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想,就連指揮官陳萬裡都沒想到,這些鬼子怎麼可能會料想得到?
這些已經占儘了優勢,可以舒舒服服趴在堅固的工事中肆意開槍的直拿軍人,突然就發起了衝鋒。
沒有山呼海嘯的呐喊,沒有直衝雲霄的怒吼。
隻有邊衝邊噴射而出的子彈,隻有作戰軍靴踩踏在大地上,踩踏在敵人血肉中的沉悶震動聲。
他們就這樣衝了出來,衝鋒槍手在前,步槍手在後,隻是一個呼吸的時間,就跟鬼子來了個麵對麵。
很多鬼子都以為要跟這些勇悍的直拿軍人要來一場證明勇武的白刃戰,他們有些之前已經絕望的官兵又開始生出了一絲希望。
拚刺刀,可是我們帝國軍隊看家的本領。
槍法沒你準,武器沒你好,但是拚刺刀我們可是相當的亞麻跌,相當的吆西。
所以,這些鬼子就挺著刺刀就迎了上來。
來吧,直那人,看看誰才是真正的勇士。
可惜的是,回答他們的,卻是更凶猛,更精準的子彈。
什麼拚刺刀白刃戰,傭兵團也不是沒練過,而且練得還非常嫻熟。
但是,這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在子彈打光,要在最危險時刻才會采用的最後戰術。
而在周文這種狗大戶的敞開供應下,傭兵團的子彈有打光的時候嗎?
也許會有,但絕不是現在。
經過長達數年嚴格的訓練後,二團的這些百戰老兵自然不會再傻乎乎挺著刺刀去跟小鬼子拚命。
手中的索米衝鋒槍可是有著著整整71發子彈,這種近距離射擊,才是發揮衝鋒槍最大優勢的時候,跟你拚刺刀,隻能是你想多了。
“嗒嗒嗒……”
“嗒嗒嗒……”
三個排60多支索米衝鋒槍的殺傷力和火力覆蓋麵,在近距離就等於是60幾挺機槍,而且比機槍又更加靈活。
更讓鬼子們絕望地是,這些華夏軍人可不是無腦莽乾,什麼一窩蜂衝上來的情況壓根沒有。
他們的衝鋒隊形很有講究,也很有層次。
前排的二十幾個手持衝鋒槍的士兵衝到距離鬼子幾十米的距離就突然蹲下,以跪姿射擊,將麵前的敵人全部擊倒。
然後是第二排又前出第一排,衝出十幾米後再次蹲下射擊,然後是第三排……。
這種循環衝鋒射擊,再衝鋒再射擊的戰術,就讓鬼子們跟本無法真正的近身肉搏,能夠近身的都成了被打成馬蜂窩的屍體
就這樣,這種用子彈進行衝鋒的戰術,讓3連的突擊手們能夠交替射擊,凶猛的火力始終未曾停歇,無休無止。
始終都跟3來連官兵保持這二三十米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