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高興完,李德佑也對李文一頓嗬斥,差點沒拿棍棒揍他。
因為李文現在還是農村戶口。房子落在李文的名下,如果李文成年了還沒有找到工作,可以花錢運作一番,成為城市戶口還是比較容易的。
沒想到李文這小王八犢子居然把名字落在了李武的名下。
所以聽到最後李德佑才如此氣憤,以至於想揍李文。
等生完氣,李德佑給李文講了一下這個年代各個戶口之間的差距和福利待遇。
李武現在是臨時工,戶口還是農村的戶口,每個月隻有一點工資,口糧還得從家裡背。
等李武轉正成為一級工,立馬就可以把戶口關係轉到單位,成為集體戶口,到時就有了集體供應糧本。
每個月不但有工資,還有二十多斤糧食供應,那才是真正的不愁吃穿。
所以李文把房子放在李武的名下就有點無用了,李德佑才如此氣憤。
聽完李德佑的講解,李文這才明白。在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之間還有一個集體戶口。
李文以前隻知道這個年代有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兩者福利待遇差距巨大,沒想到成為工人有這麼好的待遇。
難怪當初給大哥他們換工作指標,而沒有給自己留,父親還有母親說對不住自己。
他還一直以為成了工人就隻是可以領工資,可以中午在食堂吃飯,還不是城市戶口。
沒想到這個年代,工人階級單位集體戶口如此優秀,李文這下徹底想通了。
不過他也不在意,戶口不戶口的不過是待遇差彆而已。他自己有空間和未來的知識在手,以後生活肯定不差。
和父親保證自己絕對能找到鐵飯碗工作,這才在老父親的歎息下逃了一劫。
第二天早上李文父母和二嬸都沒有上工去。他們去縣城認門,順便給李文他們收拾屋子。
清早父親李德佑從生產隊的養殖場借了一輛騾車,然後拉著李文的鋪蓋還有一些從家裡拿的工具出發了。
今天老太太也跟著一起去縣城了。牛車上一共四個人,老太太,父母還有二嬸。至於李文,當然是騎著自行車了。
不過今天李文可不是一個人,後車座座還帶了個小家夥。
“哥哥,今天去縣城能不能給我買糖葫蘆吃?”坐在後座的小家夥正是李娟。
今天早上母親和二嬸叮囑在家的二姐注意給上學的幾個小家夥做飯準備出發時。被一旁躲著的小李娟聽見了,哭著喊著要跟著一起去。沒法子隻能帶上了。
“買,到時候去縣城你想吃啥哥都給你買。不過你坐在後麵抓緊哥的衣服小心掉下去了。”李文騎在顛簸的土路上說著。
土路顛簸,帶著老太太還有小家夥,所以父親李德佑還有李文一路上速度都比較慢。差不多兩個小時眾人才來到了縣城。
沒有直接去李文買的房子,而是去了大姑的家裡。
老太太自從大姑出嫁到現在幾十年了,還從來沒有去過縣城,更彆說去大姑家了。
今天老太太高興,加上這大半年來生活條件改善不少,老人家身體也比較硬朗。
今天一來是李文買的房子,二就是也來大姑家坐坐。
來到大姑門口,李文停下自行車把小家夥從後座抱了下來。
“姑,看看誰來啦!”李文推開門朝院內喊道。
看著跑進院子裡的李娟,從堂屋走出的李秀蘭嗬嗬一笑。“這不是咱們的小丫頭來了嘛!”
“好我的大姑呀,小丫頭來了我能叫您?你來門口看看誰來了。”李文嗬嗬一笑道。
李秀蘭看了看李文,帶著疑惑走到了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