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萬千,迎新春之氣。
一團七彩色的雲朵彙聚在李易的掌心,其中萬般氣象演化,無數燈火彙聚。一團天地靈氣與眾生意誌彙聚而成的氣象,若是收集起來也算是一種難得的寶物。
大概連續收集個五六年,就可以製作成元嬰期的法寶。或保全神魂,或幻術,後者應該效果更好一點。
當然也要有能力收集才行,新春氣象可不是靈氣,隨手一抓就能收集到。它屬於特殊時期,在某種常人所不知道的環境下產生的氣象,一種特殊的氣。
“李兄為何你能捏住這氣象?”東雲舒好奇的問道。
新春氣象她不是沒見過,大約八年前她剛剛轉世正好是春節。那一晚東雲舒就注意到了天地間彌漫起的一種奇異氣象,並對其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觀察。
她嘗試過收集,但由於效率實在是太慢了,最終隻能放棄。
哪怕是現在東雲舒,也無法像李易這樣子隨手一抓就能彙聚如此之多的新春氣象。不過這一次她看出來李易並非是憑借深厚的修為,更多是使用了某種特殊的方法。
“這東西本身就是我所創造,不過轉世後有了些許變化。在這個世界龐大的人口下,與信仰沾邊的東西都會膨脹數十倍。”
“也可能是溫飽思,現代人精神明顯比古代更加活躍。”
李易如此判斷著這新春氣象。
新春氣象他並不陌生,隻是這個世界的新春氣象讓他有些陌生。
在修行界,新春氣象就是廣寒宴特有的產物,作為烘托氣氛的事物。那時候也如這般彙聚了眾生對新春美好的寓意,但當時更多的是他自身的信仰,其中最多的就是醫仙。
信仰這東西對他無用,醫仙在很長一段時間算是世間罕有的香火大廟。在古代那種社會,生病基本等同於走鬼門關,沒有太多的藥物治療他們,醫生更是少的可憐。
李華走遍天下免費醫治,數次除天下瘟疫,直接間接不知道救了多少人。而且將自身醫術毫不吝嗇的傳授他人,不知道多少赤腳醫生是看著他的書成為一方名醫的。
如此在凡俗稱聖都不為過,哪怕李長生已不在凡俗行走,香火不僅不少反而越來越多。
一直到他三千七百歲,香火已經到了他不得不處理一下的地步。
於是便有了新春氣象,即天地眾生之意誌,融於香火,所過之處風調雨順。所謂新春新氣象,許多災害到了新春自然而然就化解了。
對於凡俗來說是救命的神跡,可對李長生來說隻是用了烘托氣氛以及處理香火的煙花。
每十年放一次,也是部分修士前往廣寒宴的主要目的,見識一下這席卷天下的新春氣象。
東雲舒微微點頭,很快就將這所謂的新春氣象拋在腦後。對她而言除了劍道以外,其他的道都隻能起到借鑒作用。
她對於其他事物的探索性非常低,除非與劍有關,或者與李易有關。
“不過都一樣,開氣象,迎新春。”
李易手中的彩雲越來越大,轉瞬之間已經將他們二人完全包裹其中。耳邊響起了雜亂喜慶的笑聲,雖然混雜著眾生的意誌,但卻沒有香火那般汙染神魂,相反是極其純粹的精神。
這就是高品質的信仰,也是曾經佛門的追求。
沒有任何欲望,純粹的信仰,可這又與信仰有著巨大的衝突。絕大部分信仰都是有求於神,神不賜於任何東西,又如何讓人信仰。哪怕是那些江河精怪,也需要以百姓的安危來要挾。
沒有欲望就不會有信仰。
所以氣象與醫仙的信仰才顯得如此特殊,前者是新春佳節團聚的喜悅,後者是純粹的感恩。可真要刨根問底,這兩種事物都對百姓好。
新春氣運讓天下風調雨順,醫仙曾經無數次救天下人於水火,我留下來的傳承也在不斷的救人。
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
在他們的腳下,無數的煙花升騰而起,綻放出了豔麗的火光。
仿佛雲朵被煙花侵染,整片天空變成了七彩色,無數正在吃年夜飯的人也發現了天空的異樣。
除夕夜的天空不再是黑色而是七彩色,五顏六色的霞光延綿千裡之地,並且道路仍在不斷的開拓,如樹木河流一般分叉,直到彌漫整個神州。
李易站在華光的最中央,眼簾低垂,一身舉世無雙的修為展露無遺。他沒有威壓天下的氣勢,沒有讓眾生低頭的威儀,更沒有大神通者對凡俗如同看螞蟻般的冷漠。
平淡如水,如清風拂來,其中夾帶的一絲喜悅。
他笑了,笑得非常溫和。
“新春佳節當團聚,而我喜歡團聚。”
團聚曾經對他而言是一種奢望,團聚永遠是遙不可及的妄想,有的隻是一個個人離他而去。
想那月宮廣寒宴,宴請天下賓客,聚四化神,乃至妖族妖聖也赴約。可千百年後,依舊人來人往,可曾經的客人都已經死了。
一直到給他倒酒的兔子也死去,廣寒宴也就隨之消失。
“新年快樂。”
李易右手微抬風雲聚變,隨後微微往下壓,仿佛要將這天上的彩雲贈予眾生。
東雲舒忽然抬頭望向遠方,她看到無數的氣象正在被牽動,綻放出五顏六色的華光。
漆黑的地平線上,一條七彩的河流至天上湧來,劃破了夜幕。
城市裡無數人注意到了天空的七彩河流,有人舉著手機拍照,有人拉著親人朋友觀看,有人在許願,有人高興的又蹦又跳
一股奇異的力量揮灑到天下,夾雜著對眾生的祝福,也是眾生對自己的祝福。
——
上清宮,巍峨的山脈頂端,那樸實無華的道觀裡。
清玄道人緩緩睜開眼睛,目光望向遙遠的天邊,眼中滿是懷念。
那個時候仙道昌盛,在世仙舉世無平起平坐者,三化神,天才八絕,人族獨強於世。廣寒宴之盛況,至今仍曆曆在目。
沒有什麼天材地寶,隻是在世仙的一碗湯圓就讓天下人前往。
不為彆的,隻為慶祝。
清玄道人起身走出院落,一步踏出來,到了半山腰的一處廣場此時,上清宮的弟子們正在舉辦新春晚會。
上清宮的弟子們見到突然出現的年輕人,所有人豁然起身,朝著他拱手彎腰。
“拜見掌教。”
“無需多禮。”
清玄道人來到最上方的位置坐下,這裡是他的位置,上清宮的新春晚會每一年都會給他留位置,但他基本都不來。
左右兩側是長老的席位,將近九個席位隻有清虛子一個。長老們基本都在閉關,對於凡俗的節日不太感興趣,唯有清虛子這個老頑童與弟子們飲酒作歡。
清虛子好奇問道:“掌教,你怎麼來了?”
“哈哈哈,新春佳節怎能少了酒席?”清玄道人摸著不存在的胡須,發出頗為輕快的笑聲,隨後開始夾起桌上的酒菜。
“各位,新春佳節,不出來喝一杯嗎?”
清玄的聲音回蕩整個上清宮,下一刻往年原本不參加的長老紛紛出現,坐在自己的席位上,每個人或多或少疑惑的看著清玄道人。
“你往年都不感興趣嗎?今年怎麼有心情來參加?”清虛子更加疑惑了。
“往年不是新春,我自然不來,師祖伱可知道廣寒宴?”清玄一邊給自己倒酒,一邊反問道。
“仙道時代第一大宴,幾乎全天下的修士,乃至是妖族大聖都參加。”
清虛子不假思索的回答,他在了解仙道時代查閱典籍時意外看到的。
“你們也真是和平,放我們那時候這種宴會根本辦不起來。”
先不說人族內部的矛盾,就人妖兩族的矛盾就不太可能湊到一起。可仙道時代卻湊到了一起,道佛魔,人與妖,天下修士湊到一起吃菜喝酒,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也不是全天下,最多的一次也就來了一半人。”清玄喝了一口小酒,“對我們來說廣寒宴就是年夜飯,也是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