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了,前年那麼難的,村裡的牲口都殺的沒幾個了,過年照樣分了四十多塊,今年咱們家阿文幫村裡收入提升了不知道多少,分紅肯定少不了。”崔燕子笑著分析道。
“最近幾個月交易罐頭,幾家單位補貼票據都不少,國家隻收稅不要票據,即使錢少了,今年的票也少不了,”李文笑著說道。
“好,票據可比錢有用多了,”二嬸開心的笑道。
吃完飯,眾人聊了一會,然後關了油燈分彆睡覺去了。畢竟油價也不便宜。
最近幾天,天氣越加的寒冷。由於天氣很寒冷了,村裡昨天已經通知上交豬了。
今天一大早,李文一家人都收拾起來了。因為今天要去鎮上收購站交豬。
“咱家今年這豬絕對公社頭一份,”二嬸看著豬圈裡的三頭肥豬開心的笑著。
兩頭村裡的任務肥豬已經有已經差不多二百斤重了,即使後來李文抓得小豬仔現在也是一頭標準的大肥豬了,目測一百五六十斤是有的。
這幾頭豬,隻要李文在家,每天都會偷偷從空間裡拿出一部分玉米或者小麥投喂一些,在加上泔水小灶,長的快也很正常。
“媽,能不能不賣小黑?”小丫頭也經常和家人喂豬,尤其是李文抓得小黑豬,更是李文和一幫孩子喂到大的,所以小家夥們都和豬產生了感情。
彆說小丫頭了,打豬草是李勇和李濤還有李民三人的任務,每年殺豬,賣豬時,幾個孩子也很是不舍。
李文看見才一百六七的小黑豬,如果放到後世才是一頭半大的豬,也有點舍不得。
“媽,要不這個小豬咱們就不交了,也不殺了,反正家裡的青儲還有兩大缸,足夠這一頭豬吃到開春。”
“現在殺了有點可惜,正是上膘的時候,我想等豬長到二百斤在殺,”李文看了一眼母親王春梅說道。
正在後院準備抓豬的眾人也都紛紛停了手。
“那行就照阿文說的吧!往年每到冬天沒有豬草了,喂養成本上升,豬也長的慢了,所以咱們都提前殺豬。”
“今年不一樣了,還有幾大缸青儲,留著也是浪費,還不如留著那頭小的吧,反正也是咱們自己喂養的,不是村裡的任務豬。”父親李德佑笑著說道。
“行,那就留著吧,今年這幾頭豬,媽和孩子們養的都很好。有這兩頭大的,也不會缺肉吃。”王春梅笑著同意了。
“那就這樣,這兩頭豬都趕到村養殖場看村裡怎麼安排。”李德佑擺了擺手說道。
打開豬圈,一家人趕著兩頭大肥豬你豬我堵的來到了村養殖場。
一路上村裡人都對李文家養出這兩頭大肥豬很是羨慕和佩服,紛紛恭維著。
“都到齊了!看著這些大肥豬,真的很高興啊,”生產隊長李軍利開心道。
三星村比較大,所以每年的任務豬也比較多,基本上維持在二十頭左右。
今年村裡的豬都比往年的肥了不少沒頭豬都超過了140斤,這些都是因為罐頭作坊的緣故。
每次罐頭作坊削水果留著的皮都會被村民收集回去喂豬,所以這幾個月豬都吃的飽飽的,體重自然上升的快了。
“老五,你家的豬個頭真是大啊,這都差不多二百斤了吧,”生產隊長李軍利看著李文家的肥豬震驚道。
“你家這豬肥肉多,留一頭在村裡,到時殺了分肉。另外一頭一會咱們交到收購站讓去,絕對是頭一份,也能為咱們帶來嘉獎。”李軍利笑著安排道。
“行,軍利你安排就是了,不過我家今年可是兩頭豬啊,分的肉可不能少,”李德佑笑著道。
“這個放心,到時候按重量分。你家今年了發了啊!能分百十斤豬肉,”李軍利讚歎道。
“看你說的,為了喂養這幾頭豬我家可投入巨大。要不是為了多分豬肉誰家敢冒著大風險喂養兩頭啊,萬一死上一頭還得給村裡賠錢,”李德佑臉上洋溢著笑容道。
“不過,到時候等我們四十斤就夠了,剩下的村裡換成就行了,”李德佑和李軍利商量道。
“確定了?”到時候交了豬就不能在反悔了,李軍利問道。
“確定,四十斤豬肉夠我們家和親戚分了,”李德佑點了點頭確認道。
“那行,村裡人得感謝你,”李軍利笑著道。
李文家要錢,那好辦。村裡剛好今年收入不少,直接抵了現金,留下了幾十斤豬肉。村裡也就一百多戶人家,平均每家可以分不少了。
如果李文家執意要分肉,村裡就得多交一頭豬。村民分肉的時候也會少分不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