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伯,分了多少?”二嬸好奇的問著李父。
“一共分了132塊錢。”
李德佑從棉襖裡的衣兜裡掏出手帕裹著的錢票說道。
“我的乖乖!今年這麼多?去年咱家也才分了五十塊出頭。”崔燕子張大嘴驚訝的說道。
“主要是今年村裡的桃園和罐頭作坊分了不少錢。在加上今年阿文走通了鎮上國營飯店的關係,搞糞掙了不少工分。”
“來,這個是咱們家的工分明細。”
李德佑掏出記錄的分紅明細,上麵記錄著每個人的分紅記錄。
說著數出六十三塊錢遞給了二嬸崔燕子。
“這是你家幾個人今年的分紅,一共六十三塊。”李德佑把錢遞給崔燕子說道。
“那行,他大伯我就接著了。今年可多虧了阿文了,這全掙得工分比他爸的都多。”崔燕子接過錢笑著說道。
“哈哈!都是一家人,多什麼多,隻要掙錢就好。”母親王春梅也開心道。
接著兄弟二人給老母親遞過去五塊錢,全是老太太的體己錢。
老太太也沒說啥,分彆接了過去。這都是幾十年來的規矩了,每年過年以前兄弟二人都會給老母親孝敬。
老太太其實也不花錢。兒女們的孝敬,老人也都在平時給家裡貼補了。
接下來就是一些票據,父親和二叔就不管了,家裡是女人管家的。
到時候母親,二嬸還有老太太會妥善處置這些票據。
“好了,做飯。”收起錢票,母親和二嬸管家的底氣也足了,說話聲音高了不少。
今天吃中午時已經到下午四點了。冬天少運動,加上最近油水足,眾人最近的抗餓能力也見漲不少。
“來啦,今天分紅了,拿出鹵肉,大家好好吃一頓。”王春梅端著熱氣騰騰的鹵肉走了出來。
每個人一碗鹵肉泡饃,就著泡的辣白菜,美的很。大家都是口水四溢,吃的很香。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天氣放晴,大雪也停了好幾天了。路上的積雪融化讓路上泥濘不堪。
年關將至,因為路不好走。最近幾天家裡的一大幫老爺們,都在幾個女人的指揮下大清掃。
村裡習俗,每到年關都要給全家來個大掃除。衣服,鍋碗瓢盆的清洗,房子的修補都在範圍內。以便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這叫辭舊迎新。
家裡打掃除完了以後,家裡開始蒸饅頭,豬肉。整整忙活了好幾天,才處置完畢。
轉眼到了臘月26號,最近氣溫全是徹底穩定在了零度以下。幾場雪下來,路麵也凍的實在了。
今天李文全家準備去縣裡趕大集。
往年,李文家都是在鎮上趕集的。但是今年口袋裡有錢有票,加上李文要買收音機鎮上百貨商店沒有,所以全家準備去縣城趕年集。
這一天全家都起了個大早。就連冬天怕冷的小家夥李娟也早早的起床了。
父親李德佑從村裡借了一輛牛車。男人們在走著,婦女和小孩子坐在車上,大家一路上說說笑笑十分歡樂。
“媽,去縣城能不能給我買一個空竹,昨天小龍玩的那個空竹可好了。”坐在車上的李勇和母親撒嬌道。
“行,隻要你好好聽話,媽就給你買。”二嬸崔燕子用手指點了點小家夥的腦袋寵溺的說道。
這下一眾小家夥們都仿佛得到了號召,紛紛向父母還有老太太爭取自己心愛的玩具和零食。
二叔在前麵牽著牛車,看著幾個小家夥站了起來。
嗬斥道:“坐下,從車上摔下去咋弄,不聽話,屁都給你們不買。不想坐的也行,你們下來走著。”
幾個小家夥都對二叔比較懼怕,聽見嗬斥聲立馬乖乖的坐了下來。
李文和二姐李霞看著幾個小家夥吃癟,都捂著嘴笑了起來。
路上走了兩個多小時,眾人中午來到了縣城。
這個年代過年雖然不會張燈結彩,但是也非常熱鬨。
路邊說書的,講相聲的,雜耍的,還有各式各樣擺攤位。
縣城也就正街比較寬敞,也就是平常眾人逛的的地方。
此時道路兩邊熱鬨非凡,乾啥的都有,引得一眾小家夥紛紛東張西望。
母親和二嬸還有二姐則緊緊的抓著幾個小家夥,不讓他們亂跑。
這年月,過年人又多,孩子跑丟了很難找到。
“我要吃冰糖葫蘆!”
小家夥李娟指著不遠處的插著冰糖葫蘆稻草棒子,興奮不已。
其他幾個小家夥見狀也都跳著要吃。
二嬸崔燕子給了二哥李全一塊錢,讓他去買。
不一會李全就拿著五個糖葫蘆走了過來。把剩下的錢遞給了二嬸,二嬸沒接讓他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