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噠!
山間的小路之上,百來號人騎著戰馬,手持兵器,冒著風雨急行。
從他們身上的甲胄可以認出這是朝廷的軍隊,可每個人額頭上都捆著一條灰白色麻布,如今這是反賊的象征。
他們是一群農民起勢,裝備鐮刀,錘子,刀槍棍棒樣樣皆有,有甚者拿著家裡的鍋碗瓢盆作為盾牌,草叉鋤頭當武器不在少數。
為了分辨敵我,會在額頭上纏上一塊布,平頭老百姓最多的布料便是灰白色的麻布。
也叫布衣軍。
如今布衣敗了,但天下處處是布衣。
許和造反6個月,救不了天下,隻是在這堆乾柴之上添了一把火。
馬蹄揚起泥濘,上百人的隊伍停在了一處荒廢的村子,地上沒有任何的屍骨,家中隻留搬不動的物件,顯然是去逃災了。
“在這裡過夜吧,繼續淋下去大師恐怕會染了風寒。”
幾名布衣軍的軍士,小心翼翼地將許和抬進屋內,安置在床鋪之上。隨後拆一下還算比較乾燥的窗戶,將其打碎點燃篝火。
溫度逐漸上漲,士兵們不再冷的直哆嗦。
許和輕咳幾聲,緩緩睜開眼睛,神采黯淡,仿佛命不久矣。
“鐵牛。”
“大師,鐵牛在。”
名為鐵牛的壯漢上前,他原本是一個鐵匠,又是逃荒的災民之一。也是第一批跟著造反的人,算得上是許和心腹。
“我敗了。”許和輕歎一聲,仿佛帶著無邊的無奈。
“都那些直娘的叛徒!若不是他們被那些狗官煽動,主動開的城門!還有那些狗娘養的,明明大師是為了他們,可拿到幾塊錢後便不想造反!”
鐵牛頓時滿臉通紅,握緊碩大的拳頭,怒火將整個麵部肌肉擠壓的異常猙獰。
“氣煞我也,氣煞我也!”
布衣軍起勢是無序的,但許和卻又不是傻子。他自幼便有些生而知之,許多事情可以無師自通。
比如那日他殺官造反的槍法,起初是隨意亂戳,短短數秒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一切的槍法無師自通。
那些看似虎背熊腰的朝廷士兵,幾乎沒有一人能在他身上挺過一招。
也正是有許和的神勇,布衣軍才能勢如破竹。在這個糜爛的亂世裡,朝廷的士兵早已爛到了根,隻要許和衝鋒陷陣幾乎沒有不潰敗的。
他一人殺不了幾個,可卻能壯全軍的膽氣。
打仗有時比的就是膽氣。
許和當時意氣風發,可轉眼間一切成空。
如今撐著一口氣躺在床上,許和搖頭露出自嘲的笑容:“不怪他們,要是能活下去,誰又會起來造反?可那些老爺不想讓我們活?”
“他們隻是想活著,不怪他們,不怪他們……”
許和知道那些普通老百姓都不過是一時之勇,一旦麵對分毫的阻力便會立馬放棄。
就好比現在,朝廷隻是在城門外稍微喊一聲“隻誅賊首”,那些對自己感恩戴德的平民百姓便會想著割下自己的頭。
因為他贏不了朝廷。
當那些被精米白麵圈養的殺戮機器到來,所謂的幾十萬布衣軍不過一觸即碎的散沙。
很簡單的道理。
“我們還有機會。”
許和難艱難的坐起來,拿起樹枝在地上比劃著地圖。
“起初我做好了死的準備,農民起義不能稱之為造反,起義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大家都活不下去,讓上頭知道大。”
這是許和腦海中忽然冒出的想法,也是當時他付諸行動的最主要驅動。
農民起義不承擔改天換地的責任,本質上就是為了破壞,為了清掃那些世家,為了讓人有口飯吃。
曆朝曆代,農民起義無論成功與否,最終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狀況都會得到改善。若是得不到改善,那麼破壞就會持續到改善的那一刻。
要麼舊朝革新,要麼新朝建立。
三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
當許和看到從天下各地趕來的軍隊時,他又發覺一件事情。
如今隻能新朝建立。
軍隊根本不是朝廷的,都是世家的。
“既是建立新朝,何不讓我來?這天下士紳可取,我一介布衣為何不可?”
鐵牛道:“可我們隻有一百號人了。”
“起義借勢,造反看人。我雖有百人,卻勝於10日前的百萬之眾。”
許和一掃頹勢,雙眼炯炯有神,一瞬間在場所有的士兵受到了感染,心中的惶恐消去大半。
領導者有時決定勝負便是如此。
如果連許和都絕望了,那麼他們這些追隨者也很難燃起鬥誌。
“此天下論英雄,為吾與汝等也。當為天下爭民,立萬世太平,百業平等,人無良賤。”
許和一身精氣神恍若回光返照一般,化作火焰熊熊燃燒。隱約間他看到了一位將軍,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將。
他名李武曲,當是那降世的武曲星。
生而知之,當立萬世太平。
而圍在他周邊的那些布衣軍將士,仿佛是飛蛾撲向火焰。
紛紛單膝下跪,齊聲道:“百業平等,人無良賤!”
次日,許和便可上馬作戰。
他提著槍,振臂一揮,萬敵退避。
他帶著百人殺進了大山,又奪下了一個縣,一如既往的殺掉了縣令與地主,一如既往的分田地。
所求不過百業平等,人無良賤。
許和躲藏於大山之中,一顆心徹底沉澱下去,用夢中武曲練兵之法操練布衣軍,時不時出山打劫地主老財。
行如雷霆,去如閃電。
朝廷幾番圍剿下來無果。
次年,連年的災害戛然而止,天下好不容易得來一年豐收。
然而亂世並未因此結束,皇帝落水而亡,外戚奪位,天下勤王。
各路官道之上馬蹄聲連綿不絕,無數的軍隊奔騰,直逼京城。
李勝仙率領五千精兵趕到京城時,這座繁華的都城已然火光衝天,整座皇宮燒了起來。
他並未貿然衝進,而是原地駐紮等待,因為沒有皇命不得入京城。
一直到各方人馬齊聚一堂,一直到皇帝死訊傳來,他們才拔營進京。
一時間淒慘的叫聲響徹全城,各地的勤王軍隊一路燒殺搶掠,誓要將弑君反賊屠滅。
最終他們並未找到皇家血脈。
李勝仙隻看到了一具具屍體,京城所有能繼承大統的人都死了。
他當機立斷下達命令:
“快去把五王爺給送過來!讓他進京繼承大統。”
王爺在外,為的就是這種情況。
李勝仙派出去的人並非最快,其中西南來的軍隊次日便推出了一個王爺。
當晚,李勝仙帶人夜襲,殺王爺,斬敵數千。
李勝仙一人可敵千騎,手持大槍,一聲怒吼震得不知多少人落馬不敢接敵。
最終等到了五王爺到。
年過半百的五王爺竟給李勝仙彎腰行大禮,道:“今天下大亂,求勝仙公助寡人,重整乾坤,掃平亂賊。”
“寡人願拜公為丞相,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為吾兒帝師。”
文臣之首,武官之首,又是帝師之位。
五王爺顯然也非等閒之輩,若是旁人或許就答應了。謀朝篡位說來簡單,可古往今來能成事者少之又少。
笑到最後的不一定是優勢最大者,沒必要賭上身家性命。
並非所有的世家豪族都想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