,但是也不是經常吃這麼硬的席麵,平時最多兩三個人一起叫一個肉菜嘗嘗,為啥,因為沒錢。
“來,大家先敬李文老師一杯,感謝老師今天的指點和款待,”鄭凱舉起手中的汽水向對麵一桌喊道。
“敬李文老師,乾杯!”眾人齊聲笑喊道。
“來,今天相遇是緣,我也很高興,一起乾杯,還有大家以後叫我阿文,或者文子就行了,大家都是年輕人,沒必要,”李文也笑著舉起汽水道。
“哈哈!好,”
眾人聽了李文這拉近距離的話,紛紛大笑,彼此的距離無形中也拉近了不少。
因為今天的菜量都是特大份的,再加上眾人汽水沒少喝,一頓飯下來,李文花了接近三十塊,就這還沒有算票,這消費讓李文也隱隱咋舌。
眾人看李文掏錢的爽快,也都紛紛喊道佩服。
吃完午飯,眾人又回到文化館辦公室繼續討論學習,一個下午有五六個人,在李文的糾正,指點下,完善了準備郵寄的稿件;眾人自信滿滿,把原來的投稿目標做了改變,從原來的縣生產報轉向市報。
“咱們以後約定周末這一天來文化館討論學習好不好,”挑頭的鄭凱和陳淑瑤今天也收獲不小,紛紛提議,定下以後“寫作協會”討論,學習的時間。..
李文眾人也都紛紛掉頭同意,與他今天的寫作,閱讀,氛圍太好了,大家都很開心。
“那行,今天就散了,馬上快四點鐘了,文子家裡離得遠,還得趕回去,”王峰說道。
“今天過得真充實,真好,大家下周見,”李文說著和眾人揮手告彆。
“文子走了,我家住在城西,我捎你一程,”王峰騎著自行車從李文身後竄了出來笑著道。
“那感情好!”
李文直接蹦在了自行車後座上,文化館距離出城有個兩三裡路,可以節約李文不少時間。
“謝了啊,王峰,就到這吧,再走就出城了,李文笑著道,”城門口王峰把李文放了下來。
回家的路上人比較少,李文一個人急匆匆的走著,“看來以後的買輛自行車了,不然每星期走著來一趟城裡,人受不了,”路上李文氣喘籲籲的思考著。
下午六點鐘李文回到了村裡,三十多路,李文連跑帶走,一共花費了接近兩個小時。
李文推開家門,院子裡沒有一個人。
“婆,你在家不,”李文在院子裡朝裡喊了一聲。
“我在後院喂豬呢,阿文你回來了,”老太太的聲音從後院傳了出來。
李文走向後院,看著奶奶正在給豬燙麩皮,連忙走過去攪拌起來。
“婆,家裡人都乾啥去了,小妹他們怎麼也都不在,”李文疑惑道。
“今中午你大伯回來,說你立了大功,幫村裡把桃子賣出去了,還賣了個好價錢,下午村裡組織大家都摘桃去了,”老太太慈祥的看著乖孫說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