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萬光年,時鐘座ngc1512星係,即星瀾觀察到曾在9萬年前被熵增浪潮橫掃的薩墨特星係。
由於人類可觀測宇宙基本都處於第十星區邊緣,所以,薩墨特星係遭熵增浪潮橫掃的時候,星瀾甚至還沒有發現該星係已經進化出了一個,剛剛突破行星引力束縛的中級文明——斯科爾。
而等到星區先行者開始向這一邊緣地帶開展業務的時候,一切已經太遲了。
被熵增意誌汙染的墮落者之間似乎存在類似量子糾纏的效應,新出現的墮落文明往往很快就會被其他區域的墮落者感知到!
因此,當先行者發現墮落的斯科爾文明時,讓他們並不十分驚訝的是,第十星區最強大的墮落文明科諾,已經先一步與斯科爾人取得了聯係。
但是,數量極少的墮落者,在沒有聯絡手段的前提下,卻無法與包括他們自身種族在內的任何墮落者產生糾纏效應,即落單的墮落者,在與本部取得實質聯係之前,會被標注失蹤或死亡。
比如,曾經從三十九星區戰場上意外進入時空隧道,來到地球的墮落夜叉族,亞當斯和賽德。
所以,星瀾科學院的專家們斷定,因熵增意誌降臨而轉變成的墮落種族,每一個個體必然在向宇宙釋放一種,即使是星瀾也無法發現並研究的特殊物質,然後該物質彙聚成隻有同類墮落者才能感知到的集群信息,進而將一定空間距離內的墮落者們聯係在一起!
經過漫長歲月的研究求證,星瀾科學家們總結出三點,一是雙方墮落者數量必須夠多,幾十億的數量肯定夠,但最小極限值一直沒法確定,因為留不下活的俘虜。
二是墮落者們之間的這種感應聯係,僅局限在被熵增汙染的墮落者,因熵增浪潮而引發自然災害與破壞物理規律的地方,他們感應不到。
三是他們之間的感應存在距離上的極限,經計算大概在20.7十億秒差距設定宇宙中都遵循最基本的數學原理,換算成我們好理解的,即680億光年,但各生命星球的自轉公轉速度不同,所以具體文明的光年距離不儘相同),與真正的量子糾纏無視空間距離的瞬間感應存在質的差彆!
說回斯科爾文明,之所以星瀾發現他們被汙染墮落,卻沒有立即發兵剿滅,而是放任了9萬年,最關鍵的因素,即他們雖然迎來了科技大爆炸,但並沒有在人類可觀測宇宙範圍內進行瘋狂擴張,而是遠赴第十星區另一端,與他們的強大盟友科諾共同抵擋星瀾主力!
同樣,星瀾大軍與以科諾為首的墮落勢力抗衡,也不好抽調部隊來清除墮落的斯科爾。
當然,如果隻是毀滅斯科爾人的母星,其實隨便派一支裝備專門炸恒星的重核加速炮的附屬軍團就能辦成。
但問題是氦閃或超新星爆發雖然可以吞噬恒星係內的一切,卻有個在星際戰場上最致命的缺陷,即恒星爆炸,或行星坍縮蔓延的速度不夠快,事實上可以說非常慢,遠遠達不到光速,那相當一部分斯科爾人有從容逃離母星的機會。
因為在科諾的幫助下,斯科爾已經搞出光速飛船,並且這種地方應該會常駐幾艘可以進行維度跳躍的科諾飛船,
打個比方,家裡屋簷下有一個超大的馬蜂窩,如果拿根竹竿去捅,固然可以將蜂窩懟下來,卻傷不到成乾上萬的馬蜂,它們會四散飛逃,或者追著你這個毀了它們家園的家夥至死方休。
因此,對付大型馬蜂窩的最好方法,是用火焰噴槍,一把火過去燒了它們的膜翅,剩下一個不會動的蜂窩,想怎麼搞怎麼搞。
對付斯科爾人也類似,想徹底將他們一鍋端包圓兒,讓這片人類可觀測宇宙不再麵臨墮落者的威脅,必須從根本上限製他們的速度。
同理,將斯科爾人生活的星係降維亦不可取,畢竟降維的速度是逐漸增加,而非一開始就達到光速。
因此,星瀾人很少使用維度武器來淨化墮落星域,原因還是清理不乾淨,把那些瘋子打炸了在宇宙中遊擊作亂更麻煩。
至於降維後的空間無法阻止,在星瀾科技麵前並不是問題,他們通常將空間截取並卷曲,使之形成一個永遠無法到頭的閉環即可。
當然,經過降維的區域也就此廢棄,星瀾再神,也沒有掌握主動升維的力量。
要實現將一個封閉區域內的墮落者一網打儘的戰略目的,向墮落者的母星,或是活動頻繁的中心區域,丟一個受特殊力場約束的“暗星”,才是星瀾常用的手段。
“暗星”體積不一定很大,直徑大多幾百米,但質量大的超乎想象,擺脫力場約束後,其本身會瞬間釋放逃逸速度超過光速的超強引力,將特定範圍內的一切物質統統吸入其中,像地球這樣的岩石行星會在刹那間被“暗星”的潮汐力撕成粉碎。
由於“暗星”的引力如此之大,那些被吸引至其表麵的物質,不斷碰撞,摩擦,旋轉,會形成一個高溫高亮的等離子體圓盤。
正是基於其強大的引力讓光都無法逃脫,因此肉眼不可見,故而星瀾將之命名為“暗星”。
“暗”表示看不見,“星”代表該武器為某一特定天體的人為應用,人類科學家同樣發現了此類天體,並憑借在星瀾眼中極為原始的天文望遠鏡不斷觀測,再用數學計算和研究,起了一個更為直白的名字——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