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嘗到甜頭以後,小黑人仿佛就是龍場悟道了一樣,對於如何積累原始資本有了一條非常清晰的道路。
正所謂人無橫財不行,馬無夜草不肥。
他這些年累死累活東奔西跑,幾乎就是修行界的滴滴司機。哪怕是從事黑產白蓮俱樂部的那幾年,其實也賺不到幾個錢,隻能支撐自己修行快速晉升境界,保持在第一梯隊。
要想額外修煉一些法門,比如金剛不壞之身這種基本是不可能的。可要說搶從前打不過鎮國級,現在打不過仙人,也不敢去招惹。
但是他悟了,以前他的眼光太狹隘了,一想到橫財就是去搶,一想到搶就想著要與仙人作對。
可事實上不需要這麼乾,他完全可以等轉世複蘇的強者被仙人打死,然後自己去吃掉對方的遺產。
在世仙李長生明顯是不需要天材地寶的,不知道是出於何種原因,反正至今為止對方都沒有拿走所殺強者的身家寶貝。
如此也印證了仙道時代那句話:不爭不搶一口真氣壓儘天下李長生。
這也給他們有機可乘,寶物就像權力一樣永遠不會有空缺,總是會有人占有。但如此還隻是較為低端的做法,真正的精髓在於資產洗白,也就是他們現在正在進行的。
搶來的東西彆人也可以搶去,隻有將資產變成自己的,才能夠安穩的享受源源不斷的靈物。比魔羅前輩將大無泉放在這裡,絕對沒有哪個不開眼的敢來明搶。
不是說仙人一定會出手,隻是比魔羅前輩強的人,一出手不可能會顧及平民百姓。
從吃席開始,到為天下百姓爭利的洗白一條龍。
畢竟在世仙不要總會有人搶去,既然如此何不讓他們來,至少他們還會分一點出去給彆人。
“我聽說龍宮中寶貝眾多,天材地寶數不勝數。按照目前轉世與複蘇的規律,這一時期出現的天材地寶要麼層次低,要麼至少準天地靈根起步。”
小黑人越說越激動,他已經能想象到又一筆橫財朝自己招手而來。龍宮可是以富饒著稱,古往今來龍宮的所有天材地寶複蘇那將是一筆難以想象的財富。
魔羅稍加思考後,最終搖頭說道:“我覺得應該不行,至少不能像之前那樣,直接將大無聖王那個蠢貨的資產全部吃下來。”
小黑人問道:“為什麼?以龍族的尿性,大概率會被教訓,被打死也不是不可能。”
“因為這個消息不隻有我們知道。”魔羅望著落地窗外的細雨,繼續說道:“現在全天下的強者都得到了消息,我不清楚暗地裡隱藏了多少個老狐狸?同時那個龍王珸也不是善茬,他敢將消息放出去,必然有一定的把握。”
“龍門大開之日,各方勢力必然蜂擁而至,就像之前搶奪陰陽二氣瓶一樣。貪念乃大忌,可極少有人能夠忍住。哪怕這些古龍被李長生打死,最終我們也需要與他人爭奪才能吞下一些好處。”
魔羅從來不認為天下有免費的午餐,哪怕是他不會吹灰之力拿下的大無泉,也需要拿出一半贈予天下人以此洗白資產。洗白資產還是比較輕鬆,隻要自己不心疼舍得拿出來,反正是可再生的靈物資源。
可現在消息已經傳開,到時候肯定會有許多人爭搶。魔羅不認為李長生會幫自己,如果對方真的想要靈物落入某個人手中,那首要人選必定是自己親近之人。
比如他那兩個鎮國級門生,或者是他的妻子。
魔羅與小黑人都不是非常擅長正麵鬥法的,在爭奪寶物上肯定會落於下風。再者沒有必要,大無泉其實已經夠他用了,再來一個自然是好,可如果要冒險就不值得了。
小黑人也是一個極其聰慧之人,稍微思考便明白了其中的利害。他不由得有些失望,說道:“前輩覺得此次事情我們坐山觀虎鬥即可?”
魔羅道:“可以去,但要見機行事,能拿一點是一點。你先去準備一些挪移手段,不管如何走為上策。”
“是。”
小黑人轉身走出了房間。
雨聲落入地脈,綿長的道韻透過了層層屏障,進入魔淵之中。
魔淵,彙聚天地汙濁之氣,太古年間傳聞是五聖無相之道走歪,由清入濁,曾經的一方聖地化為了一方魔淵。
魔淵一片昏暗,唯一的光亮就是時不時從地脈中噴發出來的火焰,無數的凶獸隱秘在黑暗中,伺機狩獵其他凶獸。
少部分保有靈智的轉世者與靈獸,在靈氣頗為濃鬱的節點上建立起了城鎮。城鎮被高大的巨石城牆圍繞,裡邊的建築也都是用石頭隨意搭建而成,風格極其的粗獷。
特殊的晶體充當光照,裡邊赫然已經是一個城邦文明的雛形。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凡是有交流與合作就一定會產生社會。
正因為有了交易的需求,所以會產生合作,有了合作就會有組織,有組織就會有社會。
真正能做到不依托於他人與社會的強者很少很少,哪怕是有那個資格的強者也會均從過往的習慣繼續留在社會中,隻不過他們是占據主導地位或者不受任何的限製。
也隻有生而強大的先天生靈,才會完全脫離社會。因為他們本身就沒有經曆過合作,也不需要與他人交談。
突然天空落下細雨,雖然雨水很小,可在魔淵中卻是異常少見。
城鎮內的所有智慧生靈抬起頭來,不明所以地望著天空的細雨。
“魔淵怎麼下雨了?”
“清水!竟然是清水,難道此方世界要由濁轉清了嗎?”
“很有可能,我聽沒有人說魔淵以前叫至聖至賢界。”
無數智慧生靈,有些興高采烈的沐浴著難得的清水。
魔淵的正中央,四聖也抬頭望著天空落下的細雨,耳中聆聽著其中的訊息。
龍宮世界,龍族複蘇,祖龍之位。
玉骨夫人道:“龍王珸,你們誰認識這條老龍?”
他們五聖並非同年同月同日,隻不過是機緣巧合下認識,又興趣相同便一同結為的道侶,一同探尋無相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