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高頓所擔心,“暗星”對付有科諾介入的墮落文明存在不確定性,即不能保證將封閉區域內的墮落者吞個乾乾淨淨。
當時發現有三處維度擾動,判斷會有飛船逃出,果然應驗,其中兩艘便逃到了銀河係。
而且,這並不是斯科爾人慌亂之下,隨意開了一條通道,就正好到了銀河係,恰相反,他們的天文學家早就懷疑銀河係擁有誕生生命的條件,尤其是旋臂外圍和旋臂之間恒星數量稀少的星域。
依據很簡單,天體,特彆是恒星太密集的地方,大概率不會產生進化速度超快的碳基生物,就像他們斯科爾文明,同樣是在薩墨特星係的邊緣地帶,同樣是在一個單恒星係裡繁衍進化!
因此,當星球的引力突然增大之時,依托科諾留下的緯度通道發生器而建立的幾個科研部門便意識到星球已然遭到了打擊,極有可能是星瀾的“暗星”武器。
他們畢竟是跟隨科諾老大走過南闖過北的存在,雖然總體實力還不行,但見識還是有的,比如前線同胞嘴裡老提到的這種武器。
他們並不清楚自己已被星瀾監視了幾萬年,科諾人如果上點心,仔細將薩墨特星係排查一遍,或許會發現星瀾存在的蛛絲馬跡,可惜,科諾沒有那麼做。
一方麵,科諾在另一邊的戰場上打的並不輕鬆,沒有多餘的兵力開拓這邊荒涼的宇宙。
另一方麵,斯科爾人的文明高度不入科諾人的眼,征召斯科爾人加入仆從軍,也僅是讓他們充當後援部隊,根本就不指望他們能頂上去對付星瀾人。
第三個方麵,則是斯科爾人的外形不討喜,儘管走的是科技路線,卻生就一副狂野形態,嚴重挑戰全員俊男靚女的科諾審美觀。
綜合幾個因素,科諾雖然很早就聯係上了斯科爾人,但實際給予後者的幫助並不多,安排建造的幾個維度通道發生器,不過是科諾人方便從這裡往前線調兵而已。
像這次前線失利,科諾人損失了兩個主力軍團和若乾仆從軍,斯科爾母星卻還蒙在鼓裡,直到星瀾的打擊到來時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打擊來的突然,卻不妨礙他們在最後時刻打開維度通道,至於目標點,老實說能輸入有效的就不錯了,那還來得及核對,就像這個通道出口,兩艘飛船一出來,迎麵就裝上了一顆小行星!
一艘撞了個角,另一艘則是側麵被帶有弧度的小行星擠了一下,事發突然,兩艘飛船還以為遭到了敵襲,想都不想就發射了多顆動能彈,將小行星轟成了碎塊。
總算明白過來怎麼回事的兩艘飛船還沒鬆口氣,視像係統捕捉到信號中繼塔殘骸,經過辨認,發現是三支斜飛的箭頭,兩船的人差點沒嚇尿,剛從遭到“暗星”打擊的母星逃出來,轉眼就乾掉了星瀾一座公用不明的金屬塔,這不是純純找死嗎?
身為墮落者,雖然不怕死,卻總是避免無意義的死,通俗點講,就是死也要拉幾個墊背的!
母星被毀已然成為事實,現在既然已經逃了出來,那就不能隨隨便便放棄生命,這裡有星瀾活動的痕跡,那大概率存在被他們保護的低級文明。
科諾人給他們的幫助不多,卻是將星瀾在宇宙中一邊打他們墮落者,又一邊保護弱小文明的行為說的很清楚。
現在毀了人家一座塔,說不準啥時候就派人過來查看,趁人還沒來,先跑為妙,而且此地恒星風非常強烈,可以將飛船曲速前進造成的空間扭曲痕跡掩蓋。
但考慮到星瀾人的存在,他們又不敢亂跑,也不敢跑太遠,最終決定向星係中心靠攏。
越靠近星係中心,恒星越密集,且多為進入星生晚年的大質量大體積恒星,天文環境極端惡劣,更彆提中心還有個超大質量,無物不吞的恐怖黑洞,理論上這裡存在智慧生命的概率無限趨近於零,即使強如星瀾也很少在此活動,找個暫時安全的地方苟起來休整一番合情合理。
這一跑就是30光年,再出來時已置身於一片綻放迷人藍色的大型星雲。
星雲內部物質非常豐富,主要由氫氦組成,此外是金屬非金屬元素,超新星爆發會在一瞬間生成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
並且星雲在長久的歲月中,會有部分物質在引力作用下聚合,形成更大個的天體,終有一天聚合為行星,乃至新的恒星。
兩艘斯科爾飛船曲速穿行的目的地並不是這裡,可當觀察到環繞在附近的氣體塵埃,以及大大小小的固態物時,立刻反應過來這些東西不正是非常好的掩護嗎?
除非星瀾一寸一寸地毯式搜尋,否則基本不可能在這片直徑達五、六個秒差距的星雲裡發現他們。
然而,兩艘飛船還沒開始連線整合情報,雷達係統便提示在三乾公裡之外發現不明飛船,第一反應差點又尿,還以為星瀾人已經追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