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老二。
這些就不是你該操心的事,村乾部可都姓李,要是胳膊肘往外拐,那還不被村裡人罵死。”看著叨叨個不停的李德忠,一旁的李父趕緊開口阻止。
“額!看我這腦子,一時嘴快都忘記大哥你也是村乾部。”李德忠剛才說村裡乾部的壞話,被李父一瞪,訕訕笑了起來。
因為李文的緣故,當初二爺李俊才退休時公社和村裡都希望李父當大隊書記。
但李德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自己當了半輩子農民,性格又不圓滑,壓根當不好村裡幾千人的大家長。
最後實在推辭不過,李父選擇當了他們生產小隊的小隊長。
千萬不要拿小隊長不當乾部,這年月,要是那個社員不開眼,真不把小隊長當回事,那可真就是茅坑裡翻跟鬥了。
在這個年代,一般自然村也稱為生產大隊,一個生產大隊少則幾百,多則數千上萬,這麼多人肯定不好管理,所以生產小隊應運而生。
為了方便管理,生產大隊會根據社員血脈關係或者遠近關係劃分成若乾個生產小隊,平時由生產小隊單獨管理。
而生產小隊長則直接管理數十上百戶社員,是一個生產小隊裡可最大的領導,對全隊的生產和社員生活等等負主要責任。
一個小隊可還不止生產小隊一個領導,還有副隊長,會計,保管員,民兵排長,婦女隊長等等。
像三星村就屬於大村落,大生產隊。李文六五年離開時,村裡三千多人就有六個生產隊。
李文老家的生產小隊是按照血脈關係劃分的,三星村當初是由六個兄弟的血脈流傳下來的,因此分為六房,也就有了六個生產隊。
村子變為生產大隊以後,各房每隔幾年選出一位有威望的人當小隊長,因為都是族親,也就方便管理。
電視裡演的乾活場景和乾部大多就是生產小隊,生產大隊的乾部在社員眼裡一般都是領導乾部了,出現的比較少。
這些年三星村人口越來越多,但是田地是有限的,也就沒有繼續劃分生產小隊,現在的李父管理二百多戶,一千四五百號社員,可是一位實權村乾部。
不過李父明白自己的職務是怎麼來的,再說都是族親,平日裡也就對自己小隊長的身份也不怎麼在意。
除了農忙,平時田裡上工勞動,李德佑都放權給副隊長,他自己則主要負責手工藝品作坊。
上工少,又沒架子,也就導致家人經常下意識忽略李德佑還是一位生產隊長的事實。
瞎扯完,眾人又把話題重新轉移到李文身上。
“六一年那年夏收,阿文這孩子中暑後也不知道咋了,突然就開了竅,後麵就越來越有出息。
這時間過的真快啊!掐指一算,這都十七年了。
這些年阿文不但幫扶著家裡過上了好日子,就連村裡,鄉裡甚至市裡都沾了不少光。
有時候我晚上睡在炕上感覺這一切都像是做夢,沒想到咱家的日子有一天能有這麼好。”二嬸崔燕子拍著大腿感慨道。
“他二嬸,啥做夢不做夢的,孩子們有本事,不正是咱們這些當父母的想看的麼。
再說了,咱們在家裡也沒閒著,不然孩子再有本事,也扶不起來,以後的好日子還長著呢!”一旁的母親王春梅接著話茬笑著說道。
“是啊!好日子不哄人。”眾人齊齊點頭。
“………”
“喔、喔、喔”。公雞打鳴聲喚醒了夏日的清晨。
“沃、啊!”李文打開房門,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深深的伸了一下懶腰。
“這一覺睡的是真自在啊!還是在家裡睡著舒服,安心。”伸完懶腰,李文自語。
“阿文,這天色還早,你起這麼早乾啥?不再睡一會兒。”正在刷牙的母親一邊咕嘟著嘴裡的泡沫,一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