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李文來講這八萬港幣而已,實在沒什麼吸引的,他更在意的是寫作帶來的名氣。
經過藍星集團幾百上千萬港幣的洗禮以後,李文現在對錢已經沒興趣了。
他現在更注重的是明麵上的社會地位和財富,隻有名氣才會讓他走的更遠。
收到八萬港幣以後,李文通過黃波的介紹,直接收購了一家報紙。
他要在香島開辟自己的傳媒帝國,而報紙無疑是最容易出名的方式。
香島人有看報紙的習慣,加上報紙便宜。所以彆看香島隻有巴掌大的地方,但卻滿滿當當擠了三百多家報刊。
六十年代除了派係報紙和英文報,最出名的就是明報和星島日報了。
【當然,這個時候東方日報還沒有成立。】
李文收購的報紙叫明華日報,是一個三流的小報紙。
李文當初聽到明華日報名字時就笑了,他估計這家報紙老板起這個名字是想蹭明報的流量。
可惜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明華日報沒有自己的特點,報紙質量很差勁,每日銷量僅僅維持在兩萬份上下。
香島一份報紙三豪錢,刨去給報紙佬和成本錢,一份報紙就賺一豪不到。
因為銷量萎靡不振,連投放廣告的金主都很少,即使有也都是一些大報看不上的緋聞產品。
而報社和印刷廠光員工就有有二十五人,每個月員工的工資就得五萬多塊。
所以每個月落到老板手裡真是微利,有些月份甚至還要賠錢。
當聽到李文想接手,明華日報的現任老板簡直熱淚盈眶。
李文打了一個骨折價,花了三萬港幣就收購了這家明華日報,加一個日最高生產三萬報紙的印刷作坊。
“魏生,你以後就是大秦日報的主編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希望大秦日報的名聲能夠響徹香島,並且成為香島報業的佼佼者。”李文看著坐在自己對麵的中年說道。
“老板,一個月是不是太快了點?”對麵的中年聽完明顯一愣。
“不快,我有自己的打算。
明華日報原來的日銷售量是兩萬份,我準備一個月內,讓大秦日報的銷量增加到十五萬份。”李文語不驚人死不休。
李文稱呼的魏生名叫魏廣平,是香島人。
曾經在醜國紐約時報任編輯,但因為他黃種人的身份,按當時的他的職位,已經沒有了升職的機會。
在醜國看不到未來的魏廣平加上年紀也大了,決定帶著妻兒回香島發展。
李文也是運氣好,加上出手大方,以月薪兩千港幣加分紅從獵頭手裡忽悠到了剛回香島的魏廣平。
“李總,這樣會不會步子有點大,容易扯著那個?”魏廣平聽到李文狂妄的語氣,感覺上了賊船。
“扯著啥?扯著蛋是吧!”李文用調戲的笑容看著魏廣平。
“額!”
“李總,我就是感覺咱們步子太大了,現在香島的報業市場都被一些大報所壟斷。
我認為咱們報社應該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這一下子提到十五萬份,每天光印刷成本就要上萬塊。
而且咱們印刷廠的產量也不夠,還得購買機器。報社總共就您投資的十萬港幣,這一下風險實在是太大了。”魏廣平苦笑道。
魏廣平此時隻感覺頭上有一萬隻草泥馬奔騰而過,這老板也太衝動了,當初就不應該貪心這麼高的薪酬上賊船。
“那魏主編你說說,如果讓你做,接下來你怎麼調整咱們報刊的方向?”李文沒有說出自己的答案,而是反問魏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