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讓我強大!
聞人升中舉之後,直接一個拜帖,遞到當地縣令那裡。
然後前去拜訪。
半天出來。
隨後又去了文舉人那裡。
同樣是拜帖開路。
又是半天出來。
三天後,文廟開。
錢秀才等人,在縣令和兩大舉人的監視下,一一被迫承認了殺人埋地,霸占田產,包攬訴訟,強放高利,暗設d局,坑害良民,搶占生意,霸占匠戶……
總之就是各種罪孽,一一說出來,簡直讓周圍的圍觀者們,義憤填膺。
很多人還在旁邊哭泣。
這些罪行早就積壓不知多少年了。
“我有罪,請各位鄉親看在我還有80老母的份上,饒我一命,我一定改過,重新做人。”錢秀才痛哭流涕道。
其實他本來是想向聞人升道歉的,隨便送上3000畝好地。
當然這不可能是他一家出。
是十多個豪強一起出。
他隻出個五十畝。
然而沒想到,聞人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就將他們這幾家搞定了。
而對縣令來說,有人出頭,有人承擔仇恨,而他隻是個流官,趕緊撈取一把,趕緊走人就是了。
現在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馬上就要外調了。
再不撈就晚了。
其實三年一任縣令,能乾的事真的很少。
有些縣令做事拖遝,光是熟悉人和事,就要半年以上。
中間再折騰一下,又是一年。
最後能做事了,又該走了。
所以能做出事的縣令,基本都是乾吏。
上去之後,就能呼風喚雨。
能擺平底層衙門的官,去了京城,也基本都是乾將。
他們萬萬沒想到,聞人升會魚死網破。
按說不應該你好我好大家好嗎?
卻忘記了,聞人升早就看穿了。
很多人都想吃他們這些肥肉了。
尤其是縣令和文舉人。
隻是礙於沒人出頭,他們也不想多事。
但是聞人升不在乎。
直接將這些人一網打儘。
徹底打破了文人相護的默認規矩。
然後叫他們吃了一個狠狠的虧。
一輩子爬不出來的那種。
而現在,在承認過自己罪行之後,他們也一個個在那裡哀嚎著。
個個都在痛哭流涕地說
“你們不能這樣啊,我為本縣流過汗,我為本縣捐過款啊!”
“當年洪水,縣令讓帶頭捐,我可是第一個啊!”
“我還認識大宗師呢。”
“我還認識一位趙翰林。”
“總之,請務必放我一馬。我願意將所有的家產都拿出來交給你們。”
聽到這裡之後,圍觀百姓們一個個都麵麵相覷。
沒想到這些平日裡耀武揚威,趾高氣揚的秀才們,死到臨頭,竟然這副慫樣。
也是一樣怕死的嘴臉。
“什麼文曲星啊,一看他們還不如我們。”
“就是,至少我們被他們窮凶極惡地逼迫搬家賣地時,還沒有哭成這樣。”
“那伱是嚇傻了。”
“這是蒼天饒過誰啊。”有人笑道。
一個個人都在幸災樂禍,看見這些高高在上的秀才倒黴,果然沒有幾個人待見他們。
可見他們平時就沒乾啥好事。
唯一一個秀才被人說了句好話
“周秀才其實人還不錯,至少買我家的地,還給了二兩銀子一畝。”
“嗬嗬嗬,你家的地值十兩。”
“是啊,他明明不用給錢的。他還給錢,他真的好,我哭死。”
隨後縣令讓人將他們看起來,就在文廟這裡看著。
現在不能放進大牢裡。
得將聖人之言提交一省的學政,將他們秀才功名罷免,最後才能夠壓入大牢,然後甚至打屁股。
證據那自然就是在聖人說過的那些話。
他們一個個“其人有罪”,“罪大惡極”,“罄竹難書”……
這聖人的斷言,是最硬的證據,沒有人可以反抗。
也沒有人可以辯駁。
聞人升有辦法蒙騙聖人,但他們卻做不到。
於是隻能被自己製定的規矩所殺。
聞人升看著那些痛哭流涕,然後被關入廟中的秀才們,微微搖頭。
而在這時,一個聲音在他腦海中出現。
“你是不是覺得很滿意啊?”
“哦,您就是聖人吧?”聞人升自然沒有什麼畏懼的。
他見識的風景太多了。
“你現在懲治了這些人,可是再過20年,最多30年,又會有新的人出現。”
“他們會更加貪婪,更加狠毒,更加狡詐,更加不給後來人活路。”
“你覺得你做這些事情又有什麼意義呢?”
說話的這個人顯然就是聖人。
聞人升隨口道“至少在這20到30內呢,百姓們可以鬆一口氣。”
“20年之內,很多人會收斂一些。”
“能活下來的人會多一些,而這20年之內活下來人,他們就會帶來新的希望。”
聽到這裡,那個聲音沉默了。
然後他又說道“張舉人,我看過你寫的策論。”
“天有一重,地也隻有一層。”
“天不高,地不厚。”
“你認為這個世界,有沒有可能變得更好一些呢?”
聞人升先是點頭,後又搖頭道“隻要這個世界還處在封閉之中,它就不可能變得更好。”
“現在的每一天,都是以後曆史上的最好點。”
聽到這裡,那聖人徹底啞然了。
許久許久,他才緩緩道“是啊,你說的對。”
聞人升笑笑。
這聖人不知道什麼是“封閉的係統,混亂隻會無窮疊加。”
因為沒有辦法引入外來的資源包括信息、能量、和物質。
這樣的話,自身係統就會逐漸混亂,最後徹底完蛋。
而這個世界就是被封閉了。
有人就在世界內部養蠱。
沒有外來的交流。
也沒有外來資源的再次分配。
裡麵的生存者,隻能互相拚命競爭。
在這一點上,聖人也是想明白了。
那個聲音就是聖人本身。
他此時也很苦惱。
因為世界完蛋,最後吃虧的還是他。
所以說,身為最高利益者,他也願意讓度一些利益給平民。
願意主持公道,而不是庇護那些念他經書的徒子徒孫們。
就像皇帝一樣。
固然有陰損刻薄的皇帝,但也有皇帝不管手段怎麼樣,自己還是願意為了江山社稷,節省度日。
可惜這樣的皇帝,往往手段不行。
反而越搞越糟糕。
聖人雖然沒有到那個地步,但也不太遙遠。
畢竟從他有被聞人升蒙騙過去,就知道他的手段也高明不到那裡去。
成就聖人隻是他的功業大,不代表他智商高,手腕高深。
就像孔子手段高嗎?
真高的話,也不會周遊列國,不得重用。
最後還是死後,一統了,被人搬出來當偶像利用。
生前的話可沒有多少國君用儒家之學。
反而法家墨家之學,都是盛行的。
這才對耕戰有利。
儒家講究禮儀,那是和平時候用的。
戰爭之時,用它,是嫌棄自己死得不夠快。
就像大明末年就是被儒家坑死的。
相反滿清末年就不管儒家,什麼賣官,什麼屠戮子民,隨便來。
即便是聖人采取了一些措施。
比如抑製兼並,比如儘量公正對待。
即便是文豪大家,如果撒謊,犯最,他也會秉公處理。
但問題是,他的影響力不出文廟。